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青花山水紋大筆海

在中國陶瓷史上,一般習慣於將明代末年到清代早期這一段時間稱做黑暗期,國外也稱為轉型期(transition)。過去由於資料比較少,研究的也不是很透徹,故凡是這一階段的陶瓷通常就以“明末清初”來概括。隨著古陶瓷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目前已經可以清楚地將這一時期生產的瓷器加以具體分期分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崇禎青花山水紋大筆海
  • 朝代:明
  • 特點:真實寫照
  • 性質:名詞
明末清初戰亂頻頻,民不聊生,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很多明代的文人士子經歷了亡國喪家之痛,紛紛躲入山中,內心時時經受著痛苦的煎熬。這種心境常常被文人墨客以文字、書畫等形式發泄出來,因此我們現在看到這一時期的書畫作品大多是狂放不羈、或是凌亂無序、或是空曠飄渺。同樣的情況也反映在陶瓷繪畫上。筆海這種器物正是文人們所常用的,它上面的文飾同樣也代表了當時文人的心境。
這件筆海,以枯筆描繪山水亭台樓閣,所畫樹木大多沒有葉子,表現的是一派蕭殺氣象,暗喻當時的社會情景。特別是在整個畫面里沒有一個人物,此種“空山不見人”的表現手法來自元代的倪雲林,景象所描述的正是當時的文士們心態的真實寫照。
明代崇禎時期青花採用朱明料,發色鮮艷明亮,略帶透明;白釉清亮,薄而潤;畫工十分精細,其風格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