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昆明市明德中學
- 創辦時間:1929年
- 類別:中學
- 主要獎項:“昆明市文明單位”、“五華區文明學校”
- 知名校友:馬堅、林仲明
歷史,創立,發展,建立初期,中興時期,解放後,貢獻,開創民族中學先例,開闢留學生先例,優秀人才,馬堅,納忠,林仲明,納訓,馬俊武,文化意義,
歷史
昆明市明德中學的創立,源於雲南回族傳統的經堂教育。
辛亥革命後,由於以專習阿文經典、培養宗教人才為主的經堂教育以逐漸不適應歷史的發展,因此,雲南回族於1921年開始成立第一所伊斯蘭教新興學校——高等經書並授學校(後改稱為高等中阿學校),改變過去各個清真寺自辦經學的傳統教育形式,在昆明聯合幾個清真寺,由李芳伯、白亮誠提議,在“雲南回教俱進會”及“振學社”領導下進行改革。
1921年至1922年在昆明正義路清真寺開始聘馬安康設帳講學。
1923年起,在原址正式開辦第一班,由何廷棟任校長,田家培、沙平安、納明安講授“五大本”(阿文經典)和中阿互譯、阿文寫作和會話等阿文課程;楊士敏、馬聘三、白耀明、李敏生講授《四書》、《古文釋義》和數理化史地等中文課程。學生共5名,學習5年。
1928年第一班學生李壽福、合連城、林興華、林仲書、林耀喜畢業,由“振學社”社長馬觀政、副社長馬生風、校長何廷棟、教員田家培、沙平安、納明安、李敏生等7人署名頒發畢業證書。並由“雲南回教俱進會”會長馬聰、“滇恆清真公會”總理陸錦先、協理馬榮福發給獎狀。還出了《畢業紀念特刊》。畢業生都能進行中阿互譯。
1930年第二班學生張運魁、賽安泰、馬鐘明、馬靜波、馬君友、馬平喜等六人畢業。從第三班起,“高等中阿並授學校”改名為“私立明德學校”,進一步發展為既有阿文專修部,又有普通中,國小部,各部相對獨立而中阿文又各有側重的較完整的學校組織系統,在雲南回族教育史上大大前進了一步。
1929年明德中學創建時的名稱是“雲南私立明德學校中學部”,簡稱私立明德中學。1933年1月第一班(既國中第三班)學生畢業後,因時局及人事、經費等原因而停辦了7 年。直至1939年首批留埃師生學成回國,多方奔走籌集經費,始於艱苦中復校,1940年仍在正義路清真寺原址招收國中第四班。開學不久,因避日機轟炸而遷崇明縣楊林鎮老猴街上課。直至1942年8月局勢緩和,中、國小部同時恢復,並擴大招生,中學部逐年招收兩班國中生,並改變過去專收回族男生舊習,開始實行男女兼收和回漢兼收。第四班亦遷回昆明,於1943年1月畢業。1946年遷沿河路新建校址。1948年添辦高中,始成完全中學。1952年12月31日改為“昆明第十三中學”,由國家管理,結束了私立階段。從此發展迅速,逐漸壯大。
1987年恢復校名為“昆明市明德中學”,1997年2月由“昆明市教育委員會”下放到“五華區教育委員會”管理至今。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學校發展更快,1996年被評為“昆明市二級一等完全中學”,現全校廣大教職工正團結一致、勤奮工作為爭取進入“一級三等完全中學”行列而努力奮鬥。
創立
私立明德中學的誕生1929年,以楊士敏、李敏生、馬鎮國、沙國珍、沙國璽、馬會雲、馬之駒等為代表的一批雲南回族青年知識分子,先後從北京大學以及省內外其他高等學校畢業回來,在民族民主革命和“五·四”新文化運動思潮影響下,深感雲南回族教育以專攻阿拉伯文或中阿文並授、單純培養清真寺掌教人才為目的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改革已勢在必行。他們與“俱進會”元老們會商後,一致決定發展回民普通教育。於是積極發動宣傳,得到全省廣大回民民眾熱烈支持。於是一個包括普通國小、中學和阿文專修三個部組成的,體現中阿兼顧思想的新型學校——“雲南私立明德學校”,便在四代潮流的推動下改組成立了。
1929年1月,“高等中阿並授學校”結束。“振學社”擬訂“雲南私立明德學校中學部”(簡稱私立明德中學)組織規程,經“雲南回教俱進會”批准。同年2月,由各處社聯席會議推選馬驄為校董會董事長,楊問松、馬鎮國、馬榮福。何雲祥為“明德學校經濟委員會”委員,楊士敏為首任校長,李敏生為中學部主任,並聘定各部職員。同時發函全省各地俱進會分會,選送國中一年級新生50名。當即組成“教育基經儲蓄會”,幾天內在昆明就收到明德中學開辦費捐款一萬伍千餘元。此後臨時特殊費用,亦多由回族民眾捐款支持。明德學校就是在全省回族民眾熱心支持下建立起來的。
發展
建立初期
私立明德中學除按國家普通中學教學計畫進行教學外,同時加設“阿文”、“教義”兩門課程,還必須按教規進行禮拜、把齋,以培養既可沿國家教育系統升學,又具備宗教基本知識和修養的人才;使之既能為國家服務,也能為民族和宗教服務。楊士敏校長除聘請沙國珍、沙國璽、馬雲會、馬之駒、沙平安、納明安、林耀喜、合連城、馬玉龍、馬占魁等回族教師外,還聘漢族教師楊揩(字履端)‘周崧(字生甫)、張培光(字質齋)’顧品端(字子正)、孫東明、金玉堂等教育界名流。回漢教師團結互助,辛勤工作3年,共同為明德中學第一次向全省招收的國中第三班(高等中阿並授學生編為第一、第二班)回族學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中興時期
1933年1月,明德中學初三班學生畢業後,因學校主要負責人人事變動,紛紛離開學校,“回教救國協會“(原俱進會)和校董會鑒於時局動盪,人心不定,兼之經費難籌,學校就此宣告停辦。直到1939年,沙國珍、馬堅、納忠先後擔任中學部主任,於1940年春季,仍在昆明市正義路清真寺原校址續招國中第四班。後因日機轟炸昆明,學校疏散到崇明縣楊林鎮老猴街鄉,在經費、人員、設備極度困難的情況下,校領導多方努力,艱苦地把學校撐持了下來。至1942年秋學校在昆明擴大招生時,第四班遷回昆明,全班15名學生完成了最後一個學期的功課,參加了教育廳1943年春季會考,全班順利畢業。1942年秋,昆明形勢有所緩和,各校紛紛回昆複課。在回族民眾迫切希望中,“回教救國協會”領導人馬驄、馬德明、木逢春、馬榮福等決定明德學校中、國小部同時在昆明複課並擴大招生。校董會聘請楊士敏為校長,桂西禹為3中學部主任,馬仲英為國小部主任,納明安繼續擔任阿文專修部主任。救國協會撥正義路清真寺的7個鋪面租金為中國小部的經費。從此明德學校又興旺發展起來。1942年秋季,中學部招收初五、初六新生兩班,打破傳統舊習,開創男女兼收、回漢兼收的新局面,學校開始出現一個各民族師生團結友愛的新面貌,這一階段學校還來了幾名巴基斯坦的伊斯蘭教僑生。自從以後,學校每年招收兩班新生。1946年,回協會發動全省回民捐資及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回族)、關肅霜(滿足)義演捐款新建的校舍落成。學校隨即遷至位於靖國新村沿河路的新建校舍,繼續擴大招生。1948年增辦高中,學校成為了一所完全中學。私立明德中學時期的課程設定除按國家普通中學教學計畫的學科設定外,還長時期加授阿文和教義兩科,一直到新中國成立。
解放後
私立明德中學時期的經費來源主要靠清真寺的收入支持,解放前後則除“回族聯合會”的津貼外,還有市教育局的補貼和學生的學雜費,總的情況是十分困難的,直到1952年12月31日市文教局宣布“私立明德中學”改為“昆明第十三中學”,學校經費由國家統一管理,學校從此由“私立”改為“公立”。從此也不教授阿文和教義了。直到改革開放後,由王連芳帶頭。在廣大穆斯林的強力要求下,經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在1987年12月將校名恢復為“昆明市明德中學”,市政府有關檔案指出:昆明市明德中學性質為具有發展民族特色的重點中學,應重點扶持辦好。縱觀上述學校發展演變歷程可以看出:明德中學的歷史是由雲南回族經堂教育進步為經書並授(中阿並授),再發展成為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普通中學的歷史;是由私立到公立的歷史,是由具有阿文、教義禮拜、把齋等宗教課程與國家普通中學課程相結合的教育到保留一定回族風俗習慣的純國家普通中學課程的歷史。是由小到大,幾經周折,終於發展起來的歷史。所以這些都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而發展的客觀事實,其中包含著深刻的民族文化教育的背景;即雲南回回民族文化教育傳統的民族性,時代性和包融性。
貢獻
開創民族中學先例
明德中學的創建,開創了全國民族普通中學的先例,是向現代回民教育發展的一個成功的試驗。從這個班的教育效果來看,充分證實了中阿兼顧人才的培養構想不但可以實現,而且令人滿意,符合時代的需要,深受回民民眾的歡迎。初三班的50 名學生,到1932年畢業時只剩35名。其中升學11名,任國小教員11人,機關職員4人,自辦報刊1人,經商3人,從軍3人、務農2人。有的人後來繼續進入西南聯大,雲南大學以及其他高等學校深造,還有幾人到埃及留學。
開闢留學生先例
赴埃及留學生的選送,是明德中學的一大貢獻。中國回民團體正式派遣學生留學阿拉伯國家,開始於1931年的雲南明德中學。為了溝通中國與伊斯蘭國家的文化聯繫,造就精通阿拉伯語的人才,明德中學於1931年選送第一批學生納忠、林仲明、張有成以及“上海伊斯蘭師範學校”選送的雲南學生馬堅等4名,由教師沙國珍帶領,前往埃及開羅“艾茲哈爾大學”深造。1934年又選送第二批學生納訓、林興華、馬俊武等3名學生到埃及留學。埃及國王福阿德特獲悉中國學生抵埃後即以本人巨幅肖像增明德學校留念,“雲南回教俱進會”和明德學校全體師生職員合影寄增“艾茲哈爾大學”。埃大聘沙國珍為“中國留學生部”部長,並特許每年保留中國學生名額10名。留埃學生在留學期間便有大量譯作發表。畢業回國後,又把全部精力和知識貢獻祖國。他們的著作和教學,為國際、國內學術文化交流,為祖國培養外事人才和學術研究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受到國家的重視。
優秀人才
留埃學生在留學期間便有大量譯作發表。畢業回國後,又把全部精力和知識貢獻祖國。他們的著作和教學,為國際、國內學術文化交流,為祖國培養外事人才和學術研究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受到國家的重視。
馬堅
馬堅(1906-1978),字子實,沙甸人。回國後在上海、重慶、雲南等地從事《古蘭經》阿拉伯文著作的翻譯。1946年起,擔任“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是該系奠基人。譯著有《回教哲學》、《回教真相》等10餘種作品,並主編《阿拉伯語漢語詞典》,譯有《古蘭經》全文漢文版。解放後參加重要的外事翻譯工作。自1949年起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是我國阿拉伯語著名學者。1979年病故於北京。
納忠
納忠,字子嘉,通海納家營人。1940年回國後,先後在原“中央大學”、“雲南大學”任教授。1958年調“北京外交學院”任阿拉伯語系主任,並擔任研究生指導工作。他早年出版了《回教諸國文化史》、《埃及近代史》等書,還主編了一部較完整而系統的阿拉伯語教材和《阿拉伯史》等。
林仲明
林仲明,字子敏,沙甸人。任“北京外語學院”副教授,並擔任研究生指導工作,並不時奉派出國從事外事工作。著有《回族歷史教科書》。
納訓
納訓,字鑒恆,通海納家營人。翻譯阿拉伯文學名著《一千零一夜》編為六卷,每卷35-40萬字,在國內有較大影響。他的譯作還有《古蘭經的故事》、《阿拉伯名哲學家傳》,以及將漢文魯迅的《風箏》、朱自清的《背影》、曹禺的《雷雨》等譯成阿文。
馬俊武
馬俊武,字興周,開遠大莊人。譯有《阿拉伯兒童故事》。
自40年代我國在大學裡正式開設阿拉伯語專業起,馬堅、納忠、林仲明、林興華(字庚虞,沙甸人)等在大學講壇上辛勤工作,培養了一批精通阿拉伯語的各族人才,他們服務於社會,為祖國做出了重要貢獻。
文化意義
從明德中學的歷史發展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
(一)回族具有重視民族文化教育的傳統,不僅要發展宗教教育,更要發展新式國民教育、普通教育;不僅要保持民族特色教育,還要發展現代教育、素質教育。
(二)回族具有重視民族團結的傳統。不僅重視本民族的團結,更重視與其它兄弟民族的團結,發揚回族優秀文化教育傳統,保持民族生存與發展,適應社會進步與繁榮的需求,也是明德中學正確總結歷史,努力實現辦學目標的需要。
(三)中國回族具有重視把民族文化與漢文化融合生長,把回族文化教育傳統溶於整箇中華民族文化大家庭的傳統,這種民族文化的包融性不僅充實了自身文化內涵,而且成為推動民族發展的靈魂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