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紅果栒子

暗紅果栒子是薔薇科栒子屬植物暗紅栒子(學名Cotoneaster obscurus Rehder & E.H.Wilson)的別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暗紅果栒子
  • 拉丁學名:Cotoneaster obscurus Rehder & E.H.Wilson
  • :被子植物門
  • :薔薇科
  • :栒子屬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1.5-3米,多分枝;枝條開張,小枝圓柱形,暗棕褐色,幼時被帶黃色糙伏毛,以後逐漸脫落無毛。葉片橢圓卵形或菱狀卵形,長2.5-4.5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漸尖,稀急尖,基部寬楔形,全緣,上面微具柔毛,側脈5-7對,稍下陷,下面具黃灰色絨毛,側脈突起;葉柄長2-4毫米,具稀疏柔毛;托葉膜質,披針形,有稀疏柔毛。聚傘花序生於側生短枝上,具花3-7朵,總花梗和花梗具短柔毛;花直徑7-8毫米;萼筒鐘狀,外面具柔毛,內面無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漸尖,外面有稀疏柔毛,內面近無毛;花瓣橢圓形至卵形,長3-4毫米,寬2-3毫米,先端圓鈍,基部有爪,帶紅色;雄蕊16-20,比花瓣短;花柱2-3,離生,稍短於雄蕊;子房先端具白色柔毛。果實卵形,長7-8毫米,直徑5-6毫米,暗紅色,通常有3小核。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產地生境

產湖北、四川、雲南。生於山谷、河旁叢林內,海拔1500-30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巴郎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