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脊是2009年公布的古生物學名詞。
中文名稱 | 旋脊 |
英文名稱 | chomata |
定 義 | 通道兩側的兩條脊狀突起,繞中軸旋卷。 |
套用學科 | 古生物學(一級學科),古無脊椎動物學(二級學科),原生動物門(三級學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旋脊
- 外文名:chomata
- 所屬學科:古生物學
- 公布年度:2009年
旋脊是2009年公布的古生物學名詞。
中文名稱 | 旋脊 |
英文名稱 | chomata |
定 義 | 通道兩側的兩條脊狀突起,繞中軸旋卷。 |
套用學科 | 古生物學(一級學科),古無脊椎動物學(二級學科),原生動物門(三級學科) |
旋脊是2009年公布的古生物學名詞。定義通道兩側的兩條脊狀突起,繞中軸旋卷。出處《古生物學名詞》。...
旋脊溝稜角石是發現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中營鎮的晚二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體小。旋環寬度增長較快,寬度與高度約呈3:2,最大寬度位於臍緣。腹部穹曲,具三條明顯的縱溝,腹中溝較深、寬。側中圍具一條顯著...
擬大旋脊大旋脊蜓半豆狀亞種(比較亞種)是發現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哈拉郭勒的晚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中等,粗紡錘形。5圈,外部數圈包卷較松。旋壁在內圈由緻密層、原始層及外疏鬆層組成,外圈上二層式,具...
高旋脊原小紡錘蜓是產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金絲崗黃龍灰岩剖面的中石炭世(C₂)的化石。特性描述 此種旋脊高大最後二圈包卷特別松。它和prafusulinellanytvicasafonova在殼體大小,軸率和初房直徑等方面都很相近,但後者的旋脊較...
羊場大旋脊蜓肥亞種是發現於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的晚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小,粗紡錘形,中部強凸,兩極鈍尖。4~5圈,首圈包卷緊,呈亞球形,其餘殼圈為粗紡錘形,末圈放鬆顯著。殼體較大的標本長1.21mm,寬0....
近殼口處側旋脊更不清楚。中央旋脊與側旋脊之間稍微凹陷,並比裂帶稍寬。殼口呈五邊形,外唇中等厚,內唇無加厚殼質。殼面似乎光滑,靠近殼口處有不明顯的生長線紋。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羊場大旋脊蜓是發現於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的晚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小,紡錘形,中部微拱,兩極鈍尖。4~41/2圈,內部一兩圈包卷較緊,呈亞球形。旋壁在內圈很薄,向外圈逐漸增厚,由緻密層及較細的蜂巢層組成,...
它是在某些軟體動物、節肢動物(蜘蛛和甲殼蟲)的血淋巴中發現的一種游離的藍色呼吸色素。血藍蛋白含兩個直接連線多肽鏈的銅離子,與含鐵的血紅蛋白類似,它易於氧結合,也易與氧解離,是已知的惟一可與氧可逆結合的銅蛋白,氧化時呈青...
昌都大旋脊蜓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昌都縣妥壩鄉的早石炭世(密西西比亞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中等大小,紡錘形,中部微拱,兩極鈍尖。7.5圈,最初1圈有時為內卷蟲式,有時為球形;第2~4圈為粗紡錘形,以後殼圈漸變為紡錘...
威寧大旋脊蜓是發現於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的晚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中等大小,紡錘形,中部強拱,兩極鈍尖或銳尖。正模有51/2圈,首圈呈內卷蟲式包卷,其中軸與其後殼圈的中軸斜交。旋壁由緻密層和細蜂巢層組成,...
楯褶大旋脊蜓是發現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哈拉郭勒的晚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中等,紡錘形。5圈,包卷均勻。長3.50mm,寬度1.45mm,軸率2.41:1。旋壁較薄,在內圈似由緻密層及原始層組成,外圈上可見細蜂巢...
諾木洪大旋脊蜓是發現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埃肯雅瑪托的晚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小,粗紡錘形。7圈,最初1.5圈呈內卷蟲式,包卷緊,外部2圈的包卷顯著放鬆。長1.77mm,寬1.19mm,軸率1.48:1。旋壁很薄...
小型大旋脊蜓是發現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東北克茲爾拉泉的晚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小,粗紡錘形,中部拱凸,兩極銳尖。6.5個殼圈,最初2殼圈的中軸與其後殼圈的中軸幾近正交,第3圈以後,殼體的外形都為粗紡錘形。內...
妥壩大旋脊蜓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類烏齊縣馬查拉的晚石炭世(賓夕法尼亞亞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小,紡錘形。旋壁在內圈薄,最外2圈上由緻密層及纖細的蜂巢層組成。隔壁僅在兩極微弱褶皺。旋脊清楚。通道寬而較高。初房小...
長形大旋脊蜓是發現於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的晚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這個種以長紡錘形至亞柱形的殼體、較大的軸率、較薄的旋壁等特徵與MontiparusweiningicaChang(吳望始等,1974,263頁,圖版133,圖3)相區別。保存單位 中國...
波形旋脊孢(新種)是產於榆林市府谷縣孤山、延安市安塞縣王窯鄉地處安塞縣杏子河的一件侏羅紀(J)化石。特徵描述 孢子直徑28~35微米。赤道輪廓三角形,三邊外凸,角部圓至微尖。三射線細長,近達赤道。從赤道至遠極具螺旋形排列的肋...
·殼圈 旋壁繞旋軸一圈即構成一個殼圈 ·旋脊 隔壁基部單一開口兩側的兩條隆脊 ·擬旋脊 隔壁基部分個開口之間的多條隆脊 ·軸積 沿軸部的次生鈣質充填物 䗴殼的研究方法 軸切面:通過殼軸的切面。可見初房、旋脊或擬旋脊...
東方準蛇卷螺是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柯坪縣依木崗山的奧陶紀(O)的化石。特性描述 螺殼稍微高起,螺環相互接觸,但為溝狀的縫合線所分隔。殼面具有二條旋脊,內旋脊比邊緣脊粗大而明顯,在兩脊之間的凹陷呈溝狀,環外側稍...
環外環寬且微凸,飾有二條粗旋脊(除裂帶),第一條粗旋脊位於裂帶和下旋脊之間,下旋脊位於底部邊緣,兩旋脊之間的距離較寬且明顯凹,底部平凸,飾有等距分布的粒旋線和粗生長線,除此以外,殼面飾有細密的生長線和細旋線...
近東三冕螺是產於江蘇省南通市啟東縣的第四紀(Q)的化石。特性描述 殼小,塔錐形,每一螺環的上縫合線比下縫合線粗壯,主要是後一螺環包住前一螺環的部分下粒狀旋脊所致。末螺環上的上、下粒狀旋脊間另有二條不明顯的粒狀旋...
末螺環高大,約占殼高2/3。底部圓凸,具臍隙。殼面飾有明顯的旋脊和粗橫肋。末螺環飾有9條旋脊和16條粗橫肋,粗橫肋與旋脊相交處呈小節,小節在肩角處較明顯。殼口大,圓角狀。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多旋棱貝氏螺是產於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西口石門埡的早二疊世的化石。特性描述 錐形,螺塔低,約為殼高的1/3,由5個平斜的螺環所組成。近縫合線處有一排斜長的瘤狀突起,它為細旋脊所交叉,形成網狀殼飾。體環周緣與殼軸平行...
螺環飾有明顯的細旋線,近上縫合線之下飾有明顯的粗橫肋,橫肋在上斜面的上部較明顯,下部逐漸消失,上斜面凹。裂帶位於肩角處,呈一條凸起的旋棱,裂帶內飾有新月形曲線,環外側飾有二條粗旋脊,裂帶與第一條粗旋脊之間的距離...
殼面飾有粗旋脊、軸脊和生長線。次縫合線環約飾有3條粗旋脊,軸脊在肩角處尤為顯著,呈圓瘤狀突起,延至螺環中下部逐漸不明顯,甚至消失;螺塔部螺環面一般飾有9~10條等距分布的粗軸脊和6條粗旋肋,末螺環面飾有12條軸脊...
裂頻寬,凸起,位於周緣,新月形曲線粗,線間距寬大,並與裂帶上的2條旋線相交呈粒狀突起。裂帶的上側面寬凸,飾有細旋脊4~5條;裂帶的下側面圓凸,具11~12條細旋脊,細旋脊之間夾有旋線多條。這些旋向飾紋與前斜的生長線...
曲線螺型角螺是產於雲南大理市巍山縣五印的晚三迭世的化石。特性描述 殼體小,圓錐形,頂角為42°,具7個階梯狀的螺環。螺塔高,螺環適度凸,末螺環高大,約占殼高的1/2。縫合線深。殼面飾有很多粗旋脊。末螺環上飾有7條粗...
小原小紡錘蜓旋轉亞種是發現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平川鎮莊子尚的晚石炭世(賓夕法尼亞亞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各圈的寬度為0.25,0.41,0.60,0.78毫米。殼體為紡錘形,4圈,軸率較大,旋脊較弱,在兩極部分微弱褶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