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蘇大蒜

昭蘇大蒜

昭蘇大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昭蘇縣盆地內具有多支谷嶺和大、小盆地相疊後的特徵,對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條件的形成變化起主導作用,尤其是對局部氣候要素起著再分配的作用,形成一個封閉而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受外界影響少,有利於生產優質無公害大蒜。昭蘇大蒜,蒜頭近圓形,外皮淡紫色,橫徑5—6厘米,頭圍15—20厘米,平均單頭重50克,大的達100克,每頭6瓣,平均單瓣重6.8克,分兩層排列,內外層蒜瓣數大小差異不大,蒜衣一層,紫褐色,瓣形肥大而整齊,肉質肥厚,生吃辛辣、蒜味濃郁,耐儲存及運輸。

2013年9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昭蘇大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昭蘇大蒜
  • 產地名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
  • 品質特點:蒜頭近圓形,外皮淡紫色,蒜味濃郁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第1989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3年9月10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營養價值,產地環境,地形地貌,土壤情況,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昭蘇大蒜,蒜頭近圓形,外皮淡紫色,橫徑5—6厘米,頭圍15—20厘米,平均單頭重50克,大的達100克,每頭6瓣,平均單瓣重6.8克,分兩層排列,內外層蒜瓣數大小差異不大,蒜衣一層,紫褐色,瓣形肥大而整齊,肉質肥厚,生吃辛辣、蒜味濃郁,耐儲存及運輸。

營養價值

昭蘇大蒜營養豐富,含維生素B1在0.03—1.2(毫克/100克),維生素B2在0.01—0.07(毫克/100克),維生素E0.3—0.9(毫克/100克),蛋白質7.00—8.00(克/100克),粗纖維0.69%—0.80%,維生素C5.00—7.00(毫克/100克),尼克酸在0.3—0.7(毫克/100克),熱量600—750(千焦/100克),鈣130—155(毫克/千克),鐵5—15(毫克/千克),鉀5000—6000毫克/千克,磷1300—1700(毫克/千克),鋅4—9(毫克/千克),鈉15—23(毫克/千克),鎂270—320(毫克/千克),銅0.5—1.2(毫克/千克),硒0.05—0.08(毫克/千克),錳1.5—3.5(毫克/千克)。
昭蘇大蒜昭蘇大蒜

產地環境

地形地貌

昭蘇縣盆地內具有多支谷嶺和大、小盆地相疊後的特徵,對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條件的形成變化起主導作用,尤其是對局部氣候要素起著再分配的作用,形成一個封閉而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受外界影響少,有利於生產優質無公害大蒜。
昭蘇大蒜昭蘇大蒜

土壤情況

昭蘇縣土壤以黑鈣土為主,團粒結構,比阻小,可耕性好。土壤結構層次優良,腐殖層較厚,有機質含量高,一般為6—9%,高的達20%,低產土壤少,再加之昭蘇海拔高、日照長、雨水充沛、氣候冷涼等特殊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適宜於塊根、鱗莖農作物大蒜的種植生長,有利於提高其產量和品質。

水文情況

昭蘇縣地勢高寒,水資源豐富,23條主要河流源於南北山區。其中特克斯河南岸較大的河流有木扎爾特河、夏塔河、阿克蘇河、阿克牙孜河等,年平均流量110.6立方米/秒,年徑流量34.88億立方米,河流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為補給來源,水源大而穩定,礦化度0.22克/升。

氣候情況

昭蘇縣屬溫帶山區半乾旱半濕潤冷涼氣候類型,具有“冬長無夏、春秋相連”的特點,盆地平原地帶年平均溫度3.2℃,最高溫度33.5℃,最低溫度—32℃,≥5℃的積溫1981.8℃,≥10℃的積溫1328.1℃。無霜期98天,年均日照數2699.3小時,年均降水512.2毫米,年均蒸發量1261.6毫米,相對濕度67%,較為濕潤。昭蘇縣的氣候條件適合大蒜等喜涼作物生長。

歷史淵源

伊犁州各縣市都具有種植大蒜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各民族農民種植大蒜歷史悠久。從最早的庭院種植髮展到大面積推廣,在種植大蒜中各族農民積累了生產經驗,尤其是昭蘇種植的“六瓣紅”大蒜為昭蘇縣地方名優品種,昭蘇大蒜“六瓣紅”植歷史悠久。
建國前洪納海鄉開斯克村、昭蘇鎮托格勒勤村等都有庭院種植大蒜的傳統。因其皮紅紫,蒜頭大,蒜瓣大,辛辣味濃,每頭紅皮蒜均為六瓣又被冠名為昭蘇“六瓣紅”。是全國名優品種(見《大蒜高產栽培》金盾出版社2000年7月版)。

生產情況

2013年,昭蘇大蒜保護面積2000公頃,總產量達到30000噸。
昭蘇大蒜昭蘇大蒜

產品榮譽

2004年,昭蘇“六瓣紅”大蒜在全國農產品科技博覽會上獲得國家金獎。
昭蘇大蒜昭蘇大蒜
2013年9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昭蘇大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昭蘇大蒜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昭蘇縣昭蘇鎮洪納海鄉阿克達拉鄉烏尊布拉克鄉、薩爾闊布鄉、喀夏加爾鄉、喀拉蘇鄉、察汗烏蘇蒙古民族鄉、夏特柯爾克孜民族鄉、胡松圖哈爾遜蒙古民族鄉9鄉1鎮及昭蘇種馬場、昭蘇馬場共73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82°35′00″—82°50′00″,北緯43°14′00″—43°38′00″。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的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產地環境條件應符合《無公害食品 蔬菜產地環境條件》(NY5010—2002)的規定,選擇地勢平坦,灌溉方便,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地塊。茬口安排,大蒜忌連作,前茬應為大麥、小麥、馬鈴薯、油菜和非蒜蔥類(蒜、蔥、韭菜)蔬菜,每隔3年種一茬大蒜。整地作畦前、作物收穫後及時灌溉,然後進行深翻,深度25—30厘米,深翻後用聯合整地機進行整地,用帶打埂器的播種機播前深施化肥、打埂作畦。整地質量達到“齊、平、松、碎、淨、墒”六字和上虛下實的標準。
昭蘇大蒜昭蘇大蒜
(2)品種選擇:選用昭蘇地方品種——優質高產紫皮“六瓣紅”大蒜。種蒜選擇肥大圓整,蒜瓣整齊,無病斑,無損傷的蒜頭。淘汰夾瓣蒜,選擇無傷殘、無霉爛、無蟲蛀、頂芽未受傷的蒜瓣用於播種。
(3)種植季節:昭蘇大蒜的種植方式較特殊,以冬蒜為主,基本不種植春蒜,每年10月10—30日播種,當年只長根,不出苗,翌年開春雪融化後才出苗。
(4)生產過程管理。嚴格按照《無公害食品大蒜生產技術操作規程》(NY 5228—2004)進行生產。
①種子處理及播種:將選好的蒜種先用井水浸泡12—15小時,撈出後再用10%的石灰水或50%可濕性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浸泡30分,撈出後再用0.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浸4—6小時,撈出後播種。按行距20厘米,株距10—12厘米,每667平方米播種25000—30000株,深2.5—3厘米。最後用寬2米、厚0.004毫米可降解地膜及時覆蓋播種後的畦面,兩邊各留10厘米壓土並拉平地膜,讓地膜緊貼地面。
②田間管理:發現不能自行破膜的幼苗及時人工破膜放苗;根據土壤墒情灌好“三水”:越冬水,土壤封凍之前澆1次;返青水,翌年春天土壤即將解凍時澆水1次;膨大水,在蒜頭快速膨大初期澆水1—2次。根據土壤肥力情況施好“三肥”:越冬肥、返青肥和蒜頭膨大肥。
③病蟲害防治:嚴格按照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4285和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8321,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控制原則。
④採收及儲存:植株葉片開始枯黃,頂部有2—3片綠葉,假莖鬆軟時應及時採收。起蒜後及時運到涼曬場地,按排整齊擺放,並將後一排的蒜葉搭在前一排的頭上,注意只曬秧,不曬蒜頭,以防止蒜頭灼傷或變綠。經常翻動,5—7天后,莖葉乾燥即可貯藏。晾曬過程中要防止雨淋,並注意防潮防霉變。當假莖和葉乾枯時,可編瓣掛在通風處風乾貯藏,也可將蒜頭留梗2厘米剪下,去掉鬚根,按級裝箱,經予冷後入冷庫,在庫溫-2℃—0℃、相對濕度60%條件下貯藏。
⑤生產記錄:建立詳細的投入品記錄、田管記錄、出入庫記錄、銷售記錄等。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產品符合 NY 5227—2004 無公害食品 大蒜標準。

專用標誌使用

該規定地域範圍內的昭蘇大蒜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昭蘇縣農業技術推廣站提出申請,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