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低矮草本,高連花僅6-12厘米,乾時不變黑或僅稍稍變黑。
根多數,成束,多少紡锺形而細長,長達6厘米,有須狀細根發出;根莖粗短,稍有鱗片殘餘。
莖多單條,或2至3條自根頸發出,有時極粗壯,徑可達8毫米,有時兒不見,但在高大的植株中則僅近基的1-2厘米處無花,其餘全部成為花序,生葉極密。
葉基出與莖出,下部者有長柄,柄長1-25毫米,多少膜質變寬,完全光滑,上部者柄較短;葉片披針狀線形,長1.5-4厘米,寬1.5-6毫米,質極厚,中脈極寬而明顯,乾時色淺,邊緣羽狀淺裂成圓齒,多達9-30對,齒有胼胝,緣常強烈反卷,每一齒的前方的一大半反卷向後成為新月形,後方一小部分則另外反卷,因此在葉的正面看來,其緣如有倒齒,狀如蒲公英葉,上面的葉較小而相似,柄較短。
花序在小植株中僅合3-4花,在大植株中可達20以上,開花次序顯系離心;萼瓶狀卵圓形,管口縮小,長約11毫米,前方開裂至2/5,裂口向前膨臌,緣有長緣毛,膜質,全部有相當密的網脈,齒擠聚後方,5枚,3小2大,有短柄,上部寬卵形膨大,有小裂片及齒;花冠紫紅色,喉部常為黃白色,管長30-35毫米,端不膨大,外面有長毛,盔強壯,直立部分長5-6毫米,向上漸寬,幾以直角轉折成為膨大的舍有雄蕊部分,長約5 毫米,寬約4.5毫米,額高凸,前方急細為指向前下方的細喙,長5-6毫米,喙端深2裂,裂片線形,長達3毫米,下唇深3裂,裂片兒相等,中裂圓形有凹頭,墓部耳形狹細為短柄,側裂卵形;雄蕊著生於管端,花絲兩對均有毛;花柱不伸出。
蒴果斜長圓形,有短尖頭,約長於萼1倍。
花期6-7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約4,000米的高山濕草地中。
分布範圍
為我國特有種,產自於甘肅南部、青海東部(大通)南至西藏南部(帕里)。
變種
普氏馬先蒿普氏亞種有冠變種這一變種在體態上與普氏變種同,但其盔額常有雞冠狀凸起,惟有時亦有無冠者,其顏色則為紫白二色。
產我國四川西部(貢嘎山),生於海拔4700-4830米的高山草地中。
普氏馬先蒿南方亞種這一亞種與前一亞種之別,在於其葉兩面均生密毛,緣有長毛,長僅1.5毫米,寬僅5毫米;花冠紫紅色。
產我國雲南西北部(阿墩子),西藏昌都專區西南部(怒江瀾滄江分水嶺),生於海拔4,300-4,9400米的高山草地中。
普氏馬先蒿粗毛亞種這一亞種與前一亞種之別,在於其葉稍較大,長22毫米,寬8毫米,毛與前一亞種同;花冠紫紅色,乾時除喙外顏色退得很淺。
產我國雲南西北部(永寧),生於海拔4100米的高山草地中。
普氏馬先蒿矮小亞種矮小變種這一亞種的這一變種,其區別在於葉較寬而裂片很淺,亦有密毛,其毛有腺端;花色,則盔色紫紅而下唇白色至淺黃色;萼齒有時退化剩2-3枚。
產我國四川西部(康定、理塘一帶),生於海拔4,600-4,830米的高山草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