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三部曲:街謠

日子三部曲:街謠

《日子三部曲:街謠(修訂版)》主要講述了,莫望山、聞心源、沙一天,三個同在一村的知青,十五年後命運讓他們重又走進同一個城市。圖書出版發行業這個古老而新興的行業,充滿誘惑、機遇和陷阱,弄潮兒、淘金者良莠混雜,智慧與狡詐、良知與私慾、公正與邪惡的較量搏殺,演出了一幕幕人間喜劇和悲劇。堅韌不屈、不向命運低頭的莫望山;睿智清高、書生氣十足的聞心源;見利忘義、善於鑽營的沙一天;個性注定他們走出不同的人生軌跡。作品沒有簡單地對近二十年書業界改革做定論,而是理智而卓有先見地揭示其內在規律,筆墨傾注於人與命運的抗爭,展示其人性與生命的價值,是一部全新視角全新內容的書業創業史。

基本介紹

  • 書名:日子三部曲:街謠
  • 出版社: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 頁數:392頁
  • 開本:32
  • 品牌:解放軍出版社
  • 作者:黃國榮
  •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3323492, 750332349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日子三部曲:街謠(修訂版)》以莫望山、聞心源、沙一天三個人的命運和生命歷程三條線並行,齊頭並進。他們三個的不同命運,不同個性,不同婚姻以及他們的妻子華芝蘭、江秀薇、葛楠之間的情感糾葛。構成當代都市的生活畫卷。一部作品以三條線同時推進。
作品盡力製造這種氛圍,讓讀者走進江都,徜徉廟街街頭,與莫望山、聞心源、沙一天一起融進生活的河流,品嘗人生的甘苦。

作者簡介

黃國榮,江蘇宜興人,出版人、作家、編審、客座教授,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種過地,乾過社教工作隊員,當兵後,歷任排長、幹事、副處長、師政治部副主任,解放軍文藝出版社編輯、發行部主任、總編室主任、副社長、副總編、專業技術四級等職,軍銜文職二級。發表出版文學作品500餘萬字。小說代表作品:《尷尬人》、《履帶》、《兵謠》、《多謠》;散文隨筆:《鄉間道德》、《我讀老子系列》;文藝理論:《走出鄉村書寫的怪圈》、《我們該在意什麼》、《文學的聲音》;電視連續劇:《兵謠》、《沙場點兵》等。作品多次獲期刊優秀作品獎、全軍文藝新作品一等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五個一工程”獎,入圍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加拿大“大雅風文學獎”提名獎。電視劇獲飛天獎、金鷹獎、金星獎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客座教授。現任中國出版防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全國出版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發表出版經營管理理論文章近20萬字。編撰《圖書編輯學》、《出版經營與管理》教學講義,獲中國出版科研院人才庫證,多種專家人物辭書收錄。

媒體推薦

當初寫《兵謠》時,我提出小說的線索可以豐富一些。果然,他在《街謠》里就以三個人生命歷程的三條線索同時平行展開,顯示了生活的多樣豐富,也顯示他對藝術的不斷追求。
——陳建功(作家、中國作協副主席)
馬克思說,從巴爾扎克的小說裡面學到的經濟學細節,比從經濟學的著作中學到的還多。我看《街謠》時,感覺《街謠》所提供的書業知識經驗,比教科書中提供的要豐富得多。它對於我們整個出版業在改革開放初期的發展歷程來講,作為一部史來講,真是精彩極了。
——牛玉秋(評論家)
沙一天和賈學毅的所作所為令我不寒而慄,這兩個人物不是作者憑空造出來,而是從當代城市生活中抓出來,這是作者對文學的貢獻。一想到這類人物正活躍在我們身邊,我們可能會不由自主地打寒戰。像《街謠》這類注視人的精神退化表達憂思的小說還不是很多。
——周大新(小說家)

圖書目錄

誰解其中味——日子三部曲修訂版自序
第一章回家
第二章老友重逢
第三章以退為進
第四章一物降一物
第五章走前人沒走過的路
第六章再強強不過光陰
第七章會捉老鼠就是好貓
第八章八仙過海
第九章路是走出來的
第十章書才是里程碑
第十一章決賽前的運動員
第十二章人在江湖
第十三章沙灘上的高樓
第十四章政治搭台,經濟唱戲
第十五章木秀於林,風必吹之
第十六章今天的結束是明天的開始
跋·上帝給的日子
後記

後記

《街謠》第三遍修改完畢,已經是二○○二年二月十九日晚上十一點十分。我放鬆筋骨倚靠在椅背上,深深地舒了口氣,疲憊瀰漫全身。一九九三年動筆寫《兵謠》到完成《鄉謠》、《街謠》三部曲,歷時八年余。數百個節假日,上千個夜晚,三部作品算是回報。業餘寫作的甘苦只有業餘寫作的人能體會,累是累,但自認為值。我可以無愧地對自己說,你一直在做兩個人的事情,你過一天,等於常人活兩天。
寫了《兵謠》、《鄉謠》之後,許多朋友都說要再寫一個謠。我是想再寫一個謠。可我準備寫的是都市生活,七八年前我就開始醞釀《書商》,寫寫我熟悉的第三塊生活,都市書業界,想來想去,書名找不到與“謠”相配的詞。動筆前,周大新給我用了腦子,差不多過一周,他給我打電話,說給我想好了書名,叫《街謠》。我一聽甚好,正合我意。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國圖書發行業開始改革,允許“多種經濟成分並存”,全國各城市便都有了一條圖書批發街,最著名的有長沙的黃泥街、成都的忠烈祠街、武漢的武勝路、西安的西七路、廣州的東園路,如今上海的文廟等等。街,既有圖書一條街的歷史,又有都市的意味,的確沒有比這再合適的了。
初稿出來後,項小米立即通讀,提了很中肯的意見,自己也意猶未盡,於是又改了第三遍。業界許多同仁、朋友都知道我在寫《街謠》,投以許多的關心,有的朋友還主動提供素材,有的非常有誠意地邀約到他們出版社出版。在這裡。我真誠地一併謝謝朋友們的一片情義。
《街謠》依舊按生活流的時序敘述故事,平實、自然而不驚不乍,人生命運、生存競爭、社會矛盾、婚姻愛情、人生哲理統統融進他們的日子。日子是一種生存格式,這格式中充滿著生命的氣息,這種氣息是一種讓人能感受能觸摸的文學氛圍。作品盡力製造這種氛圍,讓讀者走進江都,徜徉廟街街頭,與莫望山、聞心源、沙一天一起融進生活的河流,品嘗人生的甘苦。《街謠》與《兵謠》、《鄉謠》不同的是,前兩個謠是以古義寶、汪二祥個人的命運和生命歷程為結構主線,《街謠》則以莫望山、聞心源、沙一天三個人的命運和生命歷程三條線並行,齊頭並進。他們三個的不同命運,不同個性,不同婚姻以及他們的妻子華芝蘭、江秀薇、葛楠之間的情感糾葛。構成當代都市的生活畫卷。一部作品以三條線同時推進,難度是大了一點。我把這當做給自己的挑戰,在保持三部作品整體風格一致的前提下,努力寫出各自的特色。這種努力成效如何,有待讀者評判。
二○○二年六月二十日於黃寺宿舍

序言

日子三部曲:《兵謠》、《鄉謠》、《街謠》修訂版終於要重新出版了。本是白話小說,語言也平實樸素,內容不過軍人、農民、書商的平常日子,亦無引經據典,更無詩詞曲賦,無須贅言解析。但三部曲的第一部《兵謠》於一九九六年十一月首次在中國大陸出版。至今已近十五年之久,今天又重新修訂再版總有些緣由,所謂序,也就說明一下緣由而已。
其實三部曲重新修訂,動因不在今天再版,主要是三年前台灣兄弟李錫東先生要陸續出繁體版,豎排版式頁面字數少,《鄉謠》和《街謠》厚如陳磚,且作品面世後,自己感到一些不盡初意之處,藉此機會,於二○○七年修訂了《鄉謠》,台灣版更名為《日子》;二○一○年修訂了《街謠》,台灣版更名為《書商》;自己一直對《兵謠》的文字不太滿意,台灣出版因篇幅合適,當時抽不出時間修訂,故文字未作改動,只更名為《突圍》,這次再版,咬了咬牙,重新作了修訂。再則至今時常有人在我的部落格和信箱里留言。對這三部作品表示喜愛關注,還有不少讀者求購但買不到書,讀者越是喜愛,我越得對讀者負責。
這次修訂改動最大的數《街謠》,不只文字潤色,結構上也作了較大調整,篇幅壓縮了近六萬字。其次是《兵謠》,結構和風格雖保持了原貌,但全書文字在不改變原汁原味的前提下重新逐段逐句過了一遍。《鄉謠》只改動了開頭章節,全書保持了原貌和原有的風味。
雖是修訂,但敝人為文向來一根筋,不達本意不罷休,尤其是《街謠》,原作差不多隻當做初稿,費了再度創作的心血。也有朋友勸我,這三部作品出版後,讀者和文壇已有定論,廣播連播了,電視也拍了,獎也得了,何必這么勞神費力。這讓我想起曹雪芹老先生的那首小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正合此意。李錫東老弟在一次朋友聚會的餐桌上說,真正的作家跟常人做事真不一樣,有時候確實有點痴迷,去年大哥在台灣時,別人都去台中、台東、台南遊覽了,他卻把自己關在王朝飯店的房間裡修訂《街謠》。
作品是作家的孩子,總希望更多的人喜愛她。
二○一一年五月八日於北京大慧寺清虛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