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旗津區舊名“旗後”,系因聚落位於旗山之後而得名,是高雄港的發源地,也是高雄市發展最早的地區。明末清初,就有許多來自中國的船隻停泊。
在1860年中英《
北京條約》後,旗後正式開港通商,萬帆聚集,成為高雄的首善之區,清廷於1862年在此設立旗後海關分關。
1898年,日本在此設立高雄第一所學校-打狗公學校(今旗津國小)。
1909年設打狗區役場於旗後,但在1920年設立高雄街後,區役場被遷往哨船頭。
1925年,日本取“旗鼓堂皇,津粱永固”之義,改地名為“旗津”,戰後改設高雄市旗津區。原本和南端小港區相連,但是因為要蓋高雄港第二港口,所以就被炸斷了。
1979年高雄市升格為直轄市,並將東沙島及南沙太平島劃歸旗津區管轄。
1984年5月,高雄過港隧道通車,使旗津的對外交通大為改善。
1967年,為開
中洲島辟高雄港第二港口,將旗津與台灣相連的沙嘴切割,使得旗津再度成為
沙洲離島。
教育院校
國民中學
國民國小
旗津區旗津國民國小
旗津區大汕國民國小
旗津區中洲國民國小
旅遊景觀
高字塔
高字塔位於高雄市旗津區,還有另外一座位於
紅毛港,但由於紅毛港的遷村計畫遲遲未完成而荒廢至今;高字塔於西元1967年建造,為了管制進出港口的船隻,於第二港口設立的高字形信號台,高字塔共有4層樓,是旗津地區相當明顯的建築標的,加上周邊旗津著名的旅遊景點,更是高字塔民眾旅遊的好地方。
觀光腳踏車道
旗津環島海景觀光腳踏車道又名為踩風大道,是國內官方唯一的海岸風貌路線,以生態、人文、遊憩為主題規劃五大迴圈系統,將海岸腳踏車道和旗津路腳踏車到串連在一起,讓民眾輕鬆悠遊旗津,自然美景中融合了古蹟文化!
迴圈一:總長約為1.8公里,為人文歷史景觀區,包含旗後燈塔、旗後炮台、珊瑚礁地形、古隧道等景點,民眾可從海水浴場的入口處或是廟前路進入,前者經由是木棧道穿越古隧道即可看到高雄港寬闊視野,而後者會有陡坡的挑戰,讓您體驗不同於一般道路的路程。
迴圈二:總長約為3.5公里,為海灘休閒景觀區,穿越海岸公園、海水浴場、海產街及順榮造船廠,目前尚未完工,欲體驗的民眾可要耐心等候囉!
迴圈三:總長約為3.2公里,為腳踏車越野景觀區,民眾穿越沙灘就有一個原電石渣場地設定腳踏車4X競賽場,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越野競賽活動空間,相當具有挑戰性喔!
迴圈四:總長約為2.8公里,為風車與污水廠休閒景觀區,將風車公園、景觀海堤、污水廠戶外展示場結合起來,從風車公園石子路到海岸線騎到終點可以遙望高字塔,加上海邊的景致讓您感受清靜悠閒的氣氛。
迴圈五:總長約為4.2公里,為海岸夕陽景觀區,民眾可在沿海岸堤防眺望夕陽,大船入港、夕陽西下的景致也映入眼帘,但是目前這條迴圈也尚未完工。
旗津天后宮
旗津天后宮位於高雄市旗津區第一街旁,主要供奉媽祖,當地民眾又稱為媽祖廟、媽
祖宮,建廟於清朝康熙12年(西元1673),香火相當鼎盛,也是高雄市第一座媽祖廟。於民國68年(西元1979
年)經政府核定為三級古蹟。
閩南式建築的燕尾剪黏,與映照在藍天中的大紅燈籠,於民國37年(西元1948年)由地方人士蔡文賓等信徒籌資重修,即為今日所見之廟宇古樸的面貌,廟內兩壁皆為石雕,造型及刻工頗為細膩。廟堂上的,廟內尚存有清光緒12年古銅鐘一口、『普濟眾生』匾,為光緒15年古物、光緒18年木質對聯一副。
天后宮
媽祖靈驗也是無人不知,到天后宮參觀也別忘了給媽祖上柱香求庇佑喔!
旗津廣濟宮
旗津廣濟宮位於旗津區旗津2路255號,創始於1737年(乾隆2年),自旗後天后宮分靈於此,主祀媽祖、
觀音、佛祖。西元1969年(民國58年)為了打通第二港口及西元1981年(民國70年)為擴建高雄港西岸為中興商港區,高雄港務局分配廟地給中興商港區內原有的六座廟宇,原意希望六座廟宇能合併一起,但因廟宇的主神主位無法確認,只有三家廟宇廣濟宮、進興宮、閻羅殿願意合併,形成諸神合祀於一廟宇的奇觀及偉大的包容心。
旗津海岸公園
旗津風景區中的是高雄市最大規模的海岸公園,建於1993年,占地約為45公頃,規劃有旗津海水浴場、自然生態區、越野區和觀海景觀步道區,將公園分為高密度和低密度區,建築都是採用白色和藍色搭配,讓公園的景觀能和藍天、深海融為一體,感受自然優美的景致;旗津海岸公園最具特色的在於觀海平台,由15根長約15公尺的柱子支撐著觀海平台,從海岸延伸至海中,民眾可站在觀海平台上欣賞海浪的壯麗景色,海天一色的景觀令人心曠神怡;旗津海岸公園景觀步道長約1公里,兩側分別是腳踏車步道和旗津西海岸沙灘,民眾可騎著腳踏車不僅可欣賞到海岸
旗津海岸公園景色,黃昏十分更可以感受落日情懷。另外,在旗津海岸公園遊客中心二樓,還有著名的高雄旗津貝殼館,面積約為60坪,收藏規模堪稱國內最大,展出約有2000種的貝類和約200種的蟹類。
旗津海水浴場
旗津海水浴場位於旗津區廟前路,沙質細軟,海水清澈,與海岸公園相鄰,也是
海岸公園北邊的起點,一個擁有救生設備的海水浴場,為夏日消暑、玩水、游泳、衝浪、拖曳傘等水上活動最佳的處所。浴場設有觀海景觀步道、越野區、自然生態區等不同的休憩區;所以遊客如織,即使是海水浴場不開放的季節,到此的遊客亦不在少數。此地視野廣闊,可遠眺海上船隻及峻偉的旗後山。
尤其每到傍晚時分,當夕陽斜掛、彩霞滿空時,搭配一波一波的浪花拍打著沙岸的樂音,最適合情侶們談情說愛及製造情趣等的浪漫地點。近年來還有許多愛好動力風箏的玩家聚集在此,還有遊客在此觀賞落日餘暉或遠眺海上的船隻。
旗津海水浴場有固定的戲水安全區域,請遊客前往戲水時應先了解安全區域的規定,勿在安全範圍外戲水。
本地特產
烏魚子
工藝:漁民獲得烏魚以後,即將雄烏魚售到魚市場,雌烏魚則剖出魚卵,與魚
肉分別出售。專門加工烏魚子的工廠收購後,先將卵子縝密漂清,除去附帶物,放在木板下壓去水分至相當程度,把它壓為扁平形;再取出整形、整理,用麻繩紮好,掛起來涼乾。成品後烏魚子表呈琥珀色為上品,幾乎透明,卵形肥大,豐美堅實,而軟硬適度。最後,以各種樣式的紙匣裝盛,每匣至少兩對。到吃時,再將魚卵切成薄片,在炭火上微炙,直到成熟為度,再配以各種佐料,便可食用了。烏魚子本是烏魚卵,經烘烤後,蘸以醬油,拌以姜蔥,便為佐酒妙品。看,賞心悅目;吃,異香味味道留存良久。烏魚子還能做為新年禮品,饋贈親朋好友。
高雄家鱷
特點:鱷,俗稱鱷魚,但不屬於魚類,他是爬行動物的一種。鱷魚四肢短,尾巴長,全身有灰褐色的硬皮,大的鱷魚身體長達3米到6米。鱷魚善於游泳,以捕捉魚、蛙和鳥類為食,如果人不小心,也會成為它的一頓美餐,可想而知鱷魚是面目可憎、性情殘暴的動物。鱷魚的生活習性和生理構造非常奇特。它沒有舌頭,卻是地道的肉食動物,吃東西時只一兩口就吞下去,不用擔心消化不良。3歲以上的成鱷,可以把鐵釘消化掉。鱷魚沒有腮,卻有一副功能優異的肺,成鱷可以每次潛水1-2小時。壽命約70-80年,適於枉息在260度以上的淡水中,低過這個溫度,很快就會死亡。
功用:
鱷魚肉是一種獨具風味的佳肴。加工後的鱷魚皮柔軟,豐厚,色澤美觀。
台灣古古椰子
特點:高幹晚熟種,樹高35米左右,樹齡長達百年,定植後15年開花結果,盛產期50餘年,果實碩大;矮乾早熟種,樹高15-20米,樹齡約30-40年,定植後4-5年開花結果,果實略小,呈三棱形,重1500-2500克,防治病蟲害和採摘均較易。
油紙傘
工藝:
油紙傘製作方法完全是用手工。細長的傘骨,都是用從台中運來的“孟宗竹”經浸水後削成,竹身硬而富有彈性,因為本身具有的糖分全部去除,所以不會惹蟲遭蛀。再經過鑽孔、穿線,一頂圓形的紙傘骨架就此成型。接著將成扇形的綿紙,用棉子油一片片粘在骨架上,曝曬之後,塗上防水桐油。油紙傘就製作成功了。上過桐油的紙傘,既有防水的功能,又可增加棉紙的韌性,更使原本單調粗俗的棉紙變得亮麗透明。
風俗:在製作油紙傘的師傅家裡,都供奉著“巧聖先師”的牌位,傳說是春秋時魯班(一說是魯班的妻子,又一說是古代一位王侯的夫人)發明製作油紙傘。]“巧聖先師”的牌位旁還有一副對聯,上聯是“一竿樹立拓天空”,下聯是“片片彌逢遮雨露”。現如今油紙傘不僅僅可以“遮雨露”,而且已成為一種精美的工藝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