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36年10月11日,晁定波出生。
1951年7月至1952年5月,在西南軍區第七步兵學校學習。
1952年6月至1952年7月,在西南軍區教導團學習。
1952年8月至1953年5月,在西南軍區司令部氣象處氣象幹部訓練班學習。
1953年5月至1956年8月,任海南軍區那大氣象站觀測員
1956年9月至1961年7月,在武漢測繪學院天文大地測量系學習。
1961年7月至1970年9月,任武漢測繪學院天文大地測量系助教。
1970年10月至1975年5月,任武漢水運工程學院助教。
1975年5月至1982年8月,任武漢測繪學院大地測量系講師。
1982年至2000年,在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先後任副教授、教授
1982年8月至1984年8月,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大地測量科學系做訪問學者。
1990至1997年,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動力大地測量部級重點實驗室主任。
1994年5月至1994年11月,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大地測量科學系做高級訪問學者。
2000年起,任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教授。
2021年9月19日0時08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5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二十世紀80年代,晁定波致力於整體大地測量學、地球重力場理論和方法研究,導出了四維整體大地測量重力向量觀測方程,建立了整體大地測量的虛擬點質量模型;參與了中國天文重力水準的布設,大地基準建立等任務;深入研究了構建地球重力場模型和精化大地水準面的方法,參與研製了適合中國局部重力場結構的WDM地球重力場模型系列,建立了當時中國階次最高,精度最好的地球重力場模型WDM94和WDM2001;首次提出聯合形變、重力和地震面波研究地球物理參數的概念和模型,並建立了聯合點質量模型和有限單元法求解動力學參數的理論模型,指導用GPS觀測反演活動斷層參數的研究;二十一世紀初,他首次提出陸海大地水準面拼接問題和數學模型,是研製中國2000似大地水準面數值模型的主要成員之一;在局部重力場逼近理論研究中,參加了中國全國和多個省市大地水準面的精化工程,建立的高精度、高解析度大地水準面數值模型可將GPS大地高轉換成海拔高,從而代替繁重的幾何水準測量;在衛星測高學領域作了大量基礎性研究工作,積極推動衛星測高技術在大地測量學和海洋學交叉融合。
晁定波的一生中發表論文100餘篇。
晁定波的一生中先後合作出版學術著作6部。
晁定波的一生中主持或參加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
晁定波的一生中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以及多項省部級獎勵。
人才培養
晁定波的一生中先後主編《橢球大地測量學》、《地球物理大地測量學原理與方法》等教材,並在中國測繪高等院校廣泛使用。
榮譽表彰
個人生活
祖父為清末秀才,晁定波出生前已亡故;祖母農家出身,文盲,於1960年病逝;有一姑母解放初去世。
父親晁振鋒(又名種之),解放前以國小教師為業,於1990年12月在漢病逝。
母親朱瑞英,中農家庭出生,文盲,1986年隨晁定波父親遷入武漢。
大弟晁定江,中共黨員,在江西撫州師範專科學校任英語系副主任。
二妹晁玉珍,農民,文盲;三弟晁定濃,農民,國小畢業,一九八七年按政策全家遷入武漢,現為個體經商戶。
人物評價
晁定波是中國著名的測繪教育家,他忠誠於黨和國家的教育及科研事業,把自己一生奉獻給了熱愛的測繪事業,為中國測繪學科地球重力場領域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他治學嚴謹,品德高尚,平易近人,無私奉獻,受到學生、同事和測繪學界人士的廣泛讚揚和尊敬。(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評)
晁定波為中國橢球大地測量學、整體大地測量學、地球重力場和地球動力學研究領域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晁老師學識淵博,治學嚴謹,為人師表,甘為人梯,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深受師生愛戴。(武漢大學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研究中心評)
晁定波為中國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學科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為中國大地測量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傾注了畢生心血,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骨幹人才;他治學嚴謹,品德高尚,受到師生和測繪學界人士的廣泛讚揚和尊敬。(中國礦業大學環境與測繪學院評)
晁定波為中國橢球大地測量學、整體大地測量學、地球重力場和地球動力學研究領域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晁定波教授一生勤勤懇懇,潛心治學,精心育人,甘為人梯,在教學工作中,他關愛學生,寬嚴相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為中國的測繪科技事業培養一大批優秀骨幹人才。(安徽理工大學空間信息與測繪工程學院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