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寶塔公園

昭平寶塔公園

昭平縣城南寶塔,又稱文筆塔,建於民國廿三年(1934年),再過17年就近100歲了。此塔高24米,為六角五層磚瓦木結構,造型美觀,是500里桂江沿岸塔族中的佼佼者。近百年來,此塔經歷了尊榮、冷落甚至瀕臨粉身碎骨的厄運。“破四舊”浩劫過後,昭平縣政府將其修繕一新,列為文物並掛牌保護。近年,政府撥款在寶塔嶺建公司,以塔命名,寶塔更顯珍貴。長期以來,只知寶塔為昭平縣城一景,但對其文化內涵缺乏探究。近年,建寶塔公園成為縣城文明視窗後,才生探究的興趣。搜尋縣內有關典籍,從清道光二年立下的縣城《重修學宮碑記》中,獲悉一些相關記載,對理解寶塔文化內蘊頗有啟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昭平寶塔公園
  • 地理位置:賀州市昭平縣西寧南路155號 
  • 開放時間:全年:周一至周日 00:00-24:00
  • 所屬年代:民國時期
  • 寶塔始建於:1934年
發展歷史,景點現狀,

發展歷史

昭平寶塔公園的凌霄塔,也可稱文筆塔,在昭平縣城南面,緊靠著桂江和昭平沿江大道的一座土崗上。 原建於清朝同治年間,原址在馬峽口東面的出旗嶺,是一座磚塔,坐東朝西,造型別致,曾被視為山城一處靈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秋遷於今址。凌霄塔坐南朝北,與縣城相望,意圖是希冀山城昭平能得寶塔之靈氣,傑才俊彥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
《碑記》其中一段雲:明代崇禎七年(1628年),縣尹甘文奎在其編著的《昭蘇錄》(書名,釋義為昭平振興記事)中曾留有遺言,“昭邑以五指山為主宗,兩峽為關鍵,三寨嶺為屏障,得地利。但馬灘無迴環之波,城南又無巍峨之勢,美中不足。宜於午位建文塔,則仕氣興而民用足”。甘公對建塔耿耿於懷,在職時卻未竟此善舉,在其所著的《昭蘇錄》中對此表示“深以為憾”。從上述碑文可知,先人主張在城南建塔,是以易理和民間風水理論為依據的,用時下的文明詞令解讀,是出於對縣城生態環境完美的追求,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美好願望,以達到“興仕氣,豐民用”的理想。甘文奎是一位得民心的縣官,離職去世後縣人在縣城建有甘公寺對其寄予緬懷之情。
昭平寶塔公園
昭平寶塔公園
乾隆廿四年(1747年),也就是甘縣尹辭世後80年,距今265年前,昭平縣城終於在城南馬峽北端東岸近200米高的旗嶺崗上建築了第一座文塔。此塔坐南向北,正與縣城文廟(學宮)相向,是文廟乃至縣府在風水地理理論上的配套設施。歷62年後,加高並予修飾,給文廟及縣城增添了不少風采。但因當時城區內外多系草舍蓬居,常生火患。而午位(南方)屬火,加上當時的塔門塗飾朱紅,陽光下昭然映照縣城,當地有人疑火警頻生是文塔惹禍,更有人指,把塔建在迎風飄揚的旗嶺上,旗子飄不起來,又何能興仕氣出人才?遂生拆塔易地重建之念,百餘年來,任由其崩敗也無心維修了。欲把塔遷近縣城今址重建,卻因缺乏資金長期未能如願。直到民國廿三年(1934年),解甲歸田的縣籍陸軍少將何武在學宮右側置地建別墅,渴望有文峰朝宅,得知邑人有遷建文塔願望,遂鼎力共襄其事,成全了此兩利之善舉。期間,何武以其軍旅資歷與當時正在昭平構築桂江防衛工事的國軍特工團頭目協商,提出“堡塔合一軍民共建”構想,塔內射擊孔、瞭望孔按防務要求完備,合情合理地取得了軍方資助,遂促成其事。這便是這座寶塔亦稱“碉樓”的由來。
昭平人民出於對寶塔的保護和為了更好的讓人民欣賞到這座寶塔的歷史風情,以寶塔為中心,修建成一座公園。當地居民閒來無事便會三三兩兩來到寶塔公園散心乘涼。

景點現狀

寶塔分為五層,第一層到五層是八角形,,均由青磚砌成,每面塔壁都有幾個形狀各異的孔窗。
大門兩側有一副對聯:三城保障碉樓沿岸鎮龍坪,兩粵通津石砫擎局馬峽。第二層刻著“砥柱中派”,第三層刻著“超以想像”,第四層刻著“超以翹秀”。最頂層刻著“凌霄”兩字,因此故名為凌霄塔。寶塔公園裡有一塊“抗日陣亡烈士碑”,墓碑上寫著14個大字:烈士丹心耀萬年,英雄浩氣貫千年。
昭平寶塔公園
昭平寶塔公園
“打造一個生態型山水森林城”,這是該縣縣委政府提出的一個宏偉目標。近年來,昭平利用桂江的靈動優勢,以“水”為體,以“動”為美,在桂江兩岸,對沿江建築物進行外立面改造並實施亮化工程,打造美輪美奐的“夢幻江南水鄉”夜景,全力構建“山水昭平、綠府茶鄉”的新昭平,成為該縣生態旅遊的一個新亮點。
寶塔公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