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智識階級
- 提出者:魯迅先生
- 定義:上位者文化霸權進行文化壟斷行為
- 替代詞:“知識分子”
- 批判者:左翼學者們
- 分類:學術名詞
智識階級特指那些中國文化上層行使“領導權”(文化霸權),又通過文化霸權進行文化壟斷的行為,這被魯迅先生喚做智識階級。...
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義僕的愚笨,也沒有惡僕的簡單,他是智識階級。他明知道自己所靠的是冰山,一定不能長久,他將來還要到別家幫閒,所以當受著豢養,分著余炎...
由瞿秋白執筆的《“自由人”的文化運動》(注:《文藝新聞》第56號,1932年5月23日,發表時未署名),揭露他們企圖以“自由的智識階級”的名義和無產階級爭奪文化...
北京的智識階級,從教授到學生,紛紛南下者,幾個月以前不知若干百千人;但他們大多數都極狼狽,極失望而歸了。"所以,他倒有些慶幸兒子最終沒有趕上這個機會。但...
他幾乎沒有受“智識階級”或研究專業的污染,而是以當代中國人的眼光、日常趣味為我們講解了一段歷史。他把我們絕大多數中國人平時飯桌上、小圈子聚會裡的自由自在...
瞿秋白共撰文60餘篇,如《政治運動與智識階級》(第18期)、《中國之地方政治與封建制度》(第23期)等,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分析中國社會經濟狀況和階級關係,探討...
【示例】:瞿秋白《赤都心史》二五:“智識階級問題、農民問題,經怒潮洶湧的‘十月革命’衝動了根底,正在自然傾向於解決。”3.心理現象...
1904年:“中國智識階級的一個寵兒”——《時報》1905年:《民報》的號角1906年:“刀放在脖子上還是要說”1907年:秋瑾遇害之後1908年:千夫所指批“報律”1909年...
④唐 柳宗元 《天爵論》:“盹盹於獨見,淵淵於默識,則明者又其一端耳。” ⑤ 魯迅 《二心集·譯本序》:“然而他已懷獨見,以為智識階級獨斗政府,革命殊...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 俄國 智識階級向來與平民特異,隔離,不相了解革命中種種經過,這一點未始不是一根本遠因。”圖集 遠因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
智識階級行路難象的故事“烏龜坐電車”及其他官氣與洋氣模範縣與茅廁理由參戰走馬燈爭點利害“有奶便是娘”與“無奶不是娘”劉叔和...
“勤工儉學是應世界潮流而生,為中國數千年文化運動盪激而成,是一種最光明顯著的社會運動。它的主要目的,在促成智識階級的猛省與勞動階級的覺悟,也就是改革中國...
魯迅 《南腔北調集·我們不再受騙了》:“‘ 蘇聯 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智識階級就要餓死。’--一位有名的記者曾經這樣警告我。是的,這倒恐怕要使我也有些睡...
【示例】:瞿秋白《赤都心史》二五:“智識階級問題、農民問題,經怒潮洶湧的‘十月革命’衝動了根底,正在自然傾向於解決。”3.心理現象...
政治理論編 政治運動與智識階級 137 馮玉祥與吳佩孚 141 太戈爾的國家觀與東方 143詞條標籤: 文化, 出版物 圖集 瞿秋白:赤都心史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
以經濟之發展,使智識能力之需要日增,而國家富力之增殖,可使文化事業及教育之經費易於籌措;一切智識階級之失業問題、失學問題,方有解決之端緒。(六)中國之法律,...
從智識階級的剩餘來分析現代中國教育 教師的自救 教育感言 今日中國之教育 中國現代教育之癥結 中國學校教育之史的觀察 全人教育論發端 我的學校教育觀...
政治運動與智識階級……… 137馮玉祥與吳佩孚……… 141太戈爾的國家觀與東方……… 143[1] 參考資料 1. 《赤都心史》 .中國作家網[引用日期2012-08-14]...
這幅畫卷又由兩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錯綜複雜的畫面構成:一組是陶行知自我創造的不做偽君子,也不做偽智識階級的奴隸或奴才,摒棄抱著書本、抱著黃金、抱著...
③李善 注引《淮南子》:“古之人同氣於天地,與一世而優遊,及偽之生,飾智...智牙、智惛、智藏瘝在、智者千慮,或有一失、智勇、智識階級、智諝、智差、...
魯迅 《華蓋集·通訊二》:“其實 中國 並沒有 俄國 之所謂智識階級,此事說起來話太長,姑且從眾這樣說。”詞條標籤: 文化術語 , 學科, 書籍 圖集 從眾圖冊 ...
質而言之,舊史中無論何體何家,總不離貴族性,其讀客皆限於少數特別階級——或官閥階級,或智識階級。”由此可見,在古代中國,華麗森嚴的歷史聖殿也僅僅是向少數...
三“智識階級”的“反赤”言論………371第八章 社會輿論視野下的“赤化”與“反赤化”之爭………380一“赤化”義為何?………381二對“赤化”興起原因的探討...
作者說“今日為帝國主義作宣傳者乃智識階級自身之一部分人物,而且大多數是比較新派的人物,即所謂出過洋,念過洋文的人爐。(《剪拂集》一二一頁)他把這些人稱...
革命與智識階級(畫室) 卷頭語(維素) 雨絲(任叔) 藝術運動底根本概念(沈起予) 從牯嶺到東京(茅盾) 文藝與時代(姚方仁) 阿Q與魯迅(朱彥) 中國文藝運動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