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鐘(7timer!)是一款全球天氣預測系統。由葉泉志2005年創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晴天鐘
- 誕生:2005年6月
- 創作:葉泉志
- 來自:國國家海洋大氣局
發明,產品,
發明
它誕生於2005年6月,由著名的中國天文愛好者葉泉志創作。靈感來自A. Danko的Clear Sky Chart。葉泉志在晴天鐘的說明中這樣說道:“本人愛好天文頗有時日,時常為天氣所擾,故研發晴天鐘,主要以提供天文用途的數值天氣預測為目標。 ”
晴天鐘使用來自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的數值天氣產品,其稱作全球預測系統 (Global Forecast System, GFS)。這一數值模型每日運行四次,能提供長達7天的精細預測及16天的趨勢預測。
產品
晴天鐘旗下的產品有四個,分別是APanel、Weachart、中山大學降水臨近預測系統(SYSURNS)、特定天象的精密預報服務(PFS)。
1 APanel (Astroweather Panel)
為天文觀測用途量身打造的72小時數值預測產品,其預測元素包括雲、視寧度、透明度、黑暗程度,以及近地面氣象要素,並覆蓋了中國大陸以及港澳台地區逾10萬個城鎮地區。
2Weachart
提供基於GFS的多要素天氣圖,每日更新四次,預測長度達16日。
3 中山大學降水臨近預測系統(SYSURNS)
中山大學降水臨近預測系統是一款實時自動預測中山大學四個校區(北校區、南校區、東校區、珠海校區)在未來90分鐘內精確降雨情況的工具。
4 特定天象的精密預報服務(PFS)
人工對各類數值產品進行分析,並將分析結果由報告的形式發布,以便大家更好地準備特定天象的觀測活動。
使用
很多天文愛好者使用晴天鐘所提供的數據,對未來天氣進行判斷,往往得到很高的準確率。所以天文愛好者常常選擇查看晴天鐘,判斷觀測當天的天氣。
晴天鐘第一版的研發工作在2005年暑期完成。一年後,葉泉志進入中山大學並學習大氣科學(至2010年),晴天鐘可以實現較大升級,但升級計畫拖延許久,至2008年3月才開始進行。它於8月份基本完工,11月9日起正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