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套名家視角叢書。由2l世紀中國著名學府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解讀20世紀中國文學經典名著。叢書以教育部最新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將經常入選中學課本,又能代表中國現代文學成就的10位大師級作家作為介紹對象,其作品篇目的選擇、書前導言及篇末的解讀文章,反映了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學術界最新研究水平,並且貼近青少年讀者的砍賞口味,好讀、耐看、有吸引力,充分體現了權威性、當代性、青年性、知識性和新鮮活潑的編選風格。叢書既是廣大文學愛好者的良師益友,也是青少年學生課外閱讀的最佳選擇。
基本介紹
- 書名:春風沉醉的自述:解讀郁達夫經典
- 出版社:花山文藝出版社
- 頁數:217頁
- ISBN:7806736689
- 作者:程光煒
- 出版日期:2005年6月1日
- 開本:16
- 品牌:北京環宇宏基文化發展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郁達夫是以專情而放任的矛盾形象留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他個人的情感經歷,充滿傳奇、怪誕和自我中心的色彩,帶有五四那代人的心靈軌跡,曾是媒體的炒作熱點,更是當時書商熱烈追逐的對象……本書將在這裡向大家解讀這個現代文人的部分經典作品
作者簡介
郁達夫,名文,字達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於富陽滿洲弄(今達夫弄)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幼年貧困的生活促使發憤讀書,成績斐然。1913年9月隨長兄赴日本留學,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
郁達夫是著名的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本小說集《沉淪》,被公認是震世駭俗的作品,他的散文、舊體詩詞、文藝評論和雜文政論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響。
夏衍先生曾說“達夫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愛國是他畢生的精神支柱。”郁達夫在文學創作的同時,積極參加各種反帝抗日組織,先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1938年底,郁達夫應邀赴新加坡辦報並從事宣傳抗日救亡,星洲淪陷後流亡至蘇門答臘,因精通日語被迫做過日軍翻譯,其間利用職務之便暗暗救助、保護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難友、愛國僑領和當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憲兵殘酷殺害,終年四十九歲。1952年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認為革命烈士。
郁達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這樣的評價:在中國文學史上,將永遠銘刻著郁達夫的名字,在中國人民法西斯戰爭的紀念碑上,也將永遠銘刻著郁達夫烈士的名字。
郁達夫是著名的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本小說集《沉淪》,被公認是震世駭俗的作品,他的散文、舊體詩詞、文藝評論和雜文政論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響。
夏衍先生曾說“達夫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愛國是他畢生的精神支柱。”郁達夫在文學創作的同時,積極參加各種反帝抗日組織,先後在上海、武漢、福州等地從事抗日救國宣傳活動。1938年底,郁達夫應邀赴新加坡辦報並從事宣傳抗日救亡,星洲淪陷後流亡至蘇門答臘,因精通日語被迫做過日軍翻譯,其間利用職務之便暗暗救助、保護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難友、愛國僑領和當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憲兵殘酷殺害,終年四十九歲。1952年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認為革命烈士。
郁達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這樣的評價:在中國文學史上,將永遠銘刻著郁達夫的名字,在中國人民法西斯戰爭的紀念碑上,也將永遠銘刻著郁達夫烈士的名字。
媒體推薦
書評
.
.
圖書目錄
現代"自敘傳"小說的開山者 程光煒1
第一輯個人的抒情
沉淪2
銀灰色的死32
南遷44
采石磯80
第二輯懺悔之作
迷羊98
春風沉醉的晚上164
遲桂花177
過去203
第一輯個人的抒情
沉淪2
銀灰色的死32
南遷44
采石磯80
第二輯懺悔之作
迷羊98
春風沉醉的晚上164
遲桂花177
過去203
文摘
在五四時代,《沉淪》是一篇驚世之作。它之所以引起軒然大波,是作者在當時傳統的讀者界,第一次大膽地披露了自己的性心理,並把這嚇人的“隱私”以小說的形式公諸社會。
一定意義上也可以說,這是一篇現代心理小說。作品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敘述了主人公在異國他鄉所經歷的一連串人生挫敗,而他的心理活動則成為小說的中心,正是這極其矛盾、隱秘、複雜和豐富的心理活動,起到了組織作品結構、推動情節發展的核心作用。一般而言,心理小說分為兩種基本形態:一是作者站在中性的角度,對人物的心理做外部的、客觀的敘述,通過這種分析,達到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另一是作者與敘述者難分仲伯,彼此相混,角色同一。因此,這與其叫心理分析,莫如說實際是一種心理展示,或說心理流動。正是人物心理的無規則的、自由散漫的流動,構成了作品的基本架構和敘述特點。後者更具有現代心理小說的藝術特徵。
“孤獨自卑”與“性苦悶”,是《沉淪》的兩個主要視點,正是兩者的前後連線和相互激發,最後導致了主人公精神的“沉淪”。在學校,他感到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一聲日本同學的“說笑”,就能觸動他“局外人”的敏感意識,從身旁擦過的兩個“穿紅裙子”的當地女學生,也能在他心靈深處點燃自卑的火種,使他的“憂鬱症”一發而不可收拾。“上課的時候,他雖然坐在全班學生的中間,然而總覺得孤獨得很;在稠人廣眾之中,感得的這種孤獨,倒比一個人在冷清的地方,感得的那種孤獨,還更難受。看看他的同學看,一個個都是興高采烈的在那裡聽先生的講義,只有他一個人身體雖然坐在講堂裡頭,心想卻同飛雲逝電一般,在那裡作無邊無際的空想。”因此,這種孤獨逼使他轉向了個人更隱秘的角落,而對異性的格外留心和關注,則成了他擺脫人生窘境、實現自我認同的異常的方式。
於是,在青春期的性壓抑中,他偷看了旅館主人女兒在浴室洗澡時的情形。一方面,他體驗了從未有過的顫慄和激動,另一方面,又產生了犯罪式的自責心理,甚至擔心被人告發。對這種充滿矛盾的複雜心理,小說做了淋漓盡致的渲染:
他屏住了氣息,尖著了兩耳聽了一會,覺得門外並無動靜,又故意咳嗽了一聲,門外亦無聲響。他正在那裡疑惑的時候,忽聽見她的聲音,在樓下同她的父親在那裡說話。他手裡捏了一把冷汗,拚命想聽出她的話來,然而無論如何總聽不清楚。停了一會,她的父親高聲笑了起來,他把被蒙頭的一罩,咬緊了牙齒說:
“她告訴了他了!她告訴了他了!”
這一天的晚上他一睡也不曾睡著。第二天的早晨,天亮的時候,他就驚心吊膽的走下樓來。洗了手面,刷了牙,趁主人和他的女兒還沒有起來之先,他就同逃也似的出了那個旅館,跑到外面來。
苦悶與感傷,是五四青年的時代流行病。在鼓吹個性解放、個性自由的時代,現實的停滯與扭曲,最容易造成年輕人心靈世界的莫名的虛無。而《沉淪》,則是五四情緒的最極端的表現。它通過對主人公敏感、病態的性心理的大膽描寫,揭示了他思想的覺醒。它以無比坦率的筆觸,猛烈抨擊了舊道德、舊傳統的虛偽和掩飾。在這個意義上,《沉淪》無疑是投向舊習慣的一把尖銳而鋒利的匕首,是一篇最為大膽而熾熱的個人宣言。
然而,作品也帶有結構鬆散,敘述過於冗長的弱點。像郁達夫前期的大部分小說一樣,作者不善於經營故事,也不善於剪裁情節,他隨性而為、瀟灑自如,雖然作品充滿抒情的氛圍,有不少精彩的心理描寫,但總的看,不簡潔的毛病仍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有些“邏輯”推理也讓人感到非常費解。例如,《沉淪》把主人公精神頹廢的原因與國家地位強硬地聯繫,發出了“中國呀中國,你怎么不強大起來!”的呼喊,這多少叫人感到某種彆扭和不自然。P29-30
一定意義上也可以說,這是一篇現代心理小說。作品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敘述了主人公在異國他鄉所經歷的一連串人生挫敗,而他的心理活動則成為小說的中心,正是這極其矛盾、隱秘、複雜和豐富的心理活動,起到了組織作品結構、推動情節發展的核心作用。一般而言,心理小說分為兩種基本形態:一是作者站在中性的角度,對人物的心理做外部的、客觀的敘述,通過這種分析,達到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另一是作者與敘述者難分仲伯,彼此相混,角色同一。因此,這與其叫心理分析,莫如說實際是一種心理展示,或說心理流動。正是人物心理的無規則的、自由散漫的流動,構成了作品的基本架構和敘述特點。後者更具有現代心理小說的藝術特徵。
“孤獨自卑”與“性苦悶”,是《沉淪》的兩個主要視點,正是兩者的前後連線和相互激發,最後導致了主人公精神的“沉淪”。在學校,他感到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一聲日本同學的“說笑”,就能觸動他“局外人”的敏感意識,從身旁擦過的兩個“穿紅裙子”的當地女學生,也能在他心靈深處點燃自卑的火種,使他的“憂鬱症”一發而不可收拾。“上課的時候,他雖然坐在全班學生的中間,然而總覺得孤獨得很;在稠人廣眾之中,感得的這種孤獨,倒比一個人在冷清的地方,感得的那種孤獨,還更難受。看看他的同學看,一個個都是興高采烈的在那裡聽先生的講義,只有他一個人身體雖然坐在講堂裡頭,心想卻同飛雲逝電一般,在那裡作無邊無際的空想。”因此,這種孤獨逼使他轉向了個人更隱秘的角落,而對異性的格外留心和關注,則成了他擺脫人生窘境、實現自我認同的異常的方式。
於是,在青春期的性壓抑中,他偷看了旅館主人女兒在浴室洗澡時的情形。一方面,他體驗了從未有過的顫慄和激動,另一方面,又產生了犯罪式的自責心理,甚至擔心被人告發。對這種充滿矛盾的複雜心理,小說做了淋漓盡致的渲染:
他屏住了氣息,尖著了兩耳聽了一會,覺得門外並無動靜,又故意咳嗽了一聲,門外亦無聲響。他正在那裡疑惑的時候,忽聽見她的聲音,在樓下同她的父親在那裡說話。他手裡捏了一把冷汗,拚命想聽出她的話來,然而無論如何總聽不清楚。停了一會,她的父親高聲笑了起來,他把被蒙頭的一罩,咬緊了牙齒說:
“她告訴了他了!她告訴了他了!”
這一天的晚上他一睡也不曾睡著。第二天的早晨,天亮的時候,他就驚心吊膽的走下樓來。洗了手面,刷了牙,趁主人和他的女兒還沒有起來之先,他就同逃也似的出了那個旅館,跑到外面來。
苦悶與感傷,是五四青年的時代流行病。在鼓吹個性解放、個性自由的時代,現實的停滯與扭曲,最容易造成年輕人心靈世界的莫名的虛無。而《沉淪》,則是五四情緒的最極端的表現。它通過對主人公敏感、病態的性心理的大膽描寫,揭示了他思想的覺醒。它以無比坦率的筆觸,猛烈抨擊了舊道德、舊傳統的虛偽和掩飾。在這個意義上,《沉淪》無疑是投向舊習慣的一把尖銳而鋒利的匕首,是一篇最為大膽而熾熱的個人宣言。
然而,作品也帶有結構鬆散,敘述過於冗長的弱點。像郁達夫前期的大部分小說一樣,作者不善於經營故事,也不善於剪裁情節,他隨性而為、瀟灑自如,雖然作品充滿抒情的氛圍,有不少精彩的心理描寫,但總的看,不簡潔的毛病仍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有些“邏輯”推理也讓人感到非常費解。例如,《沉淪》把主人公精神頹廢的原因與國家地位強硬地聯繫,發出了“中國呀中國,你怎么不強大起來!”的呼喊,這多少叫人感到某種彆扭和不自然。P29-30
序言
現代“自敘傳”小說的開山者
程光煒
郁達夫是以專情而放任的矛盾形象留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他個人的情感經歷,充滿傳奇、怪誕和自我中心的色彩,帶有五四那代人的心靈軌跡,曾是媒體的炒作熱點,更是當時書商熱烈追逐的對象。他客死南洋本身就是一個謎,但他個人生活所具有的神秘形態,也因為戰爭阻隔、音訊的斷絕和個人文字的缺失而成為一個永遠的懸案。當然,這或者可以說是郁達夫的個人魅力——一個崇尚個性的現代文人,社會的多餘人。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他出生在一個衰落的世家,父親早亡,身邊只有母親和—個丫環。破敗的家世和體弱的身軀,養成了他內心憂鬱與躁動不安相交雜的性格。他中學就讀於著名的杭州府中學。1913年東渡日本,1922年畢業於東京大學經濟學部。此間與郭沫若發起成立創造社,為該社的重要作家之一。1926年,因與創造社成員意見相左而宣布退出。兩年後,與魯迅合編《奔流》,並過從甚密。1930年加入左聯,不久又退出。抗戰爆發後,他輾轉馬來西亞、新加坡一帶,做過報刊編輯和其他職業,1945年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郁達夫早年有過婚姻經歷,與王映霞相遇後,離異後與王結合。為此,他記錄這段“苦戀”的日記出版後,曾是滬上的一大新聞,被廣為傳布。他與王映霞因性格不合鬧得沸沸揚揚,他之遠赴南洋,與這一感情風波有直接的關係。兩人分手後,據說郁達夫又與南洋一當地土著秘密結合,但時間不長。
在現代文壇,郁達夫是以驚世駭俗的“自我暴露”小說而聞名遐邇的。1921年,他的短篇小說集《沉淪》作為“創造社叢書”之一在上海出版。《沉淪》收《銀灰色的死》、《沉淪》、《南遷》三篇,它們以大致相同的敘事視角展現了“零餘者”的畸形心理和性壓抑的心態。這些小說對主人公性心理的大膽暴露,對傳統道德構成了猛烈的攻擊,出版後,在傳統讀者界和新文學所受到的截然不同的“待遇”是不出人們的意料的。《沉淪》是郁達夫的成名作,由此也形成了他小說創作的“言說方式”。這些小說的主人公都是留學日本、形單影隻的男青年,他們神經過敏、脆弱多疑,飽受貧窮、孤單和性苦悶的折磨而不能自拔。他們期待得到女性的愛,但追求方式多以幻覺、夢想的怪異形態表現出來,這些感覺與自卑相混雜,又扭結為變態和出格的特點。同時,這種極具個人性的心理挫敗又與愛國、民族自尊等宏大敘事結合了起來,從而形成既與留學生文學潮流合流,又帶有作家“自敘傳”的鮮明色彩。
在現代文壇,以記錄個人生活為背景的“自敘傳”抒情小說是郁達夫開啟先河的,在他之後,形成了中國現代文學創作的一個小小的“傳統”。雖然這一傳統在後來的發展中幾遇曲折而發生多次變異,但其基本敘事框架和抒情方式,卻都與郁達夫有這樣那樣的內在聯繫。這種“自敘傳”小說較多地接受了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影響,同時又吸收了20世紀初風行於日本的“私小說”的創作手法,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主要是呈現作家自己的身邊生活,減少對外部社會的依賴,而偏重於作家個人私生活——尤其是靈與肉的衝突中的性變態等等。我們注意到,在郁達夫的創作中,他總是以第一人稱寫“我”,如《青煙》、《薄奠》、《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等,或者採用第三人稱“他”,但實際是作者自己的影子,如《沉淪》、《銀灰色的死》、《采石磯》、《南遷》、《茫茫夜》等。除了少量小說,其他大部分小說都直接取材於他自己的經歷、遭遇和心情,與其生活道路和事件基本處在相互疊合的狀態。但這種“自敘傳”小說並不等於自傳,正如郁達夫所公開表白的,而是想“赤裸裸把我的心境寫出來”,以便社會讀者“能夠了解我內心的苦悶就對了”。因此,他的小說並不謀求曲折的情節、細緻人微和周到的構思,注重表現個人情緒的起伏變化和心理的流動,依靠激情和才氣一路寫去。他只求情感的真切和坦率,於是,直抒胸臆是最常見的手法,在事件的敘述中做大膽的自我解剖,乃至用長篇獨白去直接觸動讀者的心弦,即使結構鬆散、粗糙也在所不惜。如《沉淪》用激動的、跳躍性的語言,直接展現主人公的心理活動,作品的結構完全服從他的情緒的變動。《南遷》圍繞兩個女人的愛,以赤裸裸的筆法交代了主人公內心極端的苦悶、惆悵和行為上的怪誕。由於郁達夫的個人身世和情緒折射,與五四退潮後青年一代普遍存在的精神苦悶和婚戀問題緊密結合在一起,他大膽的自我暴露宣洩了後者壓抑的情感,所以,造成了當時的“郁達夫熱”。
強烈的主觀抒情,是郁達夫小說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傳統的小說,依賴故事的完整、敘述的流暢和貫穿如一,情節是其敘事功能的基本框架。郁達夫的小說,完全改變了傳統小說的審美特徵,而將主情主義的審美意識和手法拉進了小說。他曾這樣理解小說,說“人感到了痛苦,不得不叫一聲一樣,又那能顧得這叫出來的一聲,是低音還是高音?”這種小說觀念,當然對傳統小說構成了極大的衝擊。因此,他的小說敘述基本是由獨白式的抒情話語組成的,他的敘述目的,只要使讀者在“情調”上受了感染,而且感受到作品的“氛圍”就行。更由於這種強烈的抒情所導致的敘述結構的散文化的特點,作者對故事的敘述,不是以主人公的眼睛去“看”,而是以主人公的心靈去“體驗”來推進的,也就是說,作者、敘述者和主人公三者之間消彌了“敘事距離”,變成了高度統一的東西。所以,小說所展示的一切場景、衝突和細節,都帶著主人公濃厚的主觀色彩,讀者在作品中直接感受的,不是故事,而是主人公強烈的情緒衝擊和包圍。
與之相應的,是他小說大膽的自我暴露。在郁達夫之前,現代小說家中還沒有任何一個人在小說中如此真率地暴露過自己。但是,除了上面所說,他的“自我暴露”一部分來自其個人生活外,還有許多與虛構有關。即是說,郁達夫通過自己犀利的筆,把五四一代人在破壞舊世界過程對個性解放和自由的大膽想像,以非常極端的形式宣洩了出來。他的“自我暴露”,既是作家個人的自供狀,也是五四一代人的自供狀。郁達夫小說的意義,即是他說出了別人不敢說,道出了別人不敢道的心靈深處的苦悶和壓抑而已。也許因為如此,這種大膽的暴露中同時也帶有主人公的病態心理。郁達夫小說的主人公,都是有著嚴重憂鬱症的“零餘者”。或者說,他們大多是現實與幻想、異國與故國、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夾縫中生存和思考著的。一方面,風氣的大開,使他們接受了西方民主、自由的個人理念;另一方面,國內社會的黑暗、腐敗又使他們的抱負無處伸展。一方面,他們遠涉重洋,去國外尋求知識和真理;另一方面,所在國的歧視和屈辱,使他們常常陷入壓抑、苦悶之中。郁達夫將主人公置於一種自卑、扭曲的心靈狀態中,以誇張的病態心理的描寫,表現了那個時代青年知識分子普遍的精神痛苦。他對人物病態心理的揭示,主要是通過被壓抑的生命本能的宣洩和轉移,具體地說,就是“哭窮”“哭性”的特異方式和情緒基調來進行的。正因為如此,郁達夫對人物病態心理的暴露,成為五四文學中對舊禮教的最大膽的抗議之一,和這一時期文學創作中最耀眼的亮點。
30年代後,郁達夫的小說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大寫的“自我”逐漸從作品中淡出,主觀的情緒描寫開始為客觀、平實的敘述所代替。憤世嫉俗的態度不再是小說的支配力量,而焦慮的心態也自覺地向著通脫的方面發展。另外,作家也注意留心故事的完整和傳奇性,敘述手法有向傳統小說轉移、靠攏的跡象。《遲桂花》一改前期小說窮愁潦倒的壓抑氣氛,在讀者面前,出現了山問和諧、寧靜的宜人景象,“我”對女主人的追求也不再像以前那么赤裸裸的、毫無遮攔,而變得有幾分羞澀起來。最後,兩人戰勝了情慾的誘惑,走出人性的困境,一種兄妹式的純潔關係使整個小說走向了高潮,它與周圍大自然的整體格調顯得是那么和諧。《過去》幾乎就是一篇懺悔小說了。它起因於人的慾念,結束於人的超越,使讀者在異常純淨的氛圍中看到了小說的謝幕。小說寫“我”在南省的海邊,偶爾與兩三年前相熟的上海四姐妹中的老三相遇。波濤洶湧,海闊天高,“我”不禁觸景生情,對這位原來不曾留心的老三產生了慾念。但是,幾次會面後,他才發現,老三愛的原來是“過去”的那個自己,他的遊戲態度竟然變得非常萎縮起來。於是,在藍天碧海的襯托下,主人公終於走出了人生的陷阱,心境頓然變得寬豁、闊大起來。但是,讀者當會留意,儘管作家後期創作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然而其小說敘述結構和人物關係並沒有超出原先的模式。郁達夫的小說不僅繼續在道德觀念上對傳統意識進行解構,而且還從宗教的角度深入探討了人生的嶄新意義,從而把他開創的“自敘傳”的浪漫抒情小說引向了一個新的天地。
程光煒
郁達夫是以專情而放任的矛盾形象留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他個人的情感經歷,充滿傳奇、怪誕和自我中心的色彩,帶有五四那代人的心靈軌跡,曾是媒體的炒作熱點,更是當時書商熱烈追逐的對象。他客死南洋本身就是一個謎,但他個人生活所具有的神秘形態,也因為戰爭阻隔、音訊的斷絕和個人文字的缺失而成為一個永遠的懸案。當然,這或者可以說是郁達夫的個人魅力——一個崇尚個性的現代文人,社會的多餘人。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他出生在一個衰落的世家,父親早亡,身邊只有母親和—個丫環。破敗的家世和體弱的身軀,養成了他內心憂鬱與躁動不安相交雜的性格。他中學就讀於著名的杭州府中學。1913年東渡日本,1922年畢業於東京大學經濟學部。此間與郭沫若發起成立創造社,為該社的重要作家之一。1926年,因與創造社成員意見相左而宣布退出。兩年後,與魯迅合編《奔流》,並過從甚密。1930年加入左聯,不久又退出。抗戰爆發後,他輾轉馬來西亞、新加坡一帶,做過報刊編輯和其他職業,1945年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郁達夫早年有過婚姻經歷,與王映霞相遇後,離異後與王結合。為此,他記錄這段“苦戀”的日記出版後,曾是滬上的一大新聞,被廣為傳布。他與王映霞因性格不合鬧得沸沸揚揚,他之遠赴南洋,與這一感情風波有直接的關係。兩人分手後,據說郁達夫又與南洋一當地土著秘密結合,但時間不長。
在現代文壇,郁達夫是以驚世駭俗的“自我暴露”小說而聞名遐邇的。1921年,他的短篇小說集《沉淪》作為“創造社叢書”之一在上海出版。《沉淪》收《銀灰色的死》、《沉淪》、《南遷》三篇,它們以大致相同的敘事視角展現了“零餘者”的畸形心理和性壓抑的心態。這些小說對主人公性心理的大膽暴露,對傳統道德構成了猛烈的攻擊,出版後,在傳統讀者界和新文學所受到的截然不同的“待遇”是不出人們的意料的。《沉淪》是郁達夫的成名作,由此也形成了他小說創作的“言說方式”。這些小說的主人公都是留學日本、形單影隻的男青年,他們神經過敏、脆弱多疑,飽受貧窮、孤單和性苦悶的折磨而不能自拔。他們期待得到女性的愛,但追求方式多以幻覺、夢想的怪異形態表現出來,這些感覺與自卑相混雜,又扭結為變態和出格的特點。同時,這種極具個人性的心理挫敗又與愛國、民族自尊等宏大敘事結合了起來,從而形成既與留學生文學潮流合流,又帶有作家“自敘傳”的鮮明色彩。
在現代文壇,以記錄個人生活為背景的“自敘傳”抒情小說是郁達夫開啟先河的,在他之後,形成了中國現代文學創作的一個小小的“傳統”。雖然這一傳統在後來的發展中幾遇曲折而發生多次變異,但其基本敘事框架和抒情方式,卻都與郁達夫有這樣那樣的內在聯繫。這種“自敘傳”小說較多地接受了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影響,同時又吸收了20世紀初風行於日本的“私小說”的創作手法,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主要是呈現作家自己的身邊生活,減少對外部社會的依賴,而偏重於作家個人私生活——尤其是靈與肉的衝突中的性變態等等。我們注意到,在郁達夫的創作中,他總是以第一人稱寫“我”,如《青煙》、《薄奠》、《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等,或者採用第三人稱“他”,但實際是作者自己的影子,如《沉淪》、《銀灰色的死》、《采石磯》、《南遷》、《茫茫夜》等。除了少量小說,其他大部分小說都直接取材於他自己的經歷、遭遇和心情,與其生活道路和事件基本處在相互疊合的狀態。但這種“自敘傳”小說並不等於自傳,正如郁達夫所公開表白的,而是想“赤裸裸把我的心境寫出來”,以便社會讀者“能夠了解我內心的苦悶就對了”。因此,他的小說並不謀求曲折的情節、細緻人微和周到的構思,注重表現個人情緒的起伏變化和心理的流動,依靠激情和才氣一路寫去。他只求情感的真切和坦率,於是,直抒胸臆是最常見的手法,在事件的敘述中做大膽的自我解剖,乃至用長篇獨白去直接觸動讀者的心弦,即使結構鬆散、粗糙也在所不惜。如《沉淪》用激動的、跳躍性的語言,直接展現主人公的心理活動,作品的結構完全服從他的情緒的變動。《南遷》圍繞兩個女人的愛,以赤裸裸的筆法交代了主人公內心極端的苦悶、惆悵和行為上的怪誕。由於郁達夫的個人身世和情緒折射,與五四退潮後青年一代普遍存在的精神苦悶和婚戀問題緊密結合在一起,他大膽的自我暴露宣洩了後者壓抑的情感,所以,造成了當時的“郁達夫熱”。
強烈的主觀抒情,是郁達夫小說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傳統的小說,依賴故事的完整、敘述的流暢和貫穿如一,情節是其敘事功能的基本框架。郁達夫的小說,完全改變了傳統小說的審美特徵,而將主情主義的審美意識和手法拉進了小說。他曾這樣理解小說,說“人感到了痛苦,不得不叫一聲一樣,又那能顧得這叫出來的一聲,是低音還是高音?”這種小說觀念,當然對傳統小說構成了極大的衝擊。因此,他的小說敘述基本是由獨白式的抒情話語組成的,他的敘述目的,只要使讀者在“情調”上受了感染,而且感受到作品的“氛圍”就行。更由於這種強烈的抒情所導致的敘述結構的散文化的特點,作者對故事的敘述,不是以主人公的眼睛去“看”,而是以主人公的心靈去“體驗”來推進的,也就是說,作者、敘述者和主人公三者之間消彌了“敘事距離”,變成了高度統一的東西。所以,小說所展示的一切場景、衝突和細節,都帶著主人公濃厚的主觀色彩,讀者在作品中直接感受的,不是故事,而是主人公強烈的情緒衝擊和包圍。
與之相應的,是他小說大膽的自我暴露。在郁達夫之前,現代小說家中還沒有任何一個人在小說中如此真率地暴露過自己。但是,除了上面所說,他的“自我暴露”一部分來自其個人生活外,還有許多與虛構有關。即是說,郁達夫通過自己犀利的筆,把五四一代人在破壞舊世界過程對個性解放和自由的大膽想像,以非常極端的形式宣洩了出來。他的“自我暴露”,既是作家個人的自供狀,也是五四一代人的自供狀。郁達夫小說的意義,即是他說出了別人不敢說,道出了別人不敢道的心靈深處的苦悶和壓抑而已。也許因為如此,這種大膽的暴露中同時也帶有主人公的病態心理。郁達夫小說的主人公,都是有著嚴重憂鬱症的“零餘者”。或者說,他們大多是現實與幻想、異國與故國、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夾縫中生存和思考著的。一方面,風氣的大開,使他們接受了西方民主、自由的個人理念;另一方面,國內社會的黑暗、腐敗又使他們的抱負無處伸展。一方面,他們遠涉重洋,去國外尋求知識和真理;另一方面,所在國的歧視和屈辱,使他們常常陷入壓抑、苦悶之中。郁達夫將主人公置於一種自卑、扭曲的心靈狀態中,以誇張的病態心理的描寫,表現了那個時代青年知識分子普遍的精神痛苦。他對人物病態心理的揭示,主要是通過被壓抑的生命本能的宣洩和轉移,具體地說,就是“哭窮”“哭性”的特異方式和情緒基調來進行的。正因為如此,郁達夫對人物病態心理的暴露,成為五四文學中對舊禮教的最大膽的抗議之一,和這一時期文學創作中最耀眼的亮點。
30年代後,郁達夫的小說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大寫的“自我”逐漸從作品中淡出,主觀的情緒描寫開始為客觀、平實的敘述所代替。憤世嫉俗的態度不再是小說的支配力量,而焦慮的心態也自覺地向著通脫的方面發展。另外,作家也注意留心故事的完整和傳奇性,敘述手法有向傳統小說轉移、靠攏的跡象。《遲桂花》一改前期小說窮愁潦倒的壓抑氣氛,在讀者面前,出現了山問和諧、寧靜的宜人景象,“我”對女主人的追求也不再像以前那么赤裸裸的、毫無遮攔,而變得有幾分羞澀起來。最後,兩人戰勝了情慾的誘惑,走出人性的困境,一種兄妹式的純潔關係使整個小說走向了高潮,它與周圍大自然的整體格調顯得是那么和諧。《過去》幾乎就是一篇懺悔小說了。它起因於人的慾念,結束於人的超越,使讀者在異常純淨的氛圍中看到了小說的謝幕。小說寫“我”在南省的海邊,偶爾與兩三年前相熟的上海四姐妹中的老三相遇。波濤洶湧,海闊天高,“我”不禁觸景生情,對這位原來不曾留心的老三產生了慾念。但是,幾次會面後,他才發現,老三愛的原來是“過去”的那個自己,他的遊戲態度竟然變得非常萎縮起來。於是,在藍天碧海的襯托下,主人公終於走出了人生的陷阱,心境頓然變得寬豁、闊大起來。但是,讀者當會留意,儘管作家後期創作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然而其小說敘述結構和人物關係並沒有超出原先的模式。郁達夫的小說不僅繼續在道德觀念上對傳統意識進行解構,而且還從宗教的角度深入探討了人生的嶄新意義,從而把他開創的“自敘傳”的浪漫抒情小說引向了一個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