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冕電流片-射線狀結構的觀測研究》是依託山東大學,由宋紅強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冕電流片-射線狀結構的觀測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宋紅強
- 依託單位:山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日冕中存在著兩類與電流片結構密切相關的大尺度射線狀結構,分別位於冕流上方和日冕物質拋射(CME)的下方。觀測顯示,沿著這兩類電流片-射線狀結構,常有疑為磁重聯產物的團狀結構(blob)向外流動。目前,對這兩類射線狀結構的起源和物理性質、產生有關blob結構的磁重聯的具體過程均存在較大爭議。本項目藉助SOHO和STEREO等衛星進行多角度、多手段的觀測分析,集中力量總結這兩類電流片-射線狀結構-blob結構的(三維)觀測特徵,描述這些結構的產生、發展演化的物理過程與三維形態,並探討射線狀結構與電流片的關係以及產生blob結構的磁重聯過程的物理信息。同時,通過在實地探測數據中搜尋這些結構的對應物,來進一步反推並確認有關結構的物理性質和產生過程。
結題摘要
在項目執行期間,我們研究了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 CME)尾隨電流片-射線狀結構上磁島的併合過程並觀測到與其伴隨的III型射電暴,一般認為III型射電暴是由高能電子激發的,因此該研究結果為磁島併合加速電子機制提供了觀測支持;在第23個太陽活動周內尋找到13例沒有X射線耀斑伴隨而速度卻大於1000 km/s的CME事件,為巨觀不穩定性釋放磁能加速CME機制提供了觀測依據;系統研究了一失敗爆發事件中磁繩的溫度演化過程,從觀測上給出其加熱過程與磁場重聯密切相關的直接證據;首次觀測到一例在太陽爆發過程中形成磁繩的CME事件,為CME過程中磁拱通過重聯產生磁繩的理論提供了觀測支持。磁島併合與電子加速的研究結果被《中國科學報》報導,CME爆發過程中形成磁繩的研究結果被美國《Science News》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