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之夢

日光之夢

影片超越了傳統意義的紀錄片,它專注於畫家安東尼奧·洛佩茲花費數月時間,在自家後院畫一顆樹的經歷,中間還穿插了對他朋友、妻子、崇拜者的採訪,尤其是同時在他家施工的一些工人跟他的創作形成有趣的對比,有助於觀眾增進對藝術創作的理解。

基本介紹

  • 導演:維克多·艾里斯
  • 編劇: 維克多·艾里斯 / Antonio López García
  • 主演:Antonio López García,Marina Moreno,Enrique Gran
  • 製片人:Carmen Martínez ....line producer
  • 對白語言:西班牙語
  • 中文名:日光之夢
  • 外文名:El Sol del Membrillo
  • 其它譯名:果樹陽光 / 溫勃樹陽光 / Quince Tree of the Sun
  • 製片地區: 西班牙
  • 類型:劇情 / 紀錄片 / 傳記
  • 片長: 133 分鐘
  • 上映時間:1992-10-30
  • 色彩:彩色
  • imdb編碼:tt0105438
電影視頻,影片介紹,演員表,影片簡介,發行公司,劇情,幕後花絮,獲獎記錄,

影片介紹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Pascal Gaigne
攝影 Cinematography:
加維爾·阿吉雷撒羅貝 Javier Aguirresarobe
Ángel Luis Fernández
剪輯 Film Editing:Juan Ignacio San Mateo
混音: 立體聲
級別:Singapore:PG/ Finland:S/ Spain:13/ Hong Kong:I
攝製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製作公司:Maria Moreno P.C.
日光之夢日光之夢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Himself(東尼奧·洛佩茲)Antonio López García ----
--Marina Moreno
----
--Enrique Gran----

影片簡介

《溫勃樹陽光》,又名《光之夢》,西班牙導演Victor Erice 1992年的悶騷作品,在當年的坎城獲評審會獎。

在《十分鐘年華老去》里,Victor Erice貢獻了一段最迷人的短片,他是那種可以讓時間在影片裡停留的人,所以我對他一直抱有濃厚興趣。

然後看到了這部《溫勃樹陽光》。影片講述,或者說再現、參與了一位畫家——Antonio Lopez創作一幅新作品的過程。他畫的對象就是一棵結滿果實的溫勃樹。

一棵樹,一個人,一幅作品,整部影片就是在闡述這個關係。它們是互相依存的,但又有各自的生命,只是在這部片裡,它們結合到了一起。

導演最基本的手法有兩種,固定鏡頭、疊化。比如畫家走進屋裡,挑選木板,製作畫架。這一系列動作,主要是通過某一角度的固定鏡頭(基本是標準鏡頭吧)拍攝下來,然後在同一機位進行疊化,目的是省略、壓縮了時間。

這種手法貫穿了整部影片,我們可以在後面看到,比如在後院拍攝的大全景,包括了那棵樹、畫架,它們都在同一畫面里經過了秋天、冬天和春天。在這些鏡頭裡,你會看到被導演“留在膠片上的時間”。

這種方法並不難做,但需要耐心,很好的耐心。

除此之外,導演另一個留住時間的方法,就是細緻入微地用攝影機觀察畫家的創作過程。從他拿起畫架到後院,選定與溫勃樹的距離,為自己腳的位置打釘子定位,在果樹上用畫筆塗上標記——等等一系列細緻的有條不紊的近景、特寫,捕捉每一個動作和眼神。

這好像也不難辦到,只要你足夠細緻,從容。

創作的一開始,總是充滿激情的,影片的開始,也好像飽含活力。畫家輕輕地哼著歌曲,愉快地調著顏料,你聽得到畫筆在畫板上的刷刷聲,風吹動樹梢的聲音。房子裡工人在裝修,收音機里傳來新聞,火車穿過原野,太陽在雲層里略過。這一系列素材在Victor Erice的片子裡,都是以相當自然的面目呈現。它只表現了一種東西,就是生活。

影片接下來的段落,是漫長的、甚至有些無趣地創作過程,時間一天天過去,畫布上的樹葉和果實慢慢增加著,畫家與家人聊天,與朋友聊天,邊聊邊畫,一聊就是好十幾分鐘。攝影機完全紀錄下來這些閒話,鏡頭裡全是自然得到有些“簡陋”的光線,甚至都像是用DV拍出來的效果。機位也就是那兩個,切來切去。時間在這些片斷里,被拉長了,放大了,觀眾體味到細膩,也體味到了乏味。導演就是這樣,讓你代入到一部藝術作品誕生的過程。

看著看著,我以為自己真是在看一部紀錄片,裡面的人物、事件,在導演的耐心和細緻下,顯得那么自然。每件事物都在以自己的節奏,有條不紊地滋長著,包括畫布上的作品,包括在一邊靜靜觀察的攝影機。

十月的馬德里,光線變幻莫測,畫家總是找不到自己最喜歡的那種陽光照在溫勃樹上的效果。然後是陰天、暴雨,畫家在經過多天的拉鋸後,決定放棄進行到一半的油畫。重頭開始,畫素描,這樣就不需要受到天氣的限制。

我不再複述影片內容了,這就像與人談論自己生活一樣,充滿了瑣碎的片斷。《溫勃樹的陽光》展示了一個創作的過程。一個時間的過程,同時也是空間的。因為它包括一個藝術家與環境的互動,這個環境不光包括了那棵溫勃樹,還有他的家人,來訪的朋友,自然風雨,做畫時突然叫起的狗聲。這些都很和諧,唯一刺耳的是收音機里播放的戰爭新聞,它與這個後院裡呈現的氛圍格格不入,並顯得遙遠。畫家總想要捕捉住溫勃樹梢和果實上的陽光,但最後他也沒能成功,只好改成素描,他說,生活總是這樣,你必須得放棄一些東西。

畫家對著樹,在畫布上創作;而攝影機對著畫家,在膠片上創作。這個意味在結局的畫面里表現得更加明顯,這也是導演忍不住要表達自己觀點的地方。

溫勃樹的果實成熟了,紛紛落地,這幅畫已經很難再繼續下去。畫家把畫架搬到了屋裡,看著上面的樹;家人和工人們吃著溫勃果,討論著它。導演在影片最後,讓攝影機和溫勃樹出現在同一畫面里,機器靜靜對著一顆落下的溫勃果,上面白色的痕跡,是畫家用顏料畫上的標記。

《溫勃樹陽光》,節奏極其緩慢,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是部大悶片來的,可能跟你的生活一樣悶。

發行公司

Facets Multimedia Distribution [美國] (2000) (USA) (subtitled)
Shibata Organisation Inc. [日本] (1993) (Japan) (theatrical)

劇情

維克多艾利斯在這部影片中,講述了一個畫家想話一棵樹的故事,影片動人之處在於你可以感受到畫家在把樹的意想轉化為藝術作品過程中的心路歷程。

幕後花絮

影片風趣、生動,視覺上也很有特色,對於了解一個藝術家的創作心靈奧妙頗有幫助。

獲獎記錄

坎城電影節(1992;第45屆)
獲獎
【主競賽單元-費比西獎】維克多·艾里斯 Victor Erice
【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維克多·艾里斯 Victor Erice
提名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維克多·艾里斯 Victor Erice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