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性戀(心理學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智性戀(sapiosexual),是以智商標準作為戀愛的取向,會受到他人高智商影響而產生性吸引,甚至喚起性慾。智性戀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國外社交媒體中。Sapiosexual由詞根sapiens+sexual構成,sapiens指“智慧”,而sexual則是“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智性戀
  • 外文名:sapiosexual
  • 類型:心理學術語
  • 解釋:以智商標準作為戀愛的取向,會受到他人高智商影響而產生性吸引,甚至喚起性慾
詞語起源,相關爭議,相關特點,自我判斷,

詞語起源

1998年,國外一位名叫WolfieBoy的網友在LiveJournal的一篇帖子中創造了sapiosexual一詞。他藉由此詞來更為清楚地描述自己的性偏好。2002年WolfieBoy在部落格中描述道,“我並不是太在乎高潮,我想要一個敏銳的、有洞察力的、不受約束的頭腦。我想要有一個人,可以和我將討論哲學作為前戲。我想要一個有時會因為他們的機智和邪惡的幽默感而讓我感到滿足(ouch,‘哎喲’的叫聲)。我想要一個我可以隨意伸手觸摸的人。我想要一個我可以擁抱的人。我決定所有這些,意味著我是智性戀。我想和人們的思想發生關係。”
2014年,美國最大相親網站Okcupid在其應用程式和網站上都將“sapiosexual”作為性取向的選項標籤,與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等性取向一起納入了選擇項。2017年一款名為“The Sapio: Intelligent Dating”的APP推出,其廣告宣傳“唯一一款通過人們的生活經歷、發自內心的意見和大膽的激情而深入人心的APP”,專門了智性戀者提供約會交友平台。

相關爭議

雖然智性戀(sapiosexual)這個詞已經在網路上流行開來。但是它是否能代表一種性取向仍然存在爭議。有人將其視為性取向中的一種,認為它是選擇伴侶時的壓倒性因素。而對於其他人來說,他人的高智商只是吸引他們的一種因素,可以幫助他們進行擇偶。目前,從心理學社會學研究的角度來說,智性戀是一種擇偶偏好(相較於顏值、經濟社會地位,更加在意對方的智商),而非性取向。

相關特點

一般說來,智性戀者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徵:
1.比起其他因素,會更容易被他人的智力吸引;
2.有智力的對話會激發你的性慾;
3.性行為前需要足夠深刻的思想討論;
4.智力碰撞的火花比情感的火花更為重要。

自我判斷

雖然目前還未形成關於判斷智性戀的統一標準,但以下條目可以提供參考:
1.在閱讀作者撰寫的專欄、詩歌或學術論文後,會發現某人很有吸引力(You find someone attractive after reading an op-ed, a poem, or an academicessay they wrote.)。
2.與提供原創和發人深省論點的人辯論感覺就像前戲(A debate with someone who offers original and thought-provoking arguments feels like foreplay.)。
3.會被TED Talks吸引,而不僅僅是色情片(You’re turned on by TED Talks more than porn.)。
4.某人的獨特觀點對你來說比他們的外表更重要(Someone’s unique point of view matters more to you than their physical appearance.)。
5.會發現博士非常性感(You find PhDs extremely hot.)。
6.會被可以與之進行哲學辯論的人所吸引(You’re attracted to people you can have philosophical debates with.)。
7.不能忍受閒聊,想要直接進入細節(You can’t stand small talk and want to get straight into the details.)。
8.智力在吸引力方面的排名高於所有其他因素,包括身體吸引力(Intelligence ranks higher in attractiveness than all other factors,including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