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頗秘語

景頗秘語

《景頗秘語》從人文的高度對景頗族歷史文化和生產生活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深刻地解密了景頗族歷史性遷徙;生動地描述了景頗族最重要的節日——“目瑙縱歌”;全面敘述了來自民間、山間的景頗族美妙之極,如天籟之音的文蚌音樂,向人們揭示了景頗族神秘而不無不科學的宗教,從女性特有的角度深刻而有趣地解密了景頗族的織錦及服飾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景頗秘語
  • 作者:蔡雯
  •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6月1日
  • 頁數:213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222093942
  • 外文名:Jingpo Secret Language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景頗秘語》由蔡雯編著,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景頗族是有著悠久歷史又勤勞智慧的民族,景頗族是雲南15個特有少數民族之一,也是祖國民族大家庭里的一員。景頗族是個跨境而居的民族,景頗族主要聚集在中國的西部、緬甸北部、印度,總計100多萬人口。《景頗秘語》是一部反映景頗族歷史文化、人文風情的紀實性文化散文集。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天堂之舞·目瑙縱歌
第二章 遷徒之謎·景頗族源
第三章 衣裝秘語·景頗服飾
第四章 揭秘宗教·鬼神崇拜
第五章 來自天籟·景頗音樂
第六章 風情景頗·景頗習俗
後記

作者簡介

蔡雯,女,研究生學歷。現任《邊疆文學·文藝評論》和《邊疆文學·藝術雲南》主編、雲南省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雲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中共騰衝縣委常委、宣傳部長,保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廣播電視局局長、廣播電視總台台長等職。出版過長篇紀實文學《記憶的傷痕——日軍慰安婦滇西大揭秘》、散文集《永不落幕的風景》:長期致力於”騰越文化”、“滇西抗戰文化”的研究:策劃、編導的紀錄片《記憶的傷痕》、《大地之痕——中國西部一條路的傳奇》、《心愿》、《遙望雷多》、《尋找少校》等紀錄片在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雲南電視台等多家媒體播出並獲得過省級、國家級、國際獎項。

後記

我原本就是滇西人,從小生活在離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幾十公里的小縣城,已經記不清多少次去德宏了,一定不下10次,之前去德宏主要是去芒市或者瑞麗遊玩,更多地只是知道德宏有傣族,知道傣族的小卜哨很漂亮,我分不清傣族和景頗族有什麼區別,也沒有過多地接觸和了解過他們。幾年前,由於我曾經的老領導是景頗族,而且他有著很深很深的景頗情結,我常常聽他提起景頗族,特別是說到景頗族“目瑙縱歌”時的那份驕傲與自豪、那份興奮和陶醉讓我難以忘懷。於是我開始關注景頗族,從此知道了一些景頗族的情況,知道了景頗族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目瑙縱歌”,我曾用我自己的方法辨別出許多關於景頗族的感天動地的故事或者說是神話,真實的故事遠不像風靡一時的那些“紀實文學”那樣,讓人感動或者悲哀。但是我自知我自己其實是一個懶人,早已經沒有了傳播的熱情。最終喚起我已近消失的熱情的是2010年的正月十五在德宏州芒市舉行的“目瑙縱歌”盛會。我作為紀錄片《景頗族》的製片人和策劃人之一,全程參與了由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黃毅牽頭策劃製作的電視紀錄片《景頗族》的拍攝,因為在廣播電視部門工作的時間裡,有幸策劃、製作、編導的幾個紀錄片曾經獲得過國內外的獎項,所以對紀錄片的製作可以說有一定的發言權,也算是製作紀錄片的行家了,正因如此,我也才有機會參與到紀錄片《景頗族》的創作拍攝之中。而且讓我和攝製組人員感到欣慰的是,雲南少數民族影像志式的紀錄片標準版《景頗族》拍攝製作完成後,我們將有機會策劃製作雲南15個獨有少數民族乃至雲南25個少數民族的影像志紀錄片以及同步出版發行雲南少數民族系列叢書,這應該是我和我的攝製組成員感到特別高興的事。我和紀錄片《景頗族》的總編導譚樂水、編導喬治等已經決定要為此付出下半生的時間和精力,我們一致認為:這是件值得我們用半生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的極其有意義的事業。
從2012年2月開始,我一次又一次深入到德宏州景頗族地區採訪。兩年時間,我到了芒市、畹町、盈江、瑞麗、隴川等地,採訪了景頗族學者李向前、趙學先、張么弄、沙忠偉、高日乾、何臘、隴川歌舞團團長石勒乾、景頗族女作家瑪波、景頗族末代山官排早山、最美景頗姑娘排南東、景頗族民間藝人包勒況以及景頗族民族服飾設計研究專家排祿仙等。其問,我還採訪了景頗族企業家董勒成先生,並且已經寫好文稿,但是由於此書篇幅過長,加之企業人物與本書的定位不太一致,只好忍痛刪除。該書還得到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黃毅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親自為本書寫序,景頗族學者趙學先教授從學術的角度對本書進行了嚴格把關,本書還得到了雲南省作家協會主席黃堯老師及冉隆中老師的指導和幫助,省文聯主席鄭明更是給予了本書極大的熱情和支持,為本書提供了他親自拍攝的豐富而精彩的照片,雲南人民出版社的領導及周文林、尹傑、高專等同志都為本書付出了心血,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在此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因為編輯本書的需要,書中選用了幾幅從網上下載的照片和資料,因不知作者姓名而無法署名,敬請諒解!書中所用未署名的圖片均為作者本人攝影。
編著本書的時間雖短,採訪的人員也很有限,時間很短,但是對我來說卻打開了一扇窗,一扇認識和了解景頗民族之窗,從此,我對景頗族從認識到了解,從了解到喜愛,從喜愛到敬佩。我真誠地希望,這本書和紀錄片的出版發行能引起人們對景頗民族的關注,也希望人們走進景頗人民的生活世界裡,更多地了解他們,喜歡他們!尊敬他們!

序言

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由於民族民間文化所賴以生存的農耕文化及其相關環境的變遷,特別是隨著現代化和城鎮化進程的推移,農民進城務工引發的人口大流動,廣播電視的普及使全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造成負載著豐富的民間口頭文學和掌握民間藝術和技能的藝人日益減少,使民族的“文化記憶”中斷的機率增加,使我們中華民族傳之既久的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大面積地面臨被遺忘、遭損壞,乃至消失的嚴重威脅。這種情況,無疑已成為我們民族的不能承受之痛。
雲南是全國民族最多的省份,全省有26個民族,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壯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景頗族、藏族、布朗族、布依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蒙古族、水族、滿族和獨龍族等25個,其中雲南獨有少數民族15個,少數民族人口有約1500萬,占全省總人口的35.7%。在雲南這塊神奇美麗的土地上,千百年來,雲南各族人民交錯雜居,和睦相處,繁衍生息,他們用勞動和智慧,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雲南的民族文化是雲南各族人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結晶,是雲南各族人民賴以生存、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和知識源泉。
人創文化,文化化人。經濟社會的復興最終將取決於民族文化的復興。民族文化在今天的意義和作用,愈加凸顯。未來世界的競爭主要體現在文化生產力的競爭上。對雲南來說,文化生產力的競爭則主要體現在各民族原生態文化的再生能力、現代文化的接受能力、特色文化的創新能力以及文化資源的整合與規範運作上。進入21世紀,雲南已經初步奠定了作為一個邊疆民族文化大省的地位。如何從一個文化大省變成一個文化強省,如何有效地發揮和利用雲南本土豐厚的民族文化資源,如何進一步提升和打造雲南非物質原生態多元文化的品牌形象,鞏固雲南在多種文化領域已經取得的重要成果,把文化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是近幾年來雲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的一個政治命題。然而,在全球化時代,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範疇的雲南少數民族的原生態文化及其文明越來越稀缺,面臨被遺忘、遭損壞,乃至消失的嚴重威脅。世界對重新認識非物質範疇的少數民族原生態文化對現代文明的重要性之呼聲越來越高。在這方面,雲南應該走在前列。因為雲南本身就是少數民族非物質原生態文化遺產最豐富的地區,是自然的民族文化大省。
多年來,雲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全國乃至世界人民的眼球,但是對於雲南少數民族文化,特別是Z-南獨有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卻受到了很大威脅,很多民族的語言文字以及民族音樂、舞蹈、工藝、服飾、.習俗等都沒能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傳承。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自從提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向和啟動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來,特別是雲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民族文化大省、民族文化強省的戰略決策以來,雲南的“文化自覺”意識已大為提升,以保護和搶救瀕臨失傳的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為目的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行動,也漸而深入人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範圍早已作了界定,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口頭傳說和表述,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二是表演藝術;三是社會風俗、禮儀、節慶;四是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五是傳統的手工藝技能。雲南少數民族,尤其是雲南獨有少數民族可列入非物質禮儀文化遺產方面的民族語言、民族音樂、民族舞蹈、民族習俗、節慶、民族傳統手工藝技能等非常豐富。所以,把雲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搶救性保護並傳承下來,是雲南省委、省政府必須思考的重大課題。我希望用五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對雲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搶救性保護並傳承下去。
為此,今年初由雲南省委統戰部牽頭,雲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雲南省廣播電視局、雲南省文聯共同策劃拍攝了大型電視人文紀錄片《雲南少數民族》,同時配套出版《雲南少數民族》光碟和叢書。這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歷史文化工程,對雲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進行有效的傳承和保護,除了各級政府的重視支持外,還需要民族宗教部門、文化部門、宣傳部門的積極參與,用影像、文字等方式把屬於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完整地記錄下來、傳承下去毛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保護和傳承,也是建設民族文化強省所必須的具體行動。
景頗族是有著悠久歷史又勤勞智慧的民族,景頗族是雲南15個特有少數民族之一,也是祖國民族大家庭里的一員。景頗族是個跨境而居的民族,景頗族主要聚集在中國的西部、緬甸北部、印度,總計100多萬人口。景頗族在我國卻僅有14萬多人,主要居住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境內,又主要分布在德宏州隴川、盈江、潞西、瑞麗、梁河等縣市,這些地區山脈綿延,與緬甸山水相連,國境線長544公里。此外,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馬、崗房、古浪,臨滄市的耿馬縣,西雙版納州的勐海縣以及普洱市的瀾滄縣等地也有少數散居的景頗族。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是祖國西南邊疆一個富饒美麗的地方。西鄰緬甸的伊洛瓦底江平原,北面是橫斷山脈,雄偉壯麗的高黎貢山和怒山山脈縱貫全州,奔騰不息的瀾滄江和怒江順雲嶺向南一瀉千里,形成了西南著名的三大峽谷之一,高黎貢山以西其支脈均由東北向西南,一支接狼牙山入盈江,一支由騰衝縣西北沿龍江西岸,經梁河、盈江、隴川而出瑞麗匯入伊洛瓦底江,河流兩岸包括山區均土地肥沃,適宜多種植物生長,加之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崇山峻岭間又有無數山澗溪流,水能資源極為豐富,而且緩坡山地,水草豐盛,既是優良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又是發展畜牧業的好地方,千百年來,景頗族的先民從秦代開始便從最初的居住地——青藏高原南部不停地向南遷徙、尋找,終於在德宏這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安頓下來了。他們在這塊富饒美麗的土地上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景頗”是本民族的總稱,包括景頗、載瓦、勒期、浪速、布拉5個支系。景頗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景頗語支,景頗族有文字的歷史不長,創製於19世紀,以拉丁字母為基礎創製;景頗族服飾很有特點,以黑、紅、白為主色調;景頗族飲食以大米為主,有著名的“綠葉宴”。景頗族的住房多數為竹木結構的茅頂樓房;景頗族有豐富優美的口頭文學作品,有創世紀、歷史傳說、神話、寓言、諺語、謎語等等,景頗族普遍信仰神靈,小部分信仰基督教。總之,景頗族是一個勤勞勇敢、聰明智慧的民族,是全國少數民族中一朵美麗的奇葩。
與雲南少數民族影像志系列片《景頗族》同時出版的,由雲南省青年作家蔡雯同志所著的《景頗秘語》是一部反映景頗族歷史文化、人文風情的紀實性文化散文,該書從人文的高度對景頗族歷史文化和生產生活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深刻地解密了景頗族歷史性遷徙;生動地描述了景頗族最重要的節日——“目瑙縱歌”;全面敘述了來自民間、山間的景頗族美妙之極,如天籟之音的文蚌音樂,向人們揭示了景頗族神秘而不無不科學的宗教,從女性特有的角度深刻而有趣地解密了景頗族的織錦及服飾文化。蔡雯同志不是景頗族卻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率領電視紀錄片《景頗族》攝製組,四次去德宏,兩次去緬甸密支那,走遍了德宏景頗族生活的山山寨寨,採訪了許多景頗族的優秀代表,從一個外來遊客的角度用抒情加紀實的特殊手法,從景頗族的重大活動“目瑙縱歌”活動開始切入,深層次地去探究、去揭秘古老神秘的景頗民族,真切而有趣地講述了關於景頗族的歷史文化、風情習俗、宗教信仰等鮮為人知的生動故事,歌頌了景頗族勤勞勇敢、聰明智慧的優秀品質,為世人了解景頗族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作為景頗族中的一員,在該書問世之際,我要感謝蔡雯同志對景頗民族的這份感情,感謝她為景頗人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相信這本書的出版將為推動景頗族文化事業的發展,以及對景頗文化的宣傳與交流發揮積極的作用。
本書和紀錄片出版發行之際,恰逢中共雲南省委九屆三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建設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範區的意見》。全會指出:雲南是我國世居民族最多的邊疆省份,不謀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謀全局。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造了民族工作的雲南模式、雲南經驗,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國務院關於支持雲南加快建設面向西南橋頭堡的意見》中提出把雲南建設成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範區的戰略任務,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對雲南民族工作的極大鼓勵和殷切希望,雲南民族工作任重而道遠。我本人不僅僅是雲南少數民族中的一員,同時又是省委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領導,我深感責任重大。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落實好黨的民族政策,在民族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保障、民族教育振興、生態文明建設、幹部人才培養、民族法制建設、民族理論研究、民族工作創新、民族關係和諧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發揮示範區的作用。特別是對雲南少數民族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雲南少數民族》影像志紀錄片和系列叢書的出版發行就是貫徹省委、省政府民族政策的具體行動,必將有力地推動雲南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範區建設,有力地推動雲南“橋頭堡”建設和雲南民族文化強省建設,也一定會受到全省人民的喜愛。我期待著這套光碟和叢書得到全省各民族同胞的稱讚和好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