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青銅甗

春秋青銅甗

此展品為春秋時期文物。高43.6厘米,直徑33厘米。青銅甗,為上下分體,上半部甑有雙曲扳耳,腹部有起筋稜線,從口沿處起至下腹部,有三組環帶狀,包裹雷紋的曲蛇紋,底部有中心“十”字紋放射形漏孔“箅”。下半部鬲,肩部有雙環,腹部起筋,兩組與甑身相同的包裹雷紋的曲蛇紋。三足間有火燒黑色痕跡。現收藏於深圳望野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春秋青銅甗
  • 館藏地點:深圳市龍華新區梅龍大道與東環二路交叉口龍華文化中心三樓
  • 所屬年代:周
  • 尺寸:高43.6厘米,直徑33厘米
  • 所屬博物館:深圳望野博物館
  • 所屬地區:廣東深圳
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春秋時期文物。高43.6厘米,直徑33厘米。甗為中國古代一種炊器,功能相當於現在蒸鍋。最初為陶製,後逐漸出現為青銅製品,廣泛流行於商代至戰國時期。其上部為甑,下部為鬲,是兩者結合的一種蒸食器。鬲形似鼎,有三足,足間燒火加溫。甑底有穿孔的“箅”和鬲之間分隔,鬲內盛水。甗的主要用途是蒸飯或肉食,上層放食物,下部煮水加溫,蒸氣通過中間“箅”的將上部的米或肉蒸熟。甗主要為日用器,亦兼作禮器,並與鼎、盤等配合。形制有圓、有方,多為圓形、立耳,少數為方形;有上下合體者,也有上下分體的。 從器形變化上來講,新石器時代的陶甗,甑部較大,鬲部較小。商及西周早期的銅甗,甑、鬲比較多的是混體合鑄,有兩直耳。春秋戰國時的甗,甑、鬲多為分體,直耳變為附耳。晚期的甗又有方形、四足、兩耳、上下分鑄者,其方形甑內有隔,可同時蒸兩種食品。 圖示青銅甗,為上下分體,上半部甑有雙曲扳耳,腹部有起筋稜線,從口沿處起至下腹部,有三組環帶狀,包裹雷紋的曲蛇紋,底部有中心“十”字紋放射形漏孔“箅”。下半部鬲,肩部有雙環,腹部起筋,兩組與甑身相同的包裹雷紋的曲蛇紋。三足間有火燒黑色痕跡。整個器物通體綠、藍銹,一周紋飾有范線接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