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三年之役
- 發生時間:1083年
日本後三年戰爭一般指本詞條
第三次戰爭 明朝出兵援助朝鮮對豐臣秀吉之戰(公元1592年、1597年,明萬曆十九年,萬曆二十五年,日天皇文祿元年,慶長三年),所以日本方面稱為“慶長·文祿之役”,朝鮮稱“壬辰衛國戰爭”。在日本的對外擴張歷程中,豐臣秀吉為日本的...
抗日戰爭(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168] [167]),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華戰爭(Jap...
太平洋戰爭(日語:太平洋戦爭/たいへいようせんそう、英語:Pacific Wa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美國為首的盟軍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期間進行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
這是戊辰戰爭中官軍追擊東北殘敵,奪取和鞏固在全日本的勝利的最後一個戰役。至此,歷時一年半的內戰,以德川幕府及其殘餘勢力的徹底失敗、新政府的勝利而告終。戰爭意義 這場內戰把日本從腐朽落後的幕府封建統治下解放出來,為日本建立...
德川家康取得了統治權,三年後成立幕府。而大坂城內重要人物豐臣秀賴、淀殿等人及朝廷並未對這場戰爭作出太大的干預。關原戰役雙方均動員了超過十萬兵力,是應仁之亂以來全日本的最大規模的內戰,也被譽為“決定天下的戰爭”(天下分...
朝鮮稱:임진조국전쟁/壬辰祖國戰爭;韓國稱:임진왜란/壬辰倭亂;日本稱:文祿・慶長の役/文祿慶長之役),指1592年—1598年(明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日本文祿元年至慶長三年)中朝人民抗擊日本侵略朝鮮的戰爭。
收復平壤有著相當大的戰略意義,整個朝鮮半島的戰爭形勢就此逆轉。戰役意義 平壤之戰以明軍的大勝告捷, 三都之一光復。 等日軍再次有機會踏進平壤, 已是整整300年後的事了。此役日本第一軍團受到重創,黃海道、開城、鹹鏡道等地的日軍...
、1555年(天文二十四年)、1557年(弘治三年)、1561年,以及1564年(永祿七年)前後十二年間,圍繞著信濃境內的領地問題,在善光寺平附近,以犀川、千曲川匯流處的沖積平原(即“川中島”)為中心的區域,分別發生五次戰爭或對峙。
桶狹間合戰(日語:桶狹間の戦い)是日本永祿三年(1560年)5月19日尾張大名織田信長奇襲進犯的駿河大名今川義元的戰役。是日本戰國三大奇襲戰之一。(其餘兩個分別為河越合戰、嚴島合戰。)東海道大名今川義元親自率軍攻入尾張國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