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傳統體育

普米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普米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普米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普米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米族傳統體育
普米族概況,普米族歷史,普米族傳統體育,代表性體育項目,射 箭,射 弩,擊雞毛球,磨 秋,

普米族概況

普米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的蘭坪、麗江、維西、永勝、寧蒗等縣市,還有一部分居住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縣和鹽源縣等地。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普米族人口為33600人,為國家重點扶持的人口較少民族之一。普米族語言分為南北兩個方言,但多數普米族分散居住在藏、彝、白、納西等民族聚居的地區,所以,普米族男子普遍兼通多種民族語言。普米族有一種以刻畫符號表意的文字,稱為“丁巴文”。

普米族歷史

普米族自稱“培米”“拍米”“普米”(意為“白人”)。漢文文獻稱其為“磐木”“西番”“巴苴”。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普米族源於我國西北地區的古代羌人部落。先秦時期,他們陸續遷入四川西部高原,並沿大渡河、雅礱江分布於甘孜、雅安、西昌一帶。13世紀中葉,忽必烈親率蒙古軍隊南征大理,途經寧番、建昌、木里等地,收服居住在這裡的西番各部。一些西番頭人和木里王子率部眾跟隨蒙古軍隊渡過金沙江進入雲南,沿途攻取的關塞多令西番人留守,陸續定居下來。普米族就是在這樣輾轉遷徙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從羌戎部落中分離出來,成為單一民族。
新中國成立以來,普米族在政治上實現了平等。在漫長歷史發展進程中,普米族不僅在經濟文化上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還起到了滇、川、藏交角地區諸多民族間往來交流的橋樑作用。

普米族傳統體育

普米族體育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徵,其產生、發展與普米族居住的自然環境、生產方式、宗教信仰等因素有著密切關係,其形式和內容蘊涵著遊牧生活的痕跡。普米族的民族傳統體育,集中體現於民間節慶活動中,代表性的項目有射箭、射弩、摔跤、擊雞毛球、磨秋和搓蹉(鍋莊舞)等。

代表性體育項目

射 箭

射箭,是普米族民間的一項體育活動,來源於普米族傳統的祭天儀式。
普米族在祭天時必定舉行舉行射箭比賽。其形式是,在距離四十米左右處設木板作靶,中間畫一直徑5厘米的紅色圓心。屆時,參加祭天者輪流舉弓射箭,射時大喊一聲“殺”。而射中紅心者眾人敬酒一杯。

射 弩

射弩,原為普米族狩獵生活的一種手段。平時人們穿行於野獸經常出沒的深山密林中,而箭弩既是防身武器,又是狩獵工具。久而久之練就了高超的射弩本領。現在,射弩已經發展成普米族民間的一項競技活動。每當大過年的初一、初二和初三,民間都要舉行射弩比賽。
普米族的射弩比賽,一般在距離30~50米處設靶,靶用木板製成,大小在25~50厘米之間。比賽時先射大靶,射中後再換小的,最後的僅有雞蛋大小。能射中最小靶者為公認的優秀射手,眾人要敬酒,表示祝賀。
在普米族民間,還有用粑粑或熟肉塊掛在樹上作靶射擊的。這類靶由參加者自備,比賽時輪流以弩射去,射中者食物歸己。最後以得粑粑和肉塊最多為優勝。

擊雞毛球

擊雞毛球,是普米族民間一種傳統的球類活動。
擊雞毛球所用的球,一般用一把閹雞尾毛紮起,下面用繩子吊一重物,繩子長30厘米左右。擊打雞毛球時,將雞毛抓住甩幾圈後拋向空中,球下落時雞毛分開,速度降低,很象降落傘。多為青少年遊戲。

磨 秋

磨秋,是普米族民間於年節“吳肘”時舉行的一項鞦韆活動。
普米族磨秋的來源,還有一個這樣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山寨里住著兄妹兩人,哥哥叫阿朗,妹妹叫阿昂。那時天上的月亮和太陽沒有規律地出沒,莊稼不能正常的生長,給人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難。為了搭救人們,阿朗和阿昂決心去說服太陽和月亮。他們砍來栗樹做成了磨秋,兄妹倆剛坐在上邊,磨秋就轉了起來,把她們送上天。兄妹倆找到了太陽和月亮,並且商量好太陽、月亮輪流出來。從那時起,大地有了生機,百姓舒展了眉頭。從此人們學著阿朗和阿昂的樣子玩起了磨秋。而且多在普米族的年節“吳肘”期間舉行。
打磨秋,一般從每年農曆的最後一天(即年節“吳肘”的第一天)開始,在歷時四天的年節期間,普米族每個村寨都要豎起磨秋。磨秋為一根一米多高的木柱在場地上豎起,柱子的頂端裝有一條能上下左右旋轉的圓木。玩時,兩邊人數相等,騎坐在秋頭的人用力蹬地,磨秋隨即旋轉起來。上面的人可表演各種動作和造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