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團中恆星形成和AGN活動的多波段研究》是依託南京師範大學,由袁啟榮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星系團中恆星形成和AGN活動的多波段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袁啟榮
- 依託單位:南京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項目將使用國內外現有的多波段數據,並利用國內外望遠鏡(如BATC、SCUSS、LAMOST、LBT等)對星系團進行觀測,採用不同的選擇判據構造星系團及其成員星系的研究樣本, 研究成員星系光譜和譜能量分布(SED),運用星族合成模型獲得星系的恆星形成歷史,並得到各類成員星系(包括正常星系、star-forming星系和AGN寄主星系等)的恆星年齡、金屬豐度、恆星形成率、恆星質量等物理性質。運用多種方法證認星系團中的AGN,給出星系團中AGN的比例,並研究其隨紅移的演化。同時根據AGN光譜探討此類AGN的物理特徵(如黑洞質量、吸積率、恆星形成率等)及其與局域密度和紅移的關係。本項目有助於我們理解星系團環境對星系中的恆星形成和AGN活動的影響,對於星系形成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結題摘要
星系團環境對星系中的恆星形成和AGN活動具有重要影響。為了更好地理解星系團中的各類星系的物理特性,按照項目研究計畫,我們開展了下列研究:(1)與國家天文台BATC研究團隊合作,使用國家天文台Schmidt 60/90cm望遠鏡和美國基特峰國立天文台(Kitt Peak National Observatory) 90英寸Bok望遠鏡完成了對近鄰星系團樣本的多波段成像觀測;(2)基於BATC、SCUSS測光數據,研究了樣本中的幾個近鄰星系團(如A671、A119、A85、A2319、A1767)的動力學和成員星系物理性質,同時分析了近鄰星系M31和M81中星團的物理性質及其空間分布;(3)基於COSMOS深場數據,開展了高紅移星系團中成員星系和AGN的演化效應研究;(4)基於BATC測光數據和SDSS光譜庫數據,開展了各類AGN(射電噪AGN、窄線Seyfert1、寬吸收線類星體、BL Lac天體等)的物理特性研究。項目執行期間,共發表學術論文19篇(其中SCI論文13篇,國核心心刊物5篇,國際會議論文1篇),培養了碩士研究生16名、博士研究生3名,博士後1名。項目組1人入選江蘇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南京師範大學“百人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