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晉人援蜀記
- 作者:趙瑜、李杜
- 文學體裁:報告文學
- 字 數:251千字
- 首版時間:2008年10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晉人援蜀記》翔實記述了山西人民在汶川抗震救災鬥爭中為支援四川地震災區所作出的巨大奉獻和犧牲,也寫到了中國其他省市的表現,對這一場災難中展現出來的愛心以及反映出來的道德層面上的意義做了真實的記錄。
作品目錄
序言:與國家和人民共同擔當 引子:巨大的震顫發生在午後 第1章 晉商後代搶先入川 第2章 陳國榮孤身上戰場 第3章 億萬富翁戰廢墟 第4章 高勇之死 第5章 數萬川工離太行 第6章 黃河東岸的捐助運動 第7章 不可忘卻的八宗事 | 第8章 黨團捐獻與川軍抗日 第9章 悠悠萬事,孩子為大 第10章 中軍大帳奏九歌 第11章 黃河人築起保通紀念碑 第12章 黃河人築起救援紀念碑 第13章 黃河人築起建房紀念碑 第14章 末章迥吟 附錄 晉人援蜀大事記(2008年5月12日—6月12月) |
作品鑑賞
該作品頌揚了晉商後代誠信、忠勇、仗義的傳統美德和在關鍵時刻義字當頭、義勇爭先、義無反顧的崇高品質。該作品一開始就推出農民渠川斌率領第一支民間的救援隊伍,不講任何理由就去了,而且他剛從醫院出來不久,帶著傷。他們不是經過號召,不是經過動員,而是自發地,一看到災情就去了。這就是一種本能,但是本能的後面是理性,是道德理性,是理性經過幾千年積累和沉澱而形成的區域文化心理或地域文化風格。在作者筆下,晉人的社會性、時代性主要體現在他們的國難意識上。當遙遠的四川發生災難的時候,晉人想到這是一場國難。所以晉人的態度,是不用號召就行動,是沒有理由也要上前線。這種胸懷是在巨大災難面前一種民族意識的提升,是晉人大善至上的胸懷和大愛至上的胸懷的提升,是一種爆發。他們用這樣一個提升,創造了在突發事件中的中華民族的偉大胸懷。該作品不僅僅是寫汶川地震,也不僅僅是寫晉人援蜀,它的筆墨也深入到了山西,深入到了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縱深處,寫出了歷史感。文中寫到1902年,渠川斌的先祖為了不把山西的礦產賣給外國人,自己集資200萬兩白銀又把礦權買回來了。後來又講到長治,寫了一場非常慘烈的決戰,寫出了川人的精神,寫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那些川軍,十冬臘月穿著單衣服,光腳穿著草鞋,長治一戰死了八千多。血流漂杵之中顯現了蜀人的風骨。這是晉人氣質和蜀人氣質的共鳴。
作品影響
2008年11月25日,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中國作家》雜誌社、山西省作家協會和山西出版集團山西教育出版社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浙江廳聯合舉行“長篇報告文學《晉人援蜀記》首發式暨作品研討會”。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作家、山西省副省長張平,山西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楊波,山西出版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齊峰,山西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翁小綿,作家、評論家雷達、何西來、胡平、李炳銀、田珍穎、何建明、蕭立軍、李建軍、白燁、白描、黃傳會、徐劍、閻晶明等和該作品兩位作者趙瑜、李杜參加了研討會。研討會由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副主任、《中國作家》主編艾克拜爾·米吉提主持。
出版信息
《晉人援蜀記》首次出版於2008年10月,次月發表於《中國作家·紀實》2008年第11期。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晉人援蜀記》 | 2008年10月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978-7-5440-3727-3 |
作者簡介
趙瑜,1955年生於山西長治,原籍河北安平,文學創作一級,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文學委員會副會長。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調山西省作家協會為駐會專業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