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杯冠藤(Cynanchum wallichii Wight)是夾竹桃科、鵝絨藤屬多年生草質藤本。葉對生,薄紙質,卵狀長圓形,頂端短漸尖,基部耳狀心形,葉耳圓形而內向,老時葉背帶蒼白色,葉面被柔毛,脈上被毛較密,葉背近無毛,葉邊有緣毛;托葉單生於葉腋間,呈葉狀。傘房狀聚傘花序腋生;花萼外面被柔毛;花冠白色或黃白色;副花冠白色,膜質,杯狀;花粉塊每室1個,下垂;柱頭略為隆起。蓇葖單生,近紡錘形,向端部喙狀,長漸尖,中部膨大;種子寬卵形;種毛白色絹質。花期7-10月,果期9月開始。
分布於中國廣西、雲南、貴州和四川等省區;印度也有分布。生長於山坡草地、村邊和路旁灌木叢中或山谷等處。
昆明杯冠藤其花白色或黃白色,托葉單生於葉腋,莖纏繞略帶紅色,在園林垂直綠化中達到良好的造景效果。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無危(LC)。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
產地生境
繁殖方法
- 材料類別:帶芽莖段、葉片、節間。
- 培養條件:誘導培養基:①MS+6-BA 2.0毫克/升+NAA 0.3毫克/升+IBA 0.05毫克/升;②MS+6-BA 0.5毫克/升+NAA 0.01毫克/升;③MS+6-BA 2.0毫克/升+NAA 0.01毫克/升+2,4-D 0.05毫克/升。增殖分化培養基:④MS+KT 1.0毫克/升+NAA 0.1毫克/升+IBA 0.1毫克/升;⑤MS+6-BA 2.0毫克/升+NAA 0.2毫克/升+2,4-D 0.05毫克/升;⑥MS+6-BA 0.5毫克/升+NAA 0.4毫克/升。壯苗生根培養基:⑦MS;⑧1/4MS+IBA 0.5毫克/升。所有培養基均附加3%蔗糖和0.6%瓊脂粉,pH5.8-6.0。培養溫度為(25±2)℃;光照時間14小時/天,光照強度為30-40微摩爾/平方米/秒。
- 無菌材料的獲得:以昆明杯冠藤的幼嫩枝條為試驗材料,洗衣粉清洗後,再用自來水流水沖洗2小時。在超淨工作檯上將葉片和枝條在70%的乙醇中沒泡20秒然後轉入0.1%的升汞溶液中分別滅菌6和8分鐘,用無菌水沖洗5次,剪取幼嫩帶芽莖段、葉片、節同接種。
- 愈傷組織及芽的誘導:將帶芽莖段、葉片、節間分別接種在培養基①-③上。帶芽莖段接種7天后,腋芽升始萌動,30天后長成1-2厘米高的小芽苗,芽誘導率達70%,葉片接種15天后,葉片膨大且缺口處產生淺綠色愈傷組織,30天時誘導率可達95%以上,節間接種15天后,節間兩端膨大且缺口處產生黃綠色至綠色愈傷組織,30天時愈傷組織誘導率達90%。
- 繼代增殖與不定芽的誘導:將帶芽莖段誘導的有效芽轉移到培養基④上進行增殖培養,30天左右的增殖係數約為3。將葉片和節間誘導的綠色愈傷組織先接種到培養基⑤上進行增殖,30天后將愈傷組織轉移到培養基⑥上誘導分化,繼代2次後愈傷組織開始分化出綠色的小芽叢。
- 壯苗生根:繼代獲得的小芽苗轉移到培養基⑦上壯苗,培養30天后可長成3厘米左右高的有效苗。然後將健壯的無根單苗(苗高>3厘米)轉移到培養基⑧上進行生根培養。10天后開始生根,30天時的生根率達90%,根最長可達10厘米,最多有10多條根。
- 煉苗移栽:將生根苗放在室溫散射光下培養3天,揭開培養瓶封口膜後於室內再培養3天,取出生根苗,洗去根部培養基,移栽到溫室中,育苗基質為珍珠岩、蛭石和河沙(1:1:2),保持濕度在85%以上,10天時升始有新葉長出,30天時的成活率為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