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的共生屬性及其邏輯結構

族群的共生屬性及其邏輯結構

《族群的共生屬性及其邏輯結構》是2015年11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年興。

基本介紹

  • 書名:族群的共生屬性及其邏輯結構
  • 作者:袁年興
  • ISBN:9787509778654
  • 頁數:268頁
  • 定價:89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248千字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當代人類學的缺陷以及後現代主義方法論的困境,基於人類學作為一門為人類提供福祉的學科本質,以藏彝走廊一個族群雜居村落--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哈巴村為範例,從存在(beings)的基本維度出發,致力於探索族群主體多層面的共生邏輯,揭示族群共生的基本屬性及其人學意義,從而構建一種二元論和分離主義的族群認知範式。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西方話語體系中的“ethnic group”敘事/3
 一 “ethnos”的歷史敘事:從自我言明到二元對立/4
 二 作為“原始”的“ethnos”:“歐洲文明”之鏡像/6
 三 “ethnic group”的政治內涵:科學的名義/9
  第二節 漢語語境中的“族群”表達/12
 一 台灣的“族群”研究與政治實踐/12
 二 中國大陸的“族群”與“民族”/16
  第三節 我是誰?人類認知自我的困境/23
 一 “理性”與“非理性”的雙重困境/23
 二 人類學的後現代之路/26
  第四節 存在的共生維度:一種方法論/33
 一 共生進化的社會科學意義/34
 二 基於共生主體的民族志書寫/37
第二章 走進哈巴村:歷史與地理/44
  第一節 哈巴村的村落歷史/45
 一 哈巴村的歷史記憶/45
 二 村落歷史考辨/47
  第二節 族群的地理空間分布/49
 一 第一級階梯:回族與彝族/50
 二 第二級階梯:納西族與漢族/52
 三 第三級階梯:傈僳族與納西族/54
  第三節 哈巴村的族群遷徙歷史/55
 一 自稱“納喜”的本地人/55
 二 “裳人”與“四外人”/58
 三 “藏回”與納西族的淵源/61
 四 來自安南銀廠的彝族/64
 五 自稱“永北扒”的傈僳族/67
  本章小結/68
第三章 族群語言與社會結構/70
  第一節 族群語言結構/70
 一 語言的因素結構/70
 二 語言的語法結構/72
 三 語言的功能結構/73
  第二節 族群的親屬稱謂體系/76
 一 納西族親屬稱謂體系/78
 二 回族親屬稱謂體系/79
 三 “四外人”親屬稱謂體系/82
 四 哈巴村彝族親屬稱謂結構/84
 五 傈僳族親屬稱謂體系/87
  第三節 親屬制度與家族組織模式/89
 一 納西族親屬制度與家庭組織模式/90
 二 回漢親屬制度與家庭組織模式/92
 三 彝族親屬制度與家庭組織模式/95
 四 傈僳族親屬制度與家庭組織模式/98
  第四節 親屬制度的外延與族內共生形態/99
 一 族群親屬制度的外延/100
 二 擬親屬稱謂制的內生功能/101
  本章小結/102
第四章 日常生活與公共空間/103
  第一節 族群的日常生活/104
 一 族群的居住空間/104
 二 族群的飲食習慣/109
 三 族群的服飾特徵/112
 四 經濟生活方式/118
  第二節 哈巴村的公共空間/120
 一 哈巴村的集貿市場/121
 二 哈巴村的節日慶典/124
 三 哈巴村的政治空間/126
  第三節 族群交往的共生屬性/131
 一 族群共生的內在動力/131
 二 族群交往的共生屬性/134
  本章小結/135
第五章 宗教儀式與族群象徵/137
  第一節 喪葬儀式的過程象徵/137
 一 分離階段:告別日常生活/138
 二 邊緣階段:儀式中的撫慰與保護/143
 三 後閾限:重返日常生活/151
  第二節 族群的宗教特徵與認知結構/153
 一 納西族與東巴教/153
 二 回族與伊斯蘭教/155
 三 彝族與“畢摩”信仰/157
 四 傈僳族與“尼扒”信仰/159
 五 “四外人”的混合宗教/160
  第三節 風險認知與選擇/164
 一 傳統社會風險與象徵禁忌/164
 二 象徵結構中的現代風險/166
 三 風險認知中的選擇/174
  本章小結/178
第六章 共生結構中的族群情感與想像/180
  第一節 婚姻制度與身份選擇/181
 一 跨族婚姻家庭與民族身份選擇/182
 二 藏族身份的誘惑/184
 三 家族認同與族群認同的重疊/187
  第二節 納西語境中的“屋名”與自我歸類/189
 一 誰是正宗的納西族?/189
 二 “我”屬何族?/193
  第三節 身份認同與區分的地緣差異/197
 一 “老熊灣”與“山里”/197
 二 “山外”與“山里”/198
 三 “江邊”與“山里”/200
  第四節 族群認同與自我歸類的社會情境/202
  本章小結/207
第七章 族群主體的共生效應:一個分析框架/209
  第一節 族群共生的結構性特徵與模型建構/210
 一 族群共生的結構性特徵/210
 二 族群主體共生的評價模型/212
 三 數據說明與變數操作化/214
  第二節 族群共生效應分析/218
 一 歷史主體的共生度和共生效應/218
 二 文化主體的共生度和共生效應/220
 三 想像主體的共生度和共生效應/222
  第三節 族群共生的主體責任/224
  本章小結/228
第八章 結論/230
  一 族群共生結構:一種認知模式/231
  二 族群的共生屬性:從認知論到存在論/234
  三 走向共生:一種生存性智慧/239
參考文獻/24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