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移地震

時移地震

通過在不同時間對同一工區按相同觀測方式進行重複性地震觀測所獲取的差異地震信息監測油氣藏動態的過程。由於此法常以三維觀測方式進行,即對三維勘探區塊在不同時間採用相同的地震觀測系統和觀測參數進行兩次以上的重複性三維觀測,此種時移地震又稱為四維地震。由於時移地震回響可以表征油藏性質的變化,所以此法是一種油藏監測技術。時移地震按觀測方式分為時移三維地震(即四維地震)、時移二維地震、時移VSP和時移井間地震,其中以四維地震套用最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時移地震
  • 外文名:time-lapse seismic
  • 學科:地球物理勘探
  • 特點:重複性地震觀測
歷史發展,技術特點,時移地震數據處理,

歷史發展

工業界在1980年以前,二維地震勘探使油氣的採收率達到20%~30%。三維地震的廣泛套用不僅在勘探領域發揮了巨大作用,而且已成功地套用於開發領域,從提供精確的構造圖發展到精細油氣藏描述,三維地震的套用使油氣的採收率提高到40%450%。套用時移地震開展全新的油藏管理不僅可揭示油氣藏的三維特性,而且充分利用地震回響在時間上的差異信息,經過測井資料、開發史資料的標定,可識別剩餘油所處的位置,為最佳化開發方案、減少乾井提供寶貴資料。專家預測,時移地震方法的套用可望在21世紀使油氣儲量採收率提高到70%左右(Anderson,1997)。
時移地震油藏監測技術是一項新技術,國外主要石油公司聯合高校與研究機構在全球範圍進行研究。套用成功的地區有美國墨西哥灣、北海Sognefjord、加拿大艾伯塔冷湖、挪威Njord、印度尼西亞Duri、西非等地區。國內的時移地震研究起步較晚,勝利油田於1988年首次在單家寺地區進行了蒸汽吞吐與蒸汽驅稠油熱采地震監測試驗。之後,新疆石油管理局於1993年至1995年也進行了時移地震監測稠油開採的先導性試驗,遼河油田對千12塊Q64—54井區進行了蒸汽驅稠油熱采的時移地震監測。
但在薄互層注水開採條件下進行時移地震研究在國內外還沒有先例,我國油田儲層薄、含水率高,這與國外大多數時移地震監測實例有明顯區別,因此薄互層條件下時移地震套用的可行性、時移地震的採集方法、時移地震數據處理、時移地震數據分析是時移地震技術的基本問題。

技術特點

四維地震數據採集是間隔性進行的,其研究基礎又是基於兩次(或更多次)地震回響數據的差異,故對兩次(或更多次)地震數據的採集條件要求高度的重複性,力求最後獲得的地震回響數據的差異全部是由地質因素引起。(見四維地震數據採集)
時移地震十分重視數據的振幅、頻率和相位的歸一化處理。研究瞬時屬性如瞬時振幅和瞬時頻率的斜率的變化,進行波阻抗屬性分析及研究油藏流體變化所引起的時移地震差異,並通過計算機可視化顯示,以期達到最佳化修井方案,調整生產井和注水井的配置,提高採收率。
至2005年,時移地震方法在國外已經見到一些成功的實例,在中國尚處在試驗與研究階段。

時移地震數據處理

從理論上講,時移地震成像結果相減後,油氣藏的靜態性質(如構造、岩性性質等)被消去,從而導致了油氣藏動態流體性質(流體飽和度、壓力、溫度等)的直接成像。因此在油氣藏生產中以時間延遲的形式進行重複三維(二維或其他)地震勘探,可以對油氣藏生產引起的油氣藏內部物性參數(流體飽和度、壓力和溫度等)的變化進行描述,並追蹤流體流動的前緣,從而對油氣藏進行動態監測與管理。
但實際中,時移地震數據是問隔性採集、處理的,兩次採集很難保證各項因素完全一致。地下水位的變化會造成地表條件的不一致,環境的變化會造成環境噪聲的不一致,震源類型、激發位置或放炮方式的不同會造成能量分布的不一致,採集儀器型號的不同會造成不同的儀器噪聲與不同的頻譜特徵,觀測系統的差別會導致兩個數據體難以比較等等。所有這些因素不一致都會造成反演結果之間的差異,可能無實際物理意義。特別是由於技術的進步,新的地震不可能與原有的地震採用同樣的採集、處理參數。一句話,不一致是絕對的,一致是相對的。這就決定了時移地震監測必須加強數據採集、處理技術研究,將由於各種非地質因素引起的不一致降低到最小的限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