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動病

暈車一般指本詞條

暈動病是汽車、輪船或飛機運動時所產生的顛簸、搖擺或旋轉等任何形式的加速運動,刺激人體的前庭神經而發生的疾病。患者初時感覺上腹不適,繼有噁心、面色蒼白、出冷汗,旋即有眩暈、精神抑鬱、唾液分泌增多和嘔吐。由於運輸工具不同,可分別稱為暈車病、暈船病、暈機病(航空暈動病)以及宇宙暈動病。

基本介紹

  • 別稱:暈車病,暈船病,暈機病,宇宙暈動病
  • 英文名稱:motion sickness
  • 就診科室:耳鼻喉科
  • 常見症狀:腹不適,繼有噁心。面色蒼白,出冷汗,旋即有眩暈,精神抑鬱,唾液分泌增多,嘔吐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鑑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內耳前庭器是人體平衡感受器官,它包括三對半規管和前庭的橢圓囊和球囊。半規管內有壺腹嵴,橢圓囊、球囊,內有耳石器(又稱囊斑),它們都是前庭末梢感受器,可感受各種特定運動狀態的刺激。當汽車啟動、加減速、剎車、船舶晃動、顛簸,電梯和飛機升降時,這些刺激使前庭橢圓囊和球囊的囊斑毛細胞產生形變放電,向中樞傳遞並感知。這些前庭電信號的產生、傳遞在一定限度和時間內人們不會產生不良反應,但每個人對這些刺激的強度和時間的耐受性有一個限度,這個限度就是致暈閾值,如果刺激超過了這個限度就要出現運動病症狀。每個人耐受性差別又很大,這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還受視覺、個體體質、精神狀態以及客觀環境(如空氣異味)等因素影響,所以在相同的客觀條件下,只有部分人出現運動病症狀。

臨床表現

本病常在乘車、航海、飛行和其他運行數分鐘至數小時後發生。初時感覺上腹不適,繼有噁心、面色蒼白、出冷汗,旋即有眩暈、精神抑鬱、唾液分泌增多和嘔吐。嚴重者可有血壓下降、呼吸深而慢、眼球震顫。嚴重嘔吐引起失水和電解質紊亂。症狀一般在停止運行或減速後數十分鐘和幾小時內消失或減輕。經多次發病後,症狀反可減輕,甚至不發生。

檢查

1.冷熱溫度試驗和轉椅檢查,多數患者呈現半規管功能過敏。
2.用四柱或二柱鞦韆檢查。多數患者呈現耳石器過敏,出現暈動病症狀。

鑑別診斷

本病應與內耳眩暈病、前庭神經炎、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等疾病相鑑別。

治療

發病時患者宜閉目仰臥。坐位時頭部緊靠在固定椅背或物體上,避免較大幅度的搖擺。通風要良好。同時可選用抗組胺和抗膽鹼類藥物:氫溴酸東莨菪;茶苯海拉明(暈海寧、乘暈寧);鹽酸倍他司汀(抗眩啶);鹽酸美克洛嗪(敏克靜);其他如甲氧氯普胺(胃復安)、氯丙嗪、地西泮(安定)等。

預防

易患本病的患者,在旅行前1~2小時先服用上述藥物一次劑量,可減輕症狀或避免發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