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原羚集群的群體決策過程及同性聚群機理研究

《普氏原羚集群的群體決策過程及同性聚群機理研究》是依託北京師範大學,由石建斌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氏原羚集群的群體決策過程及同性聚群機理研究
  • 依託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 項目負責人:石建斌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聚群生活和同性聚群是動物界較普遍的行為。同一群體中的個體常需要就何時、何地取食等問題作出共同的決定,但我們對動物集群的群體決策過程及同性聚群產生的機理的研究和了解都很不夠。本項研究立足於學科發展前沿,擬通過對生活於青海湖地區的普氏原羚種群的行為和生態的觀察和分析,建立普氏原羚不同性別集群在不同條件下的群體決策過程的模型,探討動物集群生活條件下群體決策的形成過程,更好地理解動物集群行為的進化意義和適應意義。同時,通過定量分析不同性別個體和集群對不同環境壓力(家畜取食競爭、人類活動、被捕食風險等)的行為反應,檢驗解釋同性聚群行為的部分假說,探討不同性別個體和集群對環境條件的不同需求,從動物行為、生態需求的角度為設計保護區、恢復普氏原羚這一瀕危物種的生存環境提供理論依據和指南,以更好地滿足不同性別個體的需求。因此,該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結題摘要

本研究於2010年1月到2012年5月期間,對分布在青海湖湖東-克圖地區的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種群進行了長期的觀察,研究其群體決策過程,並在研究不同性別普氏原羚集群決策過程和個體行為差異的基礎上對有關同性聚群的假說加以檢驗。研究結果表明:(1) 普氏原羚的群體決策機制為不完全的民主型,參與決策個體的數隨集群規模的增加而增加,但其所占比例卻隨集群規模的增加而降低;群體中至少有33%的個體參與時群體決策才能通過。這符合Conradt-Roper的模型假設,驗證了該模型假說;(2) 雌性和雄性普氏原羚個體在警戒行為、行為轉換回響時間、行為同步性水平、不同時期的活動時間分配方面存在顯著的差異,這些結果支持了活動時間預算假說、捕食風險假說和社群選擇假說的部分推斷,這從一個側面說明產生同性聚群的原因可能很多,並不是某一單一假說可以完全解釋的;(3)研究區內的普氏原羚受到較大的捕食壓力,並且狼的數量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需要加強監測和控制研究區狼的種群規模,降低狼對普氏原羚的捕食強度;(4) 草場圍欄已經成為普氏原羚的一個主要威脅因子,絕大多數牧民認為如果拆除圍欄會對他們放養家畜和管理草場帶來極大的困難;但絕大多數牧民家庭願意在有適當補償的情況下降低家畜的數量(98%)、緩解草場退化,適當降低圍欄的高度而達到阻止家畜通過、卻可以允許普氏原羚通過的目的(91%),緩解對普氏原羚的威脅。課題組通過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加強交流。石建斌參加了第21屆“國際動物學大會”,並做了題為”Group Decision-making and sexual segregation in Przewalski’s gazelle”的學術報告;尤文遠和石建斌分別參加了第七屆和第八屆“全國野生動物生態與資源保護學術研討會”,石建斌在會上做了題為“普氏原羚集群群體決策過程分析”的學術報告。總之,該項目進展較順利,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結果,培養了人才,加強了交流,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原定計畫和目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