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鐵炮

日本鐵炮是日本古代作戰的強力武器。

鐵炮的傳入和傳播,根來眾和雜賀眾,戰國的鐵炮戰,

鐵炮的傳入和傳播

1543年(天文12年)8月25日,一艘葡萄牙商船被颱風帶到了薩摩以南的種子島,這就是給日本歷史帶來巨大變化的“鐵炮の傳來”的故事的開端。
商船被種子島上的“小浦村”的村民發現,村民們驚恐萬分,馬上報告整乘笑廈了當時種子島的領主、種子島家第十四代當主“種子島時堯”。時堯即派人將商船領到港口——津。他發現兩個葡萄牙商人手上拿著長約兩尺多而且很重的鐵棍。棍子的前面有個洞,後面卻是封閉的,樣子十分奇特。這就是“鐵炮”。在看見鐵炮的瞬間,時堯似乎意識到歷史賦予他的使命,立即以重金買下兩支收為家寶。
由於在當時的種子島,鐵的採掘和精煉技術已十分發達,種子島時堯就想再造幾支鐵炮。1544年(天文13年)葡萄牙商人再次來到種子島,時堯命被後人稱為“薩摩鐵炮煅冶之祖”的工匠八板清定向葡萄牙商人學習鐵炮製造術和火藥煉製術,並在1545年(天文14年)仿造出了“國產第一號鐵炮”(至今仍保留在種子島家)。從這一天開始,鐵炮被傳向了日本的四面八方。其中最著名的是紀州、堺、國友三個分支。
河內津田城城主津田正信的長子紀州小倉莊的領主津田監物(烈風傳中經常出現的那個鐵炮商人)將兩支種子島鐵炮帶到紀州,並命紀州西坂本的芝辻清又衛門進行複製。得益於紀州雜賀高超的煉鐵術(相傳那裡產有雜賀眾所用的稱為“雜賀缽”的兜),1545年(天文14年)紀州第一號鐵炮誕生。津田監物的弟弟根來寺子院“杉ノ坊”的院主津田明算開始用鐵炮武裝士兵,這就是有名的鐵炮傭兵團根來眾的起源。
後來芝辻清又衛門移居堺,與被後人稱為“鐵炮又”的堺商人橘屋又三郎開始進入鐵炮製造業,再加上堺以前就有生產中國(明朝)鐵炮的技術和作為自由都市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堺成了全國第一大鐵炮生產地,並幾乎控制了全國的鐵炮生產和輸出。
1544年(天文13年)2月將軍足利義晴通過管領細川晴元命令近江坂田郡國友村的煅冶善兵衛(就是太閤Ⅲ里幫秀吉造大炮的)為他製造鐵炮,並在半年後獻上兩支。(不過這一傳說似乎不大可信,國友村在淺井的領內,沒用的將軍好像還挺有面子章匙歸的。^o^)後來“國友村”被羽柴秀吉控制,國友藤二郎等人被任命為國友河原方代官。國友村作為織田領內最大的鐵炮生產地可以說是織田家的命脈所在。
由於各捷運炮數量的不斷增加,日本迎來了“鐵炮戰”的時代。

根來眾和雜賀眾

戰國時期,由於守護畠山家勢力日趨衰弱,領內也沒有出現強有力的大名,其領內逐漸形成了地方豪族割據的局面。如同甲賀、伊賀,紀州也出現了以津田一族為首的武裝集團——根來眾。根來眾是以紀州根來寺為中心,加上杉ノ坊、岩室坊、泉識坊等幾個子院,由寺里負責雜役和防衛的僧人所組成的僧兵武裝集團。其中勢力最大的就要數謎漏“杉ノ坊”的院主津田明算了(津田監物的弟弟)。津田監物自從仿匪囑樂幾制鐵炮成功後,就成了根來眾的首領,並開創了有名的炮術津田流。1568年(永祿11年)12月22日,69歲的津田監物去世,同年其弟津田明算也去世。津田明算的兩個兒子算正和堡夜拒照算,繼承了他的事業,照算更是在炮術津田流上加以發展,並開創了炮術自由齋流。在1585年(天正13年)秀吉進攻紀州時,杉ノ坊更是成為全體根來眾的指揮。
雜賀眾主要是指在紀ノ川下游的“五緘”:雜賀莊、十ヶ鄉、宮鄉、中鄉、南鄉(見左圖),當地有十分優秀的水軍和大量放糠狼的鐵炮。雜賀莊和十ヶ鄉有“海盜門徒”之稱,有強有力的水軍,並以漁業和與薩摩的商業交易作為主要財政收入;其他的三鄉相對地處內陸,以肥沃的農田的農業收入作為主要財政收入,加上離根來寺很近,與根來眾的交流也十分頻白煉慨繁(雜賀眾的土橋平次就是泉識坊的門主)。雜賀有極高的冶鐵術,那裡產有有名的雜賀眾所用的稱為“雜賀缽”的兜,加上根來眾幫助,鐵炮數量十分巨大,據說有幾千支(長筱之戰中信長也只有3000支鐵炮)。雜賀眾中有有名的鐵炮鈴木一族,被稱為“雜賀孫一”的鈴木重秀更是鐵炮指揮的天才(在下一篇中會有介紹)。
由於宗教的原因,織田信長就曾發動過“石山戰爭”。一直到1584年(天正12年),根來眾在秀吉和家康爭霸中幫助家康方,從而使秀吉下決心徹底平定紀州。
1585年(天正13年)3月10日,秀吉下令:“先燒根來寺,然後攻打太田城和小雜賀中津城。”發兵10萬進攻紀州。其中包括:
先陣:中村一氏(3500)、二備:筒井定次(5000餘,其中包括島左近)、三備:堀秀政(10000餘)、高山右近(10000)、桑山重晴(5000)、細川藤孝(2000餘)、蜂屋賴隆(3000餘)、堀尾吉晴(3000餘)、淺野長政(5000餘)、增田長盛(2000餘)、豐臣秀次(10000餘)、豐臣秀長(10000餘)、宇喜多秀家(15000餘)、豐臣秀吉(20000餘)。
總兵力達103500餘人,並命令小早川出動毛利水軍,小西行長(船奉行)、九鬼嘉隆、仙石秀久在岸和田城控制雜賀方面。
豐臣秀次、筒井定次、堀秀政、中村一氏進攻有“當國第一ノ堅城”之稱的千石堀(交戰中城內的火藥庫爆炸,據說有1600城兵被炸下城頭,傳說是島左近所為);高山右近、中川秀政、秀成(清秀之子)進攻積善寺。3月23日,積善寺向豐臣秀長投降。
突破前線的豐臣軍如潮水一般湧向根來寺,1585年(天正13年)3月24日,火燒根來寺。根來眾滅亡。
1585年(天正13年)3月25日,豐臣軍向太田城進軍。很快本願寺顯如接受鈴木重秀的提議向中村一氏投降。太田城城主太田左近正宗拒絕開城,豐臣軍發動總攻擊。
先陣:堀秀政(3000)、二陣:長谷川藤五郎(3000)、三陣:前野甚兵衛(3000)。
太田以5000兵和數百鐵炮將其擊退(據說太田城陣中有百地丹波所制的“定時發火裝置”,大概就是定時炸彈)。3月26日夜,秀吉命169200多人築堤(秀吉的拿手好戲,以後有機會再給大家介紹),4月2日水淹太田城。很快太田城軍糧耗盡,開城。秀吉命城主等51人切腹。雜賀眾滅亡。

戰國的鐵炮戰

鐵炮首次被用於實戰是在1549年(天文18年)薩摩的島津對肝付、蒲生、涉谷聯軍的戰鬥中。在戰國早期由於當時鐵炮價格極高,無法大量配備于軍中,一般只起威嚇作用。
隨著鐵炮的大量使用,鐵炮戰術也在不斷豐富中,湧現了一批打開新時代之門的戰國名將(可惜不是武田信玄、上杉謙信這些傳統用兵家)。
島津義久、義弘——釣り野伏せ
“釣り野伏せ”就是在樹林裡布置好伏兵,先頭部隊前去誘敵,成功後鐵炮齊射伏兵齊出。這種戰術需要有善戰的將領指揮先頭部隊,以達到誘敵的目的;時間上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島津義久和他的三個兄弟(義弘、歲久、家久)最善於使用這種戰術,曾以此擊敗過日向的伊東氏、豐後的大友氏和肥前的龍造寺氏,並在豐後的戶次川之戰中擊敗秀吉的九州遠征軍的先鋒仙石秀久(此戰中長宗我部元親的長子信親戰死)。
嚴格的說島津的戰術不是完全的鐵炮戰術(當然島津也會“三段”)。
織田信長——三段
“三段”是織田信長的成名絕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成功的戰例當然就是長篠之戰。信長以3000鐵炮擊敗武田勝賴所帥的15000甲信騎兵,“武田二十四名臣”死了三個,從此武田家一蹶不振(山縣昌景最傻,帶著“赤備”沖向敵營,看見陣前只有柵欄沒有人,卻自以為這是諸葛亮的“空城計”,結果兩次鐵炮齊射後就光榮犧牲了!)。
鈴木重秀——組擊ち鐵炮
“組擊ち鐵炮”可以說是當時最先進的鐵炮戰術。將四個人分為一組,一個瞄準、一個裝火藥、一個裝子彈、一個點火。在當時一個人使用鐵炮開一槍在20秒左右已經是很不錯的了,而這樣熟練的一組開一槍只要4~5秒,連織田信長的三段也要7~8秒(難怪織田信長的鐵炮是A級的,而鈴木重秀的鐵炮是S級的)。
1570年(元龜元年)在“石山合戰”的揭幕戰——野田、福島之戰中,鈴木重秀所帥的雜賀、根來眾十分活躍,擊退信長的進攻。此戰中佐佐成政受傷,野村越中戰死。戰鬥中有3000支鐵炮投入使用,是鐵炮首次大量運用於作戰。隨後淺井、朝倉、六角起兵呼應,近江宇佐山城落城,守將森可成戰死。織田被迫退出京都地區。
伊達政宗——騎馬鐵炮隊
“騎馬鐵炮隊”相信玩過“天翔記”的朋友一定不會忘記。伊達政宗是三個會“騎鐵”特技中的一個(還有鈴木重秀、片倉景岡)。他利用奧州是著名的馬產地的優勢,再裝配鐵炮,在片倉景岡(也有傳說是鈴木重秀)的幫助下,組成了強有力的騎馬鐵炮隊,並在戰國末年的大坂戰役中發揮了巨大的效果。
大坂戰役中,伊達政宗所帶領的10000人(包括先頭800騎鐵,2000騎兵)遭遇大坂方後藤又兵衛基次、薄田隼人正兼相帶領的軍隊。大坂軍在伊達政宗的無敵騎馬鐵炮隊面前很快被擊潰(後藤又兵衛基次、薄田隼人正兼相英勇戰死)。遲到的大坂軍,就是受大霧所擾的真田幸村的“天下第一強兵”,在伊達政宗軍經過時從側面殺出,經過一場激戰後伊達政宗率軍撤退。很快大坂戰役結束,真田幸村戰死,伊達政宗再沒有與之一分高下的機會,這成了他一生遺憾。
可惜伊達政宗生得太晚,戰國時代結束,騎馬鐵炮隊再也沒有表演的舞台了。
戰國時代鐵炮的最大規模使用是在關原會戰中,作戰雙方共投入了總兵力的1/10,約20000支鐵炮。當時日本甚至自稱是“世界上擁有鐵炮最多的國家”。
由於宗教的原因,織田信長就曾發動過“石山戰爭”。一直到1584年(天正12年),根來眾在秀吉和家康爭霸中幫助家康方,從而使秀吉下決心徹底平定紀州。
1585年(天正13年)3月10日,秀吉下令:“先燒根來寺,然後攻打太田城和小雜賀中津城。”發兵10萬進攻紀州。其中包括:
先陣:中村一氏(3500)、二備:筒井定次(5000餘,其中包括島左近)、三備:堀秀政(10000餘)、高山右近(10000)、桑山重晴(5000)、細川藤孝(2000餘)、蜂屋賴隆(3000餘)、堀尾吉晴(3000餘)、淺野長政(5000餘)、增田長盛(2000餘)、豐臣秀次(10000餘)、豐臣秀長(10000餘)、宇喜多秀家(15000餘)、豐臣秀吉(20000餘)。
總兵力達103500餘人,並命令小早川出動毛利水軍,小西行長(船奉行)、九鬼嘉隆、仙石秀久在岸和田城控制雜賀方面。
豐臣秀次、筒井定次、堀秀政、中村一氏進攻有“當國第一ノ堅城”之稱的千石堀(交戰中城內的火藥庫爆炸,據說有1600城兵被炸下城頭,傳說是島左近所為);高山右近、中川秀政、秀成(清秀之子)進攻積善寺。3月23日,積善寺向豐臣秀長投降。
突破前線的豐臣軍如潮水一般湧向根來寺,1585年(天正13年)3月24日,火燒根來寺。根來眾滅亡。
1585年(天正13年)3月25日,豐臣軍向太田城進軍。很快本願寺顯如接受鈴木重秀的提議向中村一氏投降。太田城城主太田左近正宗拒絕開城,豐臣軍發動總攻擊。
先陣:堀秀政(3000)、二陣:長谷川藤五郎(3000)、三陣:前野甚兵衛(3000)。
太田以5000兵和數百鐵炮將其擊退(據說太田城陣中有百地丹波所制的“定時發火裝置”,大概就是定時炸彈)。3月26日夜,秀吉命169200多人築堤(秀吉的拿手好戲,以後有機會再給大家介紹),4月2日水淹太田城。很快太田城軍糧耗盡,開城。秀吉命城主等51人切腹。雜賀眾滅亡。

戰國的鐵炮戰

鐵炮首次被用於實戰是在1549年(天文18年)薩摩的島津對肝付、蒲生、涉谷聯軍的戰鬥中。在戰國早期由於當時鐵炮價格極高,無法大量配備于軍中,一般只起威嚇作用。
隨著鐵炮的大量使用,鐵炮戰術也在不斷豐富中,湧現了一批打開新時代之門的戰國名將(可惜不是武田信玄、上杉謙信這些傳統用兵家)。
島津義久、義弘——釣り野伏せ
“釣り野伏せ”就是在樹林裡布置好伏兵,先頭部隊前去誘敵,成功後鐵炮齊射伏兵齊出。這種戰術需要有善戰的將領指揮先頭部隊,以達到誘敵的目的;時間上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島津義久和他的三個兄弟(義弘、歲久、家久)最善於使用這種戰術,曾以此擊敗過日向的伊東氏、豐後的大友氏和肥前的龍造寺氏,並在豐後的戶次川之戰中擊敗秀吉的九州遠征軍的先鋒仙石秀久(此戰中長宗我部元親的長子信親戰死)。
嚴格的說島津的戰術不是完全的鐵炮戰術(當然島津也會“三段”)。
織田信長——三段
“三段”是織田信長的成名絕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成功的戰例當然就是長篠之戰。信長以3000鐵炮擊敗武田勝賴所帥的15000甲信騎兵,“武田二十四名臣”死了三個,從此武田家一蹶不振(山縣昌景最傻,帶著“赤備”沖向敵營,看見陣前只有柵欄沒有人,卻自以為這是諸葛亮的“空城計”,結果兩次鐵炮齊射後就光榮犧牲了!)。
鈴木重秀——組擊ち鐵炮
“組擊ち鐵炮”可以說是當時最先進的鐵炮戰術。將四個人分為一組,一個瞄準、一個裝火藥、一個裝子彈、一個點火。在當時一個人使用鐵炮開一槍在20秒左右已經是很不錯的了,而這樣熟練的一組開一槍只要4~5秒,連織田信長的三段也要7~8秒(難怪織田信長的鐵炮是A級的,而鈴木重秀的鐵炮是S級的)。
1570年(元龜元年)在“石山合戰”的揭幕戰——野田、福島之戰中,鈴木重秀所帥的雜賀、根來眾十分活躍,擊退信長的進攻。此戰中佐佐成政受傷,野村越中戰死。戰鬥中有3000支鐵炮投入使用,是鐵炮首次大量運用於作戰。隨後淺井、朝倉、六角起兵呼應,近江宇佐山城落城,守將森可成戰死。織田被迫退出京都地區。
伊達政宗——騎馬鐵炮隊
“騎馬鐵炮隊”相信玩過“天翔記”的朋友一定不會忘記。伊達政宗是三個會“騎鐵”特技中的一個(還有鈴木重秀、片倉景岡)。他利用奧州是著名的馬產地的優勢,再裝配鐵炮,在片倉景岡(也有傳說是鈴木重秀)的幫助下,組成了強有力的騎馬鐵炮隊,並在戰國末年的大坂戰役中發揮了巨大的效果。
大坂戰役中,伊達政宗所帶領的10000人(包括先頭800騎鐵,2000騎兵)遭遇大坂方後藤又兵衛基次、薄田隼人正兼相帶領的軍隊。大坂軍在伊達政宗的無敵騎馬鐵炮隊面前很快被擊潰(後藤又兵衛基次、薄田隼人正兼相英勇戰死)。遲到的大坂軍,就是受大霧所擾的真田幸村的“天下第一強兵”,在伊達政宗軍經過時從側面殺出,經過一場激戰後伊達政宗率軍撤退。很快大坂戰役結束,真田幸村戰死,伊達政宗再沒有與之一分高下的機會,這成了他一生遺憾。
可惜伊達政宗生得太晚,戰國時代結束,騎馬鐵炮隊再也沒有表演的舞台了。
戰國時代鐵炮的最大規模使用是在關原會戰中,作戰雙方共投入了總兵力的1/10,約20000支鐵炮。當時日本甚至自稱是“世界上擁有鐵炮最多的國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