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溯源
盧克索
神廟,布滿各種各樣的古人
塗鴉。這些塗鴉有古埃及文、古希臘文、卡利安文等等,被認為是金石學家珍貴的研究材料。而考古學家和金石學家的相關論文裡,還提到“廊柱上密密麻麻地刻著19世紀旅行者的名字。”(芝加哥大學東方學院金石研究家理察:《盧克索神廟的塗鴉》)一直到神廟的廊柱有了保護措施,這種現象才得以好轉。
大概有人類開始,“亂塗亂畫”就誕生了。考古學家在龐貝城的古羅馬遺址就曾發現塗鴉字跡“Lucius pinxit”,意為“Lucius在此塗寫”,這就是兩千多年前的“到此一游”。
一說到“到此一游”,十有八九中國人會想到《
西遊記》,於是有人戲稱國人都是被在如來佛祖手裡題字的猴子給帶壞了。這當然是戲謔的說法,其實說的是中國古代就有“源遠流長”的“到此一游”傳統。許多文人墨客都喜歡在風景名勝里題字留名。有很多人試圖區分古代的“墨寶”和普通的“到此一游”,認為前者的留名是和名勝古蹟融為一體,本身格調高雅,為名勝增色。然而,專門研究塗鴉文化的台灣學者畢恆達在桂林迭彩山的石壁上看到這樣的刻字:“北京右府差百戶李璽到廣西公幹,正德二年九月二十日游此”。可見沒才氣的人也就是要“到此一游”。 有人說,上行下效,社會中的上層人士都這么做,民間自然也會形成如此的風氣。
蔚然成風
當代中國最早被關注的“到此一游
景區”,恐怕非長城莫屬。有機構統計發現,最早的留名始於上個世紀50年代。清華大學教授彭林就說,這種不好的風氣在解放前即使有也不會太多。“大串聯”(指文革時期青少年在全國進行革命串聯)應該是個高峰。因為“那個時候許許多多的年輕人離開家鄉,走到全國各地,比如他們到了北京看到長城、故宮等名勝,便會產生成就感和自豪感,於是自然就想到要留下自己的名字,以證明自己曾經來過。這是可以想像的,在那個時候出門遠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他認為,由此開始,“到此一游”最終就變成了個普遍現象。
心理宣洩
有人用發展心理學解釋認為,“到此一游”和動物用“撒尿”的方式宣示地盤實質是一樣的。通過“留名”來臨時性宣示自己的“所有權”能讓人得到一種自我滿足。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留名動機都來自“宣示主權”。紐約捷運的塗鴉歷來為人們所關注,最早始於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孩子“宣示地盤”。不過有孩子坦言,自己就是“留名”,看到這個名字越來越多地被人知道就開心。這其實是“自卑者”一種尋找“自尊”的手段。
還有人就是無聊。像是西雅圖有一面口香糖牆,就被稱之為全世界最為噁心的“到此一游”。因為這裡以前有座劇院,人們在等演出的時候無所事事,就會把嚼過的口香糖給粘上去,甚至還會做包括自己名字在內的各種造型。
魯迅說“越是無賴,越想不朽”,其實在公共場所刻下自己的名字,寫上“某某到此一游”,無非就是想留名,真正有教養的人不會這么做。只有那些對社會、對民族真正做出貢獻的,才能留下他們的名字。而把名字刻在牆上、刻在文物上、刻在古蹟上,本來是想在此處留下自己的印跡,想流芳百世或不朽的,結果只能是遺臭萬年。文物古蹟常在,以後人們來這裡遊覽看到上面刻著“某某到此一游”的話,只能感覺刻字人很卑劣很齷齪。
題字區別
古人常有
題壁詩,有名勝古蹟中無數的題字、石刻等等,但是和現在到處是“某某某到此一游”的現象是不同的。古人的題詩、題字、石刻,首先是一種文學作品,其作用是為風景、為古蹟添色,是一種文化景觀、人文景觀。比如泰山,上面有非常多的石刻、題詩,它們本身也是景觀的一部分,為景區增添了一道不一樣的風景線。如果沒有這些蘊含著歷史、人文的景觀,作為文化景區,本身的魅力就會失色不少。其二,古人對於文化、對於景觀本身有敬畏,題詩題字也不是為了突出自己,而是為了突出景觀,人們可以看到,很多題字下面,也並沒有留下作者的名字,他們的目的在於表達自己對景觀、對文化的感悟,而不是為自己留名。
從古至今,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名勝古蹟中題字題詩的,也不是每個人都敢題的,留字之前得掂量一下,用詞是否得當、字跡是否好看,留下以後會不會被後人恥笑等等。譬如泰山上到處都是古人留下的字跡,這些字跡如果不是什麼詩詞文章,而都是“某某到此一游”,而且這些人後來的旅遊者全都不知道是誰,這是何等的煞風景,又有什麼文化意蘊可言!所以,那些詩詞文章,是古人對於風景文化的體悟。
治理頑疾
作為一個文化資源豐富的旅遊大國,
法國是如何預防和處理這一頑疾的,為了一探究竟,有記者採訪了幾位旅法多年的中國人。據介紹,法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非常嚴格,從小就在他們心中樹立了保護公共物品和文物古蹟的意識。無論多小的孩子,只要在公共場所喧譁、打鬧,或是亂塗亂畫,都會被家長嚴肅批評,甚至被要求當眾道歉。因此,大多數法國人從小就養成了保護文物古蹟的習慣,知道亂塗亂畫會給自己和他人都造成麻煩。
法國人的平均收入水平較高且假期很多,這讓他們擁有更多外出旅遊的機會。法國人不會認為出去旅遊一趟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會通過塗寫“到此一游”紀念曾經抵達的地方。至於那些喜歡搞惡作劇的遊客,無論是在文物古蹟上,還是在城市建築物上亂塗亂畫,一旦被抓住,都會遭到不同程度的懲罰。造成嚴重損害的,罰款可高達幾萬歐元,甚至可能面臨牢獄之災。
幾位法國朋友告訴記者,他們從小就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參觀了很多博物館,這些博物館大多實行免費或半價,為的就是讓孩子從小了解歷史文化的價值,從而更好地傳承和保護它們。長大以後,他們再次在法律層面上明白,在文物古蹟上亂塗亂畫後果很嚴重,這是絕對不能做的事情。
除了對國民和遊客的教育和監督,法國一些城市和景點還使用新技術、新材料,防止亂塗亂畫現象的發生。馬賽市政府在一些建築物上使用了抗塗鴉製劑,塗有抗塗鴉製劑的牆面堪稱“塗鴉剋星”,因為多數塗料無法在牆面上留下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