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挖工事

利用自然岩土層作防護層,採用暗挖方法構築的築城工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暗挖工事
  • 外文名:excavating works
  • 適用範圍:軍事技術
  • 所屬學科:軍事
按所處地理位置,分為坑道工事和地道工事兩類。構築在山體內的暗挖工事稱為坑道工事,簡稱坑道;構築在平坦地面下的暗挖工事稱為地道工事,簡稱地道。按工程性質,分為永備暗挖工事和野戰暗挖工事。按用途,分為指揮工事、戰鬥工事、屯兵工事、彈藥物資庫工事、救護醫療工事、交通工事及其他特殊用途的工事等。暗挖工事由口部和主體兩部分組成。口部又分為頭部(劈坡以外,按掘開式施工方法構築的部分)和頸部(承受動荷載的暗挖段)兩段。暗挖工事未受擾動的自然防護層既能削弱爆炸衝擊波,又能起到承受附加荷載(動荷載、靜荷載)的作用。暗挖工事深入地下,隱蔽性能較好,具有較高的抗力和防護能力,且工事規模和布局受地形和地物的制約較小,可以較好地滿足各種使用功能的要求。但施工作業量大,作業面小,作業速度較慢,受地質因素的影響較大。
暗挖工事的結構斷面形式有直牆拱頂形、落地拱形、圓形和橢圓形等。其平面布置形式(房間沿暗挖工事軸線的布局)有垂直通道式、平行通道式、貫通式、棋盤式和雙通道式等。暗挖工事可採用爆破、機械(掘進機)和人工開挖的方法掘進。永備暗挖工事一般有較厚的自然防護層,較完善的被覆和防護設備、內部設備,具備供人員長時間工作和生活的環境。暗挖工事被覆形式有錨(網)噴支護、整體式被覆、裝配式被覆、砌體被覆、混合式被覆等。按被覆層與圍岩間是否有間隙(空氣層或非結構受力層)分為貼壁式被覆和離壁式被覆。按被覆層數分為單層被覆和多層被覆。常用的被覆材料為鋼筋混凝土、混凝土、鋼板(鋼型材)、磚、石等。野戰暗挖工事也可用木材或其他現地材料被覆。
暗挖工事歷史悠久。在中國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穴攻”和“以穴迎穴”的城池攻守戰法。《墨子·備穴》中就有運用地道攻城的論述。公元前5世紀,已有古希臘的雅典軍隊運用地道攻城的記載。考古發現,公元前1世紀,中國漢代就出現了在石灰岩中挖掘的跨度14米、高7.9米的穹隆式地道。宋代抗金戰爭中,已有用於隱蔽、交通、戰鬥的地道網。火藥發明以後,一些國家的軍隊在攻堅作戰中,將暗挖工事與爆破手段相結合,用於摧毀城牆與碉堡。法國1936年建成的馬奇諾防線,其骨幹工事中就有大量的永備坑道工事。中國在抗日戰爭時期,冀中平原抗日根據地的軍民依託戶戶相連、村村相通的地道網,粉碎了日偽軍的“圍剿”和“掃蕩”,創造了聞名遐邇的地道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軍在硫黃島依託以坑道、天然洞穴為主體,以地道、交通壕相連的據點式陣地,抵抗美軍優勢兵力進攻達36天之久,成為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傷亡最慘重的戰役之一。在抗美援朝戰爭上甘嶺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構築了以坑道為骨幹的支撐點式的防禦陣地體系,有效地阻止了美軍進攻。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都普遍加強了和平時期防護工程的建設,特別是暗挖式地下指揮體系的建設,從而使暗挖式地下防護工程的建築技術、防護技術、支護技術、內部環保技術、施工技術、維護管理技術和加固改造技術都得到快速發展。有代表性的暗挖式指揮防護工程是美國於1961年動工、1966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後又逐步加修的夏延山北美航空航天防禦司令部地下指揮中心。該工程由10條坑道組成,作戰坑道防護層厚度420~525米,坑道里共修建14幢用鋼板構築的無窗樓房,建築面積為23 750平方米。採用937個直徑60厘米、高120厘米的螺旋彈簧和液壓減震器進行隔震處理,設計能抵抗百萬噸級核武器觸地爆炸。隨著進攻性武器的發展和該工程承擔任務的需要,美國曾於1972~1974年、1987~1989年和20世紀90年代中期對該工程進行了三次擴建和技術改造。擴大了使用面積,新建了空間計算中心,提高了信息處理、工程抗震和防電磁干擾的能力,改善了工程內的環境保障條件,安裝了現代化的防火系統,完善了工程口部的防護系統。至今仍是美國最先進、最堅固的地下指揮中心之一。
隨著立體化偵察手段、精確制導技術和深鑽地武器的快速發展,防護工程面臨的威脅日益增加。儘管如此,暗挖工事仍然是保存自己的最有效的工程手段。為使其綜合防護能力達到或接近與主體等強,將著重提高口部的抗力,提高工事的反偵察和反精確制導能力,提高工程的信息捕捉、數據處理和自動控制水平,提高快速施工和快速搶修水平,迅速發展防護工程的加固改造技術,適時對已建工程進行加固改造,提高防護和使用效能,以適應情況的變化。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