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社會發展與變遷》是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安成浩
基本介紹
- ISBN:9787308128216
- 作者:安成浩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9月
- 頁數:242
- 定價:36.00
- 裝幀:平裝
- 叢書:韓國研究叢書
《族群社會發展與變遷》是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安成浩
《族群社會發展與變遷》是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安成浩內容簡介本書是一部描繪朝鮮族鄉村社會100年變化的民族志。通過田野調查與史料分析相結合,作者考察了朝鮮族村落的形成、發展以及城市化背景下的變遷歷程。指出以農業...
《民族發展與社會變遷》是2001年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嘉文、馬戎。內容簡介 《民族發展與社會變遷》包括學科建設、文化與藝術、宗教文化、家庭與婦女、民族與發展五部分。目錄 在教育部第四屆社會-文化人類學高級研討班開幕式上...
《波札那族群生活與社會變遷》是2014年12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薇。內容簡介 傳統部落的現代變遷是大多數走向現代的非洲國家難以迴避的現實問題與理論命題。《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文庫·當代非洲發展研究系列:波札那族群生活...
《族群邊緣 : “畲”漢邊界形成、發展與變遷的歷史》是2019年5月1日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積慶 。內容簡介 本書從族群邊界的理論角度,重新審視畲族形成、發展、變遷的歷史過程。在承認族群客觀歷史文化的同時,重點研究歷史上...
本書從民族族群文化的歷史變遷和現代變遷的角度深入分析和描述了使鹿鄂溫克人的物質、精神、制度文化變遷歷史進程情況,清晰地分析了以往的歷史時期中敖魯古雅族群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和社會歷史條件,包括物質條件和思想條件,對現代化進程中...
(二)遷徙:拓展的族群關係 二 社會組織的演變 (一)社會行政管理組織的演變 (二)家庭結構與家庭關係的變化 (三)門宦的形成:群體的自我表達與分化 三 經濟生產方式的多樣化發展 (一)多種經濟經營 (二)養羊業:生存中的文化...
本文通過以民族志的方式“深描”東關回族社區的歷史與現狀、東關回族文化的主要構成元素與東關回族之間的互動關係、東關回族面對外來文化的衝擊採取的文化修復活動等,提出都市回族社區的變遷因地域文化、宗教基礎、民族認同等方面的差異,發展...
《靺鞨興嬗史研究:以族群發展、演化為中心》是2014年2月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范恩實。內容簡介 《靺鞨興嬗史研究:以族群發展、演化為中心》從新的民族社會學理論入手,對靺鞨族群的來龍去脈進行了系統的、創新性的梳理...
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發展與族際交往》的內容是解析當地社會結構與變遷的基礎性知識。作者介紹 馬戎,回族,1987年獲美國布朗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在北京大學任教。主要研究領域:民族與族群、人口遷移與城市化、教育...
《社會轉型與土家族社會文化發展》是2012年6月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曉雲。內容簡介 土家族的發展是在中華民族發展的大背景下進行的,中華民族的發展與命運決定包括土家族在內的各個民族的發展和命運。土家族研究要走向深入,必須...
一般而言, 社會變遷將引起文化變遷;從文化變遷中也可看出社會變遷。文化變遷是局部的、緩慢的變化,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定義種類 1.文化變遷就是指由於族群社會內部的發展或由於不同族群之間的接觸而引起的一個族群文化的改變。2...
20世紀,北歐國家,尤其在芬蘭,開始廣泛使用“民族社會學”這一名稱;芬蘭的韋斯特馬克學派多用民族社會學研究原始社會和民間社會;其次在德國,然後再美國也開始使用這個概念。西方發展 種族與族群社會學(sociology of race and ethnicity...
第四章 巴人的崛起與西漸 第五章 楚人西拓與楚文化入峽 第六章 晚期巴蜀文化的發展與融合 第七章 秦漢王朝治亂與峽江地區文化變遷 第八章 唐宋以來峽江地區經濟開發和文化變遷 第九章 峽江地區現今族群格局與文化特色的形成 ...
第七部分對民族交往、交流與交融視閾下瓦鄉人的文化適應、文化自覺與文化發展進行了思考。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文化變遷是民族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研究一個族群的文化變遷對於研究該族群的整體發展史有著重要的作用。一直以來,學界把居住...
第十三章 赤峰農村的族群整合:主要的發現與思考/430 一 赤峰農村蒙古族和漢族的社會經濟差異/431 二 赤峰農村蒙漢關係的現狀/433 三 赤峰農村族群整合的維度及影響因素/437 四 對國家發展的擴散模式的修正/446 五 未來的人口遷移...
第一節 土著的承替和變遷 / 146 第二節 王朝的統治、經營與客民的入遷 / 158 第三節 元明時期武陵地區土客關係的發展 / 206 第四章 清代武陵地區的土客及其關係 / 235 第一節 清代武陵地區的土著及其分布 / 235 第二節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