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貢蹄蓋蕨(變種)是分布於西藏東南部的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易貢蹄蓋蕨(變種)
- 分布區域:西藏東南部(波密、易貢、南迦巴瓦)
- 生長海拔:2380米
- 寬:5-7毫米
易貢蹄蓋蕨(變種)是分布於西藏東南部的植物。
易貢蹄蓋蕨(變種)是分布於西藏東南部的植物。形態特徵與原變種不同處在於羽軸下面密被柔毛,小羽片披針形,寬5-7毫米,漸尖頭。生長環境生長在海拔2380米的林下。分布範圍特產於西藏東南部(波密、易貢、南迦巴瓦)。模式標本采...
囊群蓋同形,褐色,膜質,近全緣宿存。孢子周壁表面無褶皺。染色體數目 n=40, 80, 120。光軸蹄蓋蕨(變種)與原變種不同處在於羽軸下面無毛,小羽片卵狀長圓形,寬8-10毫米,鈍頭。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400米密林下。分布範圍 特產於西藏東南部(波密、南迦巴瓦、易貢)。模式標本采自易貢。
川黔蹄蓋蕨(變種)川黔蹄蓋蕨(變種),屬於植物界,蕨類植物門,蕨綱,真蕨目。
易貢蹄蓋蕨(學名:Athyrium mackinnoni var. yigongense)為蹄蓋蕨科蹄蓋蕨屬下的一個變種。形態特徵 參照 川滇蹄蓋蕨(原變種)與原變種不同處在於羽軸下面密被柔毛,小羽片披針形,寬5-7毫米,漸尖頭。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380米的林下。模式標本采自易貢。分布範圍 分布於西藏東南部(波密、易貢、南迦巴...
mackinnoni var. glabratum )為蹄蓋蕨科蹄蓋蕨屬下的一個變種。特產於西藏東南部。形態特徵 參照 川滇蹄蓋蕨(原變種)與原變種不同處在於羽軸下面無毛,小羽片卵狀長圓形,寬8-10毫米,鈍頭。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2400米的密林下。分布範圍 特產於西藏東南部(波密、南迦巴瓦、易貢)。模式標本采自易貢。
長江蹄蓋蕨(原變種),屬水龍骨目蹄蓋蕨科。形態特徵 根狀莖短,直立,先端和葉柄基部密被深褐色、披針形的鱗片;葉簇生。能育葉長25-70厘米;葉柄長10-25厘米,基部直徑1-2.5毫米,黑褐色,向上淡綠禾稈色,光滑;葉片長圓形,長(10-)18-45厘米,中部寬(6-)11-1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幾不變...
溪邊蹄蓋蕨(原變種),蹄蓋蕨科蹄蓋蕨屬植物。形態特徵 根狀莖短,直立,先端密被淺褐色、鑽狀披針形的鱗片;葉簇生。能育葉長(35-)45-75(-95)厘米;葉柄長25-55厘米,直徑1.5-2.5毫米,基部褐色,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向上禾稈色,略帶淡紫紅色,光滑;葉片闊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45-70厘米...
坡生蹄蓋蕨(原變種)是一種植物,屬於真蕨目。形態特徵 根狀莖短,直立,先端密被深褐色、線狀披針形、先端纖維狀的鱗片;葉簇生。能育葉長30-40厘米;葉柄長15-25厘米,直徑2-2.5毫米,基部黑褐色,密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向上禾稈色,光滑;葉片三角狀卵形,長20-25厘米,基部寬16-20厘米,頂部...
福貢蹄蓋蕨(新變種)福貢蹄蓋蕨(新變種),根狀莖短,直立,先端和葉柄基部密被鱗片。形態特徵 本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小羽片尖頭或鈍尖頭,邊緣鋸齒微細。分布範圍 特產於雲南(福貢)。生於山坡常綠闊葉林下,海拔2400米。
華中蹄蓋蕨(原變種)是蹄蓋蕨科蹄蓋蕨屬植物。形態特徵 根狀莖短,直立,先端密被深褐色、線狀披針形的鱗片;葉簇生。能育葉(30-)45-60厘米;葉柄長(20-)25-30厘米,直徑(1-)2.5-3毫米,基部黑褐色,密被與根狀莖上同樣的鱗片,向上淡禾稈色,近光滑;葉片三角狀卵形或卵狀長圓形,小葉可為披針形...
紫柄蹄蓋蕨(學名:Athyrium kenzo-satakei)為蹄蓋蕨科蹄蓋蕨屬下的一個種 形態特徵 根狀莖直立, 先端和葉柄基部密被黑色、線形、先端纖維狀的鱗片;葉簇生。能育葉長42-62厘米;葉柄長22-30厘米,基部直徑1.5-2毫米,黑色,向上淡紫色,光滑;葉片狹三角形,長20-30厘米,基部寬10-18厘米,先端漸尖,...
孢子囊群短線形,通直,大多單生於小脈中部上側,在基部上出1脈有時雙生於上下兩側;囊群蓋淺褐色,膜質,背面無毛,邊緣撕裂狀,在囊群成熟前內彎。孢子赤道面觀半圓形,周壁表面具刺狀紋飾。染色體數目n=120(6x)。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60-2000米的林下濕地及山谷溪溝邊。分布範圍 分布於河南(伏牛山、大別...
川黔蹄蓋蕨(新變種),蹄蓋蕨科蹄蓋蕨屬植物。形態特徵 川黔蹄蓋蕨(新變種).和原變種不同在於葉片通常為長圓狀卵形,囊群蓋具彎勾、圓腎、長圓等多種形狀,葉軸上部總有1-2個大芽胞,羽軸上部亦常有芽胞。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800-19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下,陰濕處。分布範圍 分布於西南地區,廣西、四川...
孢子囊群短線形、彎鉤形,少為馬蹄形,每裂片1枚,但基部上側裂片2-4枚;囊群蓋同形,褐色,膜質,近全緣宿存。孢子周壁表面無褶皺。染色體數目 n=40, 80, 120。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800-3800米的雜木林下陰濕處。分布範圍 分布於陝西(寧陝)、甘肅東南部(康縣、文縣)、湖北西北部(宣恩、神農架)、湖南(...
上部的單一,但耳片上為羽狀。葉乾後紙質,淺褐綠色,兩面無毛;葉軸和羽軸下面淡紫紅色,光滑,上面有貼伏的鑽狀短硬刺。孢子囊群長圓形,每小羽片3-4對,接近主脈;囊群蓋同形,淺褐色,膜質,全緣,宿存。孢子周壁表面無褶皺。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600米的山地林下。分布範圍 特產於雲南東南部(元陽)。
孢子囊群長圓形,生於側脈基部上側小脈,緊靠主脈,每小羽片2-4 (-5)對;囊群蓋同形,淺褐色,膜質,邊緣齧蝕狀,宿存,下部往往覆蓋在主脈上。孢子周壁表面無褶皺,有顆粒狀紋飾。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400-2400米的闊葉林下。分布範圍 分布於雲南(貢山)和西藏東南部(聶拉木)。緬甸、不丹、尼泊爾、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