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嘉靖隆慶間內府抄本《永樂大典》
- 所屬年代:明代
- 作者:解縉等
- 重修時間:永樂三年(1405)
內容簡介,文物現狀,
內容簡介
《永樂大典》至永樂六年(1408)全部編竣繕寫完成,共22877卷,目錄60卷,分裝11095冊,綜計字數約在3.7億字左右。《大典》編成後,因卷帙過多,始終未能刻板。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宮中失火,《大典》幸得搶救未毀,世宗乃命徐階等摹錄副本一部,至隆慶六年(1567),副本寫成。該本開本寬大,用加厚白棉紙工楷寫就,半葉8行,每行大字寫韻目、題名,小字雙行,行28字,邊欄行格系朱墨手繪,書中插圖亦均手繪。包背裝,封面硬裱,以杏黃色粗絹裝成,端重質樸。
文物現狀
今流傳即嘉靖間所抄副本,原永樂正本不知毀於何時。副本《永樂大典》在清雍正時由皇史宬移至東交民巷翰林院庋藏。乾隆纂修《四庫全書》時,曾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失傳之書500餘種,當時已發現《大典》只存9881冊,計20473卷,佚去2404卷。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存在翰林院的《大典》大部分遭焚毀,未燒為灰燼的又多被帝國主義者掠劫而去。今國內外所存約計380冊左右,僅合原數11095冊的3.3%強。1960年中華書局集中北京圖書館所藏嘉靖內府抄本及攝影本、仿抄本、縮微膠捲等,照原樣影印流通,共730卷。1962年,台灣世界書局亦有影印本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