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庵集

晦庵集

晦庵集

一百卷。《續集》五卷。《別集》七卷。宋朱熹(1130—1200)撰。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稱紫陽,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縣)人。南宋理學家、教育家。

基本介紹

  • 書名:晦庵集
  • 作者:朱熹
  • 頁數:一百卷
  • 出版時間:宋
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授泉州同安主簿。孝宗即位,數上言反對主和,與宰相湯思退、洪适不合,歸。其後歷任樞密院編修官,知南康軍、提點江西刑獄公事、秘閣修撰等職。光宗時,任江東轉運副使,知漳州、潭州。寧宗時,任煥章閣待制、待講。時韓侂胄擅權,禁道學,朱熹被劾。慶元四年(1198),寧宗親訂偽學逆黨籍,他在其中。兩年後病卒。諡文,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朱熹是程頤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他繼承和發展了二程的學說,為理學之集大成者,世稱“程朱學派”。朱熹認為理和氣不能分離,“天下未有無理之氣,亦未有無氣之理”。強調“理在先,氣在後”;“天理”和“人慾”的對立,要求人們放棄“私慾”服從天理。主張恢復三代之治,願“周孔之道”常存。他的學說,被視為理學正宗對後世影響極大。朱熹為學強調窮理,認為“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則又在於居敬而持志”。所以他竭其精力,研究六經孔孟。他論文,認為“古文之與時文,其使學者棄本求末,為害等爾。”論詩,認為只應論志之所向高下,不應論工拙,如果留情於工拙,則“葩藻之詞勝,言志之功隱矣。”他是理學家中談文最多的人,他重視窮理致知,論述中亦有不少獨到的見解。朱熹著作甚富,廣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以至自然科學都有不同程度的貢獻。其著作影響最大的有《四書集注》、《詩集傳》、《楚辭集注》、《通鍳綱目》、《周易本義》等。自為詩文則有《晦庵集》一百卷、《續集》五卷、《別集》七卷,為康熙時蔡方炳、臧眉錫所刊,方炳書後題曰“朱子大全集”。今有《四庫全書》本。另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一百卷、《續集》十一卷、《別集》十卷。《四部叢刊》本、《四部備要》和《洪氏唐石經館叢書》等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