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帽壺壺口沿呈三階漸高邊,形似僧伽帽,故名。明宣德寶石紅僧帽壺器外通體施紅釉,釉色鮮紅,並帶類似橘皮上的針孔氣泡眼,口、足、帽沿邊等出棱處,呈現白邊,內部及底釉泛青。胎骨勻細,圈足露胎,細膩潔白,間帶鐵質斑點。器無款,底刻乾隆御製詩。
基本介紹
相關資料,器物功用,
相關資料
僧帽壺形使見於元代,宣德寶石紅僧帽壺為世所稱,口、足或轉折棱邊常見“燈草邊”白邊,為宣德紅釉普見現象。寶石紅僧帽壺,深受清宮帝後所愛,清佚名畫“胤禛妃行樂圖”之第四幅中,雍正妃傍的立櫃格上即置有寶石紅僧帽壺。
僧帽壺,寶珠形紐蓋,鴨嘴形流,短頸,鼓腹,圈足,一側扁平曲柄,形如僧帽,故名。系受外來影響器型,始於元代、明清景德鎮窯繼續燒制,明永樂燒制的僧帽壺十分著名,有白釉、紅釉等品種。
器物功用
它的用途初期專為佛教僧侶飲茶,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變成普通人也可以使用的茶壺。它最早出現的時間是元代,最早出現時的載體為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