基本介紹
- 導演:斯科特·查爾斯·斯圖瓦特
- 編劇:彼得·施林克、斯科特·查爾斯·斯圖瓦特
- 主演:保羅·貝坦尼、凱特·沃什、丹尼斯·奎德、泰瑞斯·吉布森、盧卡斯·布萊克
- 製片人:史提夫·貝西克、加里克·迪翁
- 出品公司:Bold Films
- 中文名:基督再臨
- 外文名:Legion
- 其他譯名:天間叛徒、天軍大戰、暗黑天使
- 類型:奇幻
- 製片地區:美國
- 拍攝日期:2008年3月
- 拍攝地點:新墨西哥州聖達菲大學的加森攝影棚
- 發行公司:Screen Gems
- 片長:100 分鐘
- 上映時間:2010年1月22日
- 對白語言:英語
- 色彩:彩色
- 電影分級:R[2]
- imdb編碼:tt1038686
- 線上播放平台:愛奇藝,pps
- 出品時間:2010年
- 製片成本:26000000 美元
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幕後花絮,幕後製作,創作背景,場景選擇,製作發行,主創單位,影片上映,影片評價,大眾評分,專業評價,
劇情簡介
隨著人類欲望的無限增長以及對世界的肆意破壞,上帝終於對人類失去信心,因此上帝決定再一次對人類進行審判,不過此次上帝的怒火尤為爆裂,他已經不屑於地震洪水火山爆發,而是直接地派遣大天使加百利率領天使軍團對人類進行剿滅。但對於上帝的憤怒,天使長麥可卻並不贊同對人類的滅絕,出於對人類深深同情,他也降臨凡間準備給人類一個選擇的機會,但前提是他將不可避免地與加百列率領的天使大軍正面相碰。
降臨凡間的麥可奪取武器後火速前往美國一處僻靜的小鎮,因為這裡將是天使殺戮軍團第一個降臨點。於是在這漫天黃沙小鎮的一間小酒館裡,身懷六甲的女招待克萊爾將成為下一任聖母,基督再臨,而麥可則要和酒館中的眾人共同保護這個人類的未來。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藝術指導 | 服裝設計 | 視覺特效 |
---|---|---|---|---|---|---|---|---|---|
史提夫·貝西克 加里克·迪翁 | 斯科特·查爾斯·斯圖瓦特 | 凱萊·貝爾 | 彼得·施林克、斯科特·查爾斯·斯圖瓦特 | John Lindley | 約翰·弗瑞澤爾 | 史提芬·肯珀 | 傑夫·希金博特姆 | 溫蒂·帕特里奇 | 喬·鮑爾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演員介紹
角色演員介紹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 影片發布的角色海報里的短句可以組成一句話:“So it will be at the end of age,the Angels will come forth to take out the wicked and throw them into the furnace of fire。” 這句話出自《馬太福音》13:47-51,是基督末世審判時的話語,意為:“世界的末了也要這樣。天使要出來,從義人中把惡人分別出來,丟在火爐里。”
- 該片片英文名“legion”是軍團的意思,在該片中代指對人類進行審判的天使軍團。
- 《基督再臨》是導演斯科特·查爾斯·斯圖瓦特所執導的第一部長片,同時他也是該片的編劇之一。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該片採用了宗教故事做背景,但所講述的事情主要還是人類面對天使和惡魔時的情形,對於熟悉宗教的觀眾而言,該片的世界觀其實很簡單,而製作方要考慮的是更多平時不接觸宗教的觀眾,所以在故事上儘量做得很直白,特別是天使與惡魔的造型,可以讓觀眾很容易就分辨出來。自救是這部電影要表達的一個主題。
場景選擇
對於影片的場景設定,是由於導演斯科特·查爾斯·斯圖瓦特小時候很喜歡西部片,認為在大漠黃沙里發生的故事會非常有味道。當然,影片裡也免不了有城市的段落,電影裡主要把城市當成一個過渡性的背景,一部宗教味道的電影如果有著太多現代化的都市場景,會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製作發行
主創單位
製作單位 | Bold Films |
---|---|
發行單位 | Screen Gems(美國)、ACME(立陶宛)、Falcon(捷克)、ITA Film(斯洛伐克)、Sony(加拿大、阿根廷、比利時、德國、荷蘭、新加坡、日本、法國、美國、澳大利亞)、BVSPR(俄羅斯)、Forum Cinemas(愛沙尼亞、拉脫維亞) |
影片上映
上映國家 | 上映時間 | 上映國家、地區 | 上映時間、細節 |
---|---|---|---|
美國 | 2010年1月22日 | 中國台灣 | 2010年4月16日 |
加拿大 | 2010年1月22日 | 中國香港 | 2010年4月22日 |
哈薩克斯坦 | 2010年1月28日 | 美國 | 2010年1月21日(好萊塢、加利福尼亞限定) |
新加坡 | 2010年1月21日 | 波蘭 | 2010年3月19日 |
馬來西亞 | 2010年1月21日 | 墨西哥 | 2010年3月19日 |
俄羅斯 | 2010年1月28日 | 法國 | 2010年3月24日 |
埃及 | 2010年2月3日 | 波赫 | 2010年3月25日 |
斯洛維尼亞 | 2010年2月25日 | 秘魯 | 2010年4月1日 |
保加利亞 | 2010年2月26日 | 巴拿馬 | 2010年4月2日 |
捷克 | 2010年3月4日 | 荷蘭 | 2010年4月29日 |
愛爾蘭 | 2010年3月5日 | 土耳其 | 2010年4月30日 |
印度 | 2010年3月5日 | 奧地利 | 2010年4月30日 |
英國 | 2010年3月5日 | 比利時 | 2010年5月12日 |
拉脫維亞 | 2010年3月12日 | 日本 | 2010年5月22日 |
羅馬尼亞 | 2010年3月12日 | 西班牙 | 2010年5月28日 |
愛沙尼亞 | 2010年3月12日 | 巴西 | 2010年6月1日(DVD播映) |
義大利 | 2010年3月12日 | 澳大利亞 | 2010年6月3日 |
立陶宛 | 2010年3月12日 | 阿根廷 | 2010年6月3日 |
希臘 | 2010年3月18日 | 巴基斯坦 | 2010年6月18日 |
德國 | 2010年3月18日 | 荷蘭 | 2010年8月31日(DVD播映) |
丹麥 | 2010年3月18日 | 瑞典 | 2010年9月22日(DVD播映) |
匈牙利 | 2010年3月18日 | 芬蘭 | 2010年9月22日(DVD播映) |
斯洛伐克 | 2010年3月18日 | *影片上映參考資料 |
影片評價
大眾評分
網站 | 評分 | 參評人數 | 統計截止日期 |
豆瓣 | 5.2/10 | 15760 | 2024/9/19 |
專業評價
一部昏昏然的劇情片,同時又意外地夾雜著《聖經》主題的幻想驚悚元素。(《綜藝》雜誌評)
影片中沒有星球毀滅式的宏大場面,演員的表演也幾乎沒有離開宴會,在天堂里的短短一幕戲似乎是在社區學院的莎士比亞劇現場拍攝的。(《紐約時報》評)
在生氣勃勃的開頭之後,劇情變成了一頭粗野而且沒有幽默感的怪獸,無精打彩地走向最終荒謬可笑的結局。 (《娛樂周刊》評)
就算對差勁的燈光、笨拙的剪輯和參差不齊的表演視而不見,影片中太多的對話和太少的劇情,還是難以抓住觀眾的思想。(《紐約每日新聞》評)
斯科特的導演處女作《基督再臨》聽上去很像一部有趣的恐怖片,但卻是一次苦難的修行過程。糟糕到可怕的地步。(《芝加哥讀者》評)
大部分特效師轉型導演後的作品,往往都重視效輕故事,好在該片雖談不上有一個絕對出色的劇本。但起碼故事和噱頭都是近年來好萊塢甚少見的元素。雖然電影的進程和結尾都數次探討了基督教的教義,但導演拍攝這部《基督再臨》並不是要探討特定的信仰,只是利用接近於基督教的思想信念來說故事。不管信仰什麼,都可以把它套用到這部電影的故事。他召集的班底,皆是熟稔動作、特效片的好手,且都是“價格便宜量又足”的二線大牌。或許對於該片的特效和動作元素,看慣類型片的觀眾會有幾分似曾相識之感,但出品方本就沒有為《基督再臨》劃定A級大製作的地位,用有限的資金,拍出了一部視效和劇情融合的不錯的電影,這就很值得肯定了。(網易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