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中呂⑴】普天樂⑵·西山夕照
晚雲收,夕陽掛,一川楓葉,兩岸蘆花。鷗鷺棲,牛羊下。萬頃波光天圖畫⑶,水晶宮冷浸紅霞⑷。凝煙暮景,轉暉老樹,背影昏鴉⑸。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中呂:宮調名。元曲常用宮調。
⑶天圖畫:天然的圖畫。
⑷“水晶”句:此處是看到晚霞倒映在水中引起的聯想。
⑸背影:此處指烏鴉背上帶著太陽的餘暉。
白話譯文
晚雲漸收,夕陽斜掛,秋霜染紅了漫山楓葉,兩岸是雪白的蘆花。鷗鷺在蘆花中棲息,牛羊從楓林中走來。萬頃波光有如一幅天然的畫圖,紅霞映入水中給江面增添了絢麗的色彩。淡淡的暮藹籠罩著山川,夕陽的餘暉移動著老樹的身影,鴉背馱著夕陽向遠方飛去。
創作背景
徐再思作為“嘉興人”,一生輾轉於江浙、蘇杭一帶。他大量抒情寫意、寄情山水的作品描寫的都是江南。他南遊於江浙一帶,飄泊十年之久,《普天樂·西山夕照》就是他客旅吳江(今屬江蘇)時的作品。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是徐再思《吳江八景》組曲中的最後一支小令,描繪的是一幅寧靜的山水,點綴的是楓葉、蘆花、鷗鷺、牛羊、老樹、昏鴉。這一切,都因為夕陽晚霞,被罩上了一層濃艷的色彩。萬頃波光是冷浸紅霞,夕陽的光輝在老樹上流轉,樹上的昏鴉,背帶著落日餘暉,此時此景,確實是令人陶醉的。在描繪西山夕照的圖景時,作者揮灑自如,既有酣暢淋漓的潑墨,又有精巧細緻的點綴刻畫。整支曲人在畫外,處處寫景,但由於描摹得生動傳神,總能使讀者不由自主地走入作者所構建的美麗山水之中。
這支小令宛如一幅恬淡的風情畫,寫得空靈平淡,仿佛不帶任何主觀色彩。曲的前四句一聯三字句,一聯為四字句,每字一景,從天上寫到地下,層次分明。暮雲漸收,殘陽斜掛。餘暉與楓葉相映,火紅中透出碧紫;水邊的蘆花在晚風中輕搖,似仙鶴起舞。晚霞如火,殘陽似血;楓葉與蘆花相映,紅白分明。這四句,取物之顏色紅白相映,對比強烈,用意甚為深遠。
接下來第五、六兩句寫了白色的鷗鷺與黃色的牛、白色的羊。這兩句中一個“棲”字,一個“下”字寫出了鳥雀之還巢,牛羊之歸牧,天地間在描繪中逐漸歸於平靜。夜色將臨,萬籟漸寂,山村在晚霞中顯得格外富於色彩。一幅山村風俗畫粗略出現。
第七、八兩句寫眼前是一幅天然的圖畫,霞光映入水中如浸入龍宮般奇妙仙幻。這兩句巧妙對畫面做了總體化的色調處理,增強了其迷離撲朔的意境。前面的“兩岸蘆花”已經寫了水邊,現在放眼湖面,寫色彩變幻的粼粼波光,宛如一幅天然的畫圖。“水晶宮”這一意象的引入更添許多朦朧的美感。五光十色,變換飄搖的奇妙霞光,或許會透過水麵,灑進龍宮中去。若是那樣,水晶宮也會因了霞光而變得更加輝煌,更溫暖。想像自然貼切,生動形象。“冷”字猶巧,因傳說中的水晶宮是寒冷的;“浸”字更妙,寫出了霞光射進水晶宮的動勢。
結尾三句“鼎足對”可以說是完成畫作的細部刻畫。“凝煙暮景”,畫出了淡淡的、飄忽的暮靄,化用王勃《滕王閣序》“煙光凝而暮山紫”句意而更加凝練;“轉暉老樹”,畫出了夕陽的光影在樹間移動,使老樹逆光處色彩也隨著變幻;“背影昏鴉”,點綴出老鴉背著夕陽,強烈的晚霞為它勾勒出明晰的輪廓,甚至在兩翅間鍍上明亮的金色。總之,這三句是作者用大手筆的細心點綴,淡淡的暮靄,老樹的光影,背負夕陽的昏鴉,光與影的結合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獨運。
縱觀全曲,既注意大筆寫意又側重細部描繪,力求神貌兼備;色彩運用大膽,強烈,自如,奪人眼目;雖不著感情色彩卻使人悟出熱烈與嚮往之情,賦予客觀景物以新意。曲中流露出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嚮往。此處的“老樹”“烏鴉”是詩化後的意象,它們與馬致遠《天淨沙·秋思》中的不同,不是孤寂、遲暮的象徵,沒有淒涼蕭瑟之感,而是讓整個畫面顯得更加溫暖、和諧。
名家點評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星琦:這首令曲寫得空靈奇妙,筆蒼墨潤,與甜齋其他的寫景作品有所不同。首先色彩格外強烈,一反其以淡泊為主的基本風格;其次,苦心孤詣於細部點綴,使描摹的形象生動傳神;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全曲未著一字寫人的活動,簡直是“不識人間煙火食氣”,這與小山散曲有相通之處,然亦同中有異。小山多以幽峭出之,甜齋卻有幾分“熱烈”,其間流露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嚮往之情。( 《元曲鑑賞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