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國縣,是浙江省舟山市的古縣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昌國縣
- 起設時間:公元1073年
- 所在地區:現浙江省舟山市
昌國縣,是浙江省舟山市的古縣名。
原翁山地域析出復翁山縣,隸於望海軍。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廢翁山入鄞縣。端拱二年(989年)置巡檢司。熙寧六年(1073年)七月,應原鄞縣令王安石奏,析鄞縣之富都、安期、蓬萊三鄉,建縣治,名昌國縣。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因...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為縣,隸明州。洪武二十年(1387年),廢昌國縣。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置定海縣,隸寧波府。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4月,定海縣升為直隸廳,隸寧紹台道。宣統三年(1911年)9月,定海光復,廢...
又稱黃桑店,原為東周燕將樂毅封地昌國,秦始皇二十六年置昌國縣,隸齊郡。 [31] 高青 為原高苑縣、青城縣合稱,秦時置狄縣,隸臨淄郡。 [32] 淄川 以淄水(淄河)為名,始稱般陽縣,西漢初年置縣(一說秦置),隸濟南郡。 [33...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廢昌國縣(今舟山市),改為昌國衛,併入定海縣。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移衛於象山縣三部海口東門。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定海縣為鎮海縣。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立昌國故址為定海縣。民國...
洪武十七年(1384年),廢昌國縣,改為昌國衛。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廢昌國衛為昌國鄉,移衛於象山縣三部海口東門,隸定海縣。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定海縣更名為鎮海縣,北侖為鎮海縣甬江南岸地區。次年,立昌國故址為新...
洪武二十年,昌國縣廢,遷其民於內地,夷縣為中中、中左兩千戶所。嵊泗地域,屬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寧波府定海縣(即今鎮海)。洪武二十九年,於布政使司下設浙東道,管轄所屬府、縣。據《明史·職官志》,今嵊泗縣境明時屬寧紹分...
明洪武二年(1369年),又降州為縣,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廢昌國縣併入定海縣。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定海縣分為鎮海、定海兩縣,舟山群島定名為定海縣。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升為定海直隸廳。民國元年(1912年),...
至大曆六年(771年),因袁晁率起義軍占翁山而被撤廢縣治。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再次設縣更名“昌國縣”。元初升縣為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州為縣;洪武二十年廢昌國縣。至清初,先後兩度遷民。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原屬鄮縣東境的望海鎮,升為望海縣(今鎮海區和北侖區),望海縣治在招寶山麓,鄞縣縣治在三江口。宋建隆元年(960年),鄞縣建置和治所未變,屬明州奉國軍。宋熙寧六年(1073年),割鄞縣邊海三鄉立昌國縣(今舟山市)。宋熙寧...
歷史上,舟山島稱海,始建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當時稱翁山縣。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設昌國縣,元升為州,明初復置為縣。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改名為定海縣。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升縣為廳,民國又改廳為縣,...
此詩寫於詩人在昌國縣(今浙江定海)任曉峰鹽場監官之時,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詩人目睹了海邊鹽民的悲慘生活,於是創作此詩以反映鹽民的深重苦難,並追究其根源,表達了自己去兵、輟征和罷鹽鐵的主張,希望能供風人採擇,以達上聽...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成一統,廢侯國,立郡縣,在昌國城設昌國縣,屬齊郡。西漢承秦制,昌國縣屬青州齊郡。東漢末年至南北朝時期,戰爭頻仍,郡縣遷改無常。南朝宋武帝劉裕曾僑置昌國縣於臨朐。至隋開皇六年(...
四平鄉為舊行政區劃名,位於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境內,唐屬翁山縣蓬萊鄉;宋、元時屬昌國縣蓬萊鄉,稱朐山村;清朝時稱衢山,有通衢大道之意。民國34年建島斗鄉,屬定海縣;解放後設衢山區;1958年改為島斗公社;1961年撤社設區;...
元大德《昌國州圖志》在“敘山”和“鄉村”中分別有“落華山”和“洛華岙”記載,屬昌國縣蓬萊鄉北界村。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建定海縣時,屬定海縣蓬萊鄉,二十九年(1690年)江浙分洋汛,劃歸江蘇省崇明縣。清光緒七年(...
...小長塗島上宋時已有居民,屬昌國縣蓬萊鄉;清代為定海縣(直隸廳)蓬萊鄉之長塗莊;民國年間屬定海縣長塗鄉;1949年屬?州縣長塗鄉。1950年5解放,屬定海縣岱山區長塗鄉;1953年6月,為岱山縣長塗區之長東鄉、長西鄉;1958年...
秦滅楚後,於公元前222年置鄞、鄮、句章三縣。漢襲秦制,仍置三縣。東晉劉裕戍句章。隋初三縣合一,總稱句章縣。唐時改為鄮縣。五代初改為鄞縣,從此鄞縣名稱沿襲至今。北宋時,鄞縣先後析出6個鄉,或置昌國縣(今舟山定海區),...
十月三日發平江府,八日至杭州,十五日渡浙江,十七日至越州(今紹興);十一月二十五日發越州,次錢清,二十六日復還越州;二十九日如明州(今寧波);十二月二日至明州,八日議定航海避金,十五日乘樓船次定海縣,十九日次昌國縣,...
宗弼隨後率軍趕到,取明州城,阿里、蒲盧渾泛海至昌國縣(今浙江省舟山島),捉獲宋明州太守趙伯諤,得知宋高宗已取道溫州逃往福州,又入海追擊,受到宋海上水軍的阻擊才退兵。宗弼率軍返回臨安。激戰黃天盪 天會八年(1130年)二月,...
王肅,王奐子,父亡後叛逃北魏,為魏孝文帝器重,受託孤之重,累遷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散騎常侍、使持節、都督淮南諸軍事、揚州刺史,昌國縣開國侯,卒贈侍中、司空,謚“宣簡”。王琳,司徒左長史 (家庭成員均引自李延壽《...
”宋乾道《四明圖經·昌國》、寶慶《昌國縣誌》、元大德《昌國州圖志》、明嘉靖《籌海圖編》均載為徐公山,宋乾道《四明圖經·昌國》記載:“徐公山,在縣東北五百五十里。”清乾隆《崇明縣誌·山川》載為賬房山:“賬房山,在丫...
北宋淳化四年(993年),分天下州縣為十道,嵊泗地屬浙東道明州鄞縣。宋至道、天聖、元豐年間,嵊泗地域均屬兩浙路明州鄞縣。宋熙寧六年(1073年),割鄞縣邊海三鄉立昌國縣(今舟山市),遂屬昌國縣。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兩浙...
河內在古代為中國故地。公元前111年漢武帝設交趾郡,河內便在其範圍之中。南朝宋時在河內地區設定了宋平郡,治昌國縣。隋朝時改為宋平縣,為交趾郡的治所。621年,唐朝將交州的治所遷往宋平縣(今河內),並修築城池,後來為總管一方...
洪武十九年(1386年),湯和經略海上,奏請徙民廢縣,經王國祚面奏明太祖,力陳厲害,準留舟山島547戶、8805人。翌年廢昌國縣。昌國衛遷象山東門島。舟山島上留守中中、中左兩千戶所。自此,昌國之稱易為舟山(縣城亦稱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