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八景圖》為明代畫家董其昌創作的紙本設色畫,共八開,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該圖所寫為作者泛舟吳門、京口途中所見景色。圖中峻拔的山頭,沉重的石塊,深邃的溪谷,瀰漫的煙霧,各盡其態。既有草木蔥茂、風雨迷濛的江南丘陵特點,又有沙汀蘆荻、遠岫橫亘的水鄉情調, 亦有江天樓閣、彩舟競發的江上景色。作者用筆回腕藏鋒,所作線條兼沉穩、生拙、柔秀之美;用墨神彩飛動。畫中結構布勢往往寓奇於正,善於以平淡取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秋興八景圖
- 作者:董其昌
- 創作年代:明代
- 規格:每段均縱53.8 厘米,橫31.7 厘米
- 現收藏地:上海博物館
- 材質:紙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構圖,技法,質感,研究價值,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總體
《秋興八景圖》畫冊共8開,作於萬曆四十八年,所寫為作者泛舟吳門、京口途中所見景色。畫冊由清宋犖、羅廷琛、張岳松、鄭孝胥等題外簽。畫前扉頁有明曾鯨畫董其昌肖像,項聖謨補圖。全冊均有董其昌行楷題記及署款,未鈐印,對幅均有吳榮光對題或和韻:畫後有清謝希曾等人題跋。此圖冊自注“仿文敏筆”。
第一開:
畫面為峰巒巍峨、長松矗立,間以白雲、紅楓。
題款:余家所藏趙文敏畫有鵲華秋色卷、水村圖卷、洞庭兩山二軸、萬壑響松風、百灘渡秋水巨軸及設色高山流水圖,今皆為友人易去,僅存巨軸學巨然九夏松風者,今日仿文敏筆並記。
第二開:
畫面為近水坡石上一叢青松揖立,與隔水山巒遙相呼應。
題款:秋光老盡芙蓉院,堂上霜花勻似剪。西樓促坐酒杯深,風壓繡簾香不捲。
玉纖慵整銀箏雁,紅袖時籠金鴨暖。歲華一夕委西風,獨有春紅留醉臉。
第三開:
畫面為近處青林紅楓,映襯遠處高山白雲。
題款其一:
平波不盡蒹葭遠,清霜半落沙痕淺。
煙樹晚微茫,孤鴻下夕陽。
題款其二:
溪雲過雨添山翠,花片粘沙作水香。
有客停橈釣春渚,滿船清露濕衣裳。
第四開:
畫面為近水灘蓼映襯一帶疏林遠山,秋意闌珊,頗有蕭瑟寒涼之感。
題款:黃蘆岸白萍渡口,綠楊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頗有忘機友。
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我是不識字煙波釣叟。
第五開:
畫面是秋林遠山,畫家將視距進一步拉開,使樹木山石縮小,更襯出遠處的空寂城池與蒼茫雲煙。
題款:短長亭,古今情,樓外涼蟾一暈生,雨余山更清。暮雲平,暮山橫,幾葉秋聲和雁聲,行人不要聽。
第六開:
畫面為流水空山之間,青林長松之下,一蓬堂舍,空寂無人。
題款:霽霞散曉月猶明,疏木掛殘星。山徑人稀,翠蘿深處,啼鳥兩三聲。霜華重迫駝裘冷,心共馬蹄輕。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許多情。
第七開:
畫面山形雄健、雲氣橫生,山頭一抹赭紅。畫家將視點調高,乃從高處俯瞰,青林屋舍幽靜如初。
題款:吳門友人以米海岳楚山清曉圖見視,因臨此幅。
第八開:
畫面遠景為遠山,近景為江邊樓閣。
題款:今古幾齊州,華屋山丘。杖藜徐步立芳洲。無主桃花開又落,空使人愁。
波上往來舟,萬事悠悠。春風曾見昔人游。只有石橋橋下水,依舊東流。
創作背景
《秋興八景圖》所寫為作者泛舟吳門、京口途中所見景色,該圖冊作於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秋天,此時的作者不僅處於其創作的鼎盛期,也正值其人生“多事之秋”。政治上的大起大落,這些都反映在《秋興八景圖》中。
藝術鑑賞
構圖
該圖構圖簡率大氣。《秋興八景圖冊》具有“秀峰如簇,川原蒼莽”的江南景象。在簡率大氣的構圖中,綴以秀逸典雅的詩文書法題跋。落筆簇簇如行蠶,使畫面平添虛實互補、圖文並茂的美感與古樸的詩情,豐富了山水的擬人比德表現力,使詩書畫的文人逸致更為濃郁。
技法
該圖設色的清新、爽利、純潔、乾淨。如八開之四,遠山之藍與近樹之紅,體現了天高氣爽的潔秋、紅葉掩映的金秋,凸顯了主題的意境。
該圖是以色階的不同變化來加強山體結構的豐富層次、立體效果。如八開之三、之五等。用赭石、草綠、花青、石青、胭脂等不同深淺冷暖的顏色來染山巒、崖嶺、丘壑、平岡、礬頭、碎石、坡岸、遠山、近堤、疏林、喬木等。董其昌在用筆勾勒山水輪廓時,講求整體墨色線跡的淡逸,使得全圖呈現虛和蕭散的氣象,在主基調的基礎上,又以復筆、濃墨、重色作起伏式的點醒,增厚畫面的層次,加強濃淡疏密的變化韻律。此外,隨意用赭石、草綠等輔以淡墨作樹葉、雜草的描寫,使全圖倍增秀潤清新的雅趣。作者用筆融以書法的流暢與多變,筆鋒隨性、輕鬆,流暢無拘,柔中孕剛,體現了作畫時的愉悅與恬靜、優雅與舒適、從容與自得。
質感
該圖強調煙雲流布的質感。所畫之雲,既有冉冉上升的飄逸之勢,又有搖搖欲墜的下沉之感。
研究價值
此冊為董其昌至精之作,對於研究他的繪畫風格、筆墨技巧、美學思想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歷史傳承
根據題跋、印記和著錄看來,此冊原為董其昌次子祖源所有,有“男祖源珍藏”朱文印,先後經收藏家宋犖、謝希曾、潘正煒、孔廣陶之手,而歸龐元濟。潘正煒為董畫加了八開吳榮光對題,龐元濟將一幅由曾鯨所作、項聖謨補景的董其昌像附入冊內,謝希曾和孔廣陶各有兩跋。建國後,此冊為劉靖基收藏,於1981年捐獻給上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