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介紹,人物介紹,人物經歷,內部記載,
介紹
明玉珍墓史稱壑陵,位於重慶市江北區(原江北縣城)北寶蓋山腰洗布塘。陵背靠寶蓋,東近揚子江(長江),南瀕嘉陵,視野開闊,頗為壯觀。墓為長方形式豎穴石坑。坑之上部為泥沙石層,下部為原生砂岩層,岩質堅硬,因山勢傾斜,墓坑呈前淺後深狀,前壁高2米,後壁高3.2米。未發現墓道。葬具完好,槨用香榧木製成,耐腐蝕,出土時有香氣。隨葬器物除多杯一隻,銀錠二枚外,其餘全是衣物等絲織品,有明器9件、袍服衣裙7件、袍料14段,出土的玄宮之碑具有重要價值。碑首作八角形,額刻“玄宮之碑”四字,篆書。碑文正書24行,正文每行47字,全碑共1004字。記述了明玉珍元末起兵和建立大夏政權的經過,是一篇重要的歷史文獻。
明玉珍(1331—1366),元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病死重慶。墓於1984年清理修復,並建仿古建築一幢,紅牆綠瓦,古色古香,分前廳、展廊、墓室、庭院及地下室五部分,展出有關文物資料,對外開放。
人物介紹
明玉珍是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元末大夏政權的創建者。22歲時參加徐壽輝領導的天完紅巾軍,任統軍元帥。他作戰勇猛,右眼因負傷失明。後奉命領兵西征,由巫峽入蜀,占領重慶,摧毀了元朝在四川及周邊地區的殘暴統治。1363年,在重慶稱帝,國號大夏,年號天統。隨後,建立各項統治制度,賦稅以十分取一,並開科取士。在其管轄範圍內較早的實現了社會安定、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在當時動盪的局面下,他所採用的政策是具有積極作用的。1366年,明玉珍病故。後大夏被明軍所滅。
1982年3月底,湮沒數百年的明墓“睿陵”在江北上橫街重慶織布廠的施工現場中被發現,墓中出土了玄宮之碑及大批絲織品等珍貴文物,為研究四川地方史和元末戰爭史提供了寶貴資料。1983年12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將其列為重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經歷
明玉珍,元末農民起義軍著名領導人之一。是隨州隨縣梅丘人(今湖北隨縣),於一三五七年率軍入川占領重慶,後又相繼攻克成都等地,摧毀了元朝在四川及其相鄰的陝、甘、黔、滇、鄂邊境部分地區的殘暴統治。並於一三六三年在重慶稱帝,建立“大夏”政權,一三六六年明玉珍卒於重慶。
一九八二年三月三十日,在重慶市江北區上橫街洗布塘的重慶織布廠基建中發現的明玉珍墓(睿陵),出土了比較珍貴的歷史文物。此墓為長方形穴石坑墓,墓坑東西長5.4米,南北寬3.5米,坑之上部為泥沙層,下部為原生沙岩層,岩質堅硬。因山勢傾斜,墓坑岩石呈前淺後深狀,前壁高2米,後壁高3.2米,未發現墓道。此墓出土葬具,較為完好,一棺一槨,槨用香榧木製成,木質耐腐蝕,出土後仍有香氣。槨長284厘米、前端寬127厘米,後端寬110厘米。蓋板微呈弧形,厚13厘米。槨前高135厘米,後高115厘米。槨板表面修飾硃砂紅漆,蓋板前端雕為花瓣形。內棺用柏木製成,結構、形制與槨大致相似,體積略小於槨,置於槨內一個略大於棺底的矩形棺座上。棺各個部分均未修漆,只塗以朱紅。
內部記載
在槨前有一長方形石坑,用以豎“玄宮之碑”。“玄宮之碑”系砂質,色青,用獨石製成。通高145厘米,寬57厘米,厚23.5厘米,其下榫長21厘米,寬39厘米,厚23.5厘米。碑首作八角形,額有“玄宮之碑”四字篆書。其左右兩側各刻一陰線盤龍,但不完全對稱。碑文二十四行,正文每行四十七字,全碑共一千零四字。此碑的出土為探討四川地方史和元末農民戰爭史提供了多方面的資料。為研究明玉珍的出生及其入川前後的活動等問題提供了詳實的歷史材料。它的出土澄清舊籍中一些紛紜的記載,彌補了史籍記載之缺漏。
出土文物中還有銘旌、畫幡、棺帷、金銀器和絲織品。其中金銀器有金杯一隻、銀錠兩枚。絲織品包括有明被、明褥、袍服、衣料等,這些文物對研究四川當時的經濟、文化和紡織工藝的發展和比較,對探討元代紡織中心的生產技術狀況具有珍貴的價值,補充了我國在這一時期出土紡織品比較稀少的薄弱環節。
總之,這次發現的明玉珍墓,型制簡樸,規模不大,出土文物較之我國已發掘之其他陵墓,亦顯見簡約。但是,此墓的發現與清理就農民起義領導人的墓葬來說,是我國考古工作上罕見的,此墓是我市建立農民政權的農民起義領袖的唯一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