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興娜

於興娜

於興娜,女,1979年10月生,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教授,院長助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興娜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大氣化學,大氣環境
  • 任職院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
  • 性別:女
人物經歷,研究領域,學術兼職,榮譽獎項,

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 2005/09 – 2008/06,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博士
  • 2002/09 – 2005/06,南京林業大學,森林資源與環境學院,碩士
  • 1998/09 – 2002/06,南京林業大學,森林資源與環境學院,學士工作經歷
  • 2008/06 – 2011/03,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講師
  • 2011/04 – 2017/06,南京信息工程大剃放學,大氣物理學院,副教授
  • 2015/10 – 2016/10,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大氣科學系,訪問學者
  • 2017/07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域

大氣化學、大氣環境

學術兼職

  • 主要擔任以下期享享充刊審稿工作: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 Energy and Environment
  • 環境科學學報
  • 6. 大氣科學學報學術成果論戒燥精譽著[36]丁鋮,於臭舉碑興幾朵料娜,侯思宇. 西安市大氣降水污染和沉降特徵及其來源解析. 環境戒燥殃科學, 2020, 41(2), 647-655.[35]邱晨晨,於興娜,丁鋮,時政,張瑞芳,侯思宇,侯新紅. 南京江北新區冬季PM2.5中化學組分的晝夜變化特徵及其來源解酷戲主祝析. 環境科學, 2020, 41(2), 529-536.[34]張瑞芳, 於興娜. 河南省氣溶膠光學特性的時空變化特徵. 環境科學, 2020, 41(2),600-608.[33] Sihan Xiao, Xingna Yu, Bin Zhu, ANIKE RAGHAVENDRA KUMAR, Mei Li, Lei Li. Characterization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black carbon aerosol in the Nanjing Jiangbei New Area based on two years of measurements from Aethalometer.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2020, 139, 105461.[32] Xingna Yu, Li Shen, Sihan Xiao, Jia Ma, Rui Lü, Bin Zhu, Jianlin Hu, Kui Chen, Jun Zhu. Chem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during the Polluted Periods in a Megacit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 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 2019, 19, 103-117.[31]侯新紅,於興娜,沈麗,趙睿東,王國禎,張毓秀. 2013~2017年江蘇省人為源氨排放清單的建立及特徵. 環境科學, 2019, 40(11), 4862-4869.[30]侯思宇,於興娜,龔克堅,王國禎,牛璽,李梅. 重慶市大氣降水污染及其沉降特徵. 中國環境科學, 2019, 39(10), 4100-4107.[29]時政,邰菁菁,龔克堅,李岩,王靜,趙博,肖偉生,於興娜. 南京北郊秋冬季氣溶膠散射特性研究. 生態環境學報, 2019, 28(3), 531-539.[28]張程,於興娜,沈麗,呂睿,肖思晗,時政. 南京北郊冬季氣溶膠散射特徵及其與PM2.5化學組成的關係. 生態環境學報, 2018, 28(1), 101-107.[27] Yu, X., Rui, L., Liu, C., Yuan, L., Shao, Y., Zhu, B., Lei L. Seasonal variation of columnar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and radiative forcing over Beijing, China.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7, 166, 340-350.[26] Lü, R., Yu, X., Jia, H., Xiao, S.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and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at Taihu. Appl Opt, 2017, 56(25), 7002-7012.[25] Xingna Yu, Jia Ma, K. Raghavendra Kumar, Bin Zhu, Junlin An, Jiaqi He, Mei Li.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surface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over urban Nanjing in the Chinese Yangtze River Delt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6, 542, 277-291.[24] Xingna Yu, Jia Ma, Junlin An, Liang Yuan, Bin Zhu, Jiaqi He, Jing Wang Yang Yang. Impacts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and aerosol chemical compositions on visibility impairment in Nanjing,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6, 131, 112-120.[23] Xingna Yu, K. Raghavendra Kumar, Rui Lü, Jia Ma. Changes in column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during extreme haze-fog episodes in January 2013 over urban Beij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6, 210, 217-226.[22] Xingna Yu, Rui Lü, K. Raghavendra Kumar, Jia Ma, Qiuju Zhang, Yilun Jiang, Na Kang, Suying Yang, Jing Wang, Mei Li. Dust aerosol properties and radiative forcing observed in spring during 2001–2014 over urban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16, 23(15), 15432-15442.[21] Xingna Yu, Chanzhen Shi, Jia Ma, Bin Zhu, Mei Li, Jing Wang, Suying Yang, Na Kang.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during firework, biomass burning and dust episodes in Beijing.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3, 81, 475-484.[20] Xingna Yu, Bin Zhu, Yan Yin, Jun Yang, Yanwei Li, Xiaoli Bu.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erosol properties in dust and haze-fog days in a Chinese urban region. Atmospheric Research, 2011, 99(2), 241-247.[19] Yu Xingna, Zhu Bin, Yin Yan, Fan Shuxian, and Chen Aijun. Seasonal Variation of Columnar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in Chin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1, 28(6), 1326-1335.[18] Xingna Yu, Bin Zhu, Meigen Zhang.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over Beijing.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9, 43 (26), 4095-4101.[17] YU Xingna, ZHU Bin, FAN Shuxian, Yin Yan, BU Xiaoli. Ground-based observation of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in Lanzhou,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9, 21, 1519-1524[16] Xingna Yu, Tiantao Cheng, Jianmin Chen, Yan Liu. Climatology of aerosol radiative properties in northern China. Atmospheric Research, 2007, 84, 132-141.[15] Xingna Yu, Tiantao Cheng, Jianmin Chen, Yan Liu. A comparison of dust properties between China continent and Korea, Japan in East Asia.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6, 40, 5787-5797.[14]沈麗,於興娜,項磊. 2006~2014 年江蘇省氨排放清單,中國環境科學, 2018, 38(1),26-34.[13]肖思晗,於興娜,朱彬,何鎵祺,呂睿,沙丹丹. 南京北郊黑碳氣溶膠的來源解析,環境科學, 2018, 39(1): 9-17.[12]張程,於興娜,安俊琳,朱彬,林夢凡. 南京北郊不同大氣污染程度下氣溶膠化學組分特徵,環境科學, 2017, 38(12): 4932-4942.[11]於興娜,馬佳,朱彬,王紅磊,嚴殊祺,夏航.南京北郊秋冬季相對濕度及氣溶膠理化特性對大氣能見度的影響. 環境科學, 2015, 36(6), 1919-1925.[10]於興娜, 袁帥, 馬佳, 徐惟琦, 譚成好, 毛志遠, 康娜. 南京北郊2011年春季氣溶膠粒子的散射特徵. 大氣科學學報, 2013, 36(3), 354-360.[9]於興娜, 張慧娟, 登增然登, 德慶央宗, 康娜. 沙塵源區與下游地區沙塵期間氣溶膠光學特性分析. 中國沙漠, 2012, 32(6), 1710-1715.[8]於興娜, 李新妹, 登增然登, 德慶央宗, 袁帥. 北京霧霾天氣期間氣溶膠光學特性. 環境科學, 2012, 33(4), 1057-1062.[7]馬佳, 於興娜, 安俊琳, 朱彬, 於超, 朱俊, 夏航. 南京北郊冬春季大氣能見度影響因子貢獻研究. 環境科學, 2016, 37(1), 41-50.[6]呂睿, 於興娜, 於超, 朱俊, 夏航. 北京春季大氣氣溶膠光學特性研究. 中國環境科學, 2016, 36(6), 1660-1668.[5]何鎵祺, 於興娜, 朱彬, 袁亮, 馬佳, 沈麗, 朱俊. 南京冬季氣溶膠消光特性及霾天氣低能見度特徵. 中國環境科學, 2016, 36(6), 1645-1653.[4]肖思晗, 於興娜, 朱彬, 何鎵祺. 南京北郊黑碳氣溶膠污染特徵及影響因素分析. 環境科學. 2016, 37(9): 3280-3288.[3]施禪臻, 於興娜, 周斌, 項磊, 聶皓浩. 北京不同污染事件期間氣溶膠光學特性. 環境科學, 2013, 34(11), 4139-4145.[2]王靜, 牛生傑, 許丹, 於興娜. 南京一次典型霧霾天氣氣溶膠光學特性. 中國環境科學, 2013, 33(2), 201-208.[1]袁亮, 銀燕, 於興娜, 肖輝, 文彬. 黃山夏季氣溶膠光學特性觀測分析. 中國環境科學, 2013,33(12), 2131-2139.科研項目
  •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8-2021,項目負責人
  • 2. 國家重點研發計畫,2016-2019,課題負責人
  •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015-2018,項目負責人
  •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2011-2013,項目負責人
  • 3. 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2011-2013,項目負責人
  • 4. 江蘇省高校自然基金,2011-2012,項目負責人
  • 5. 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2012-2017,子課題負責人
  • 6. 氣象災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2009-2011,項目負責人

榮譽獎項

  • 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指導教師(沈麗、張程),於興娜,2018年。
  • 於興娜,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江蘇省人才資源和社會保障廳,2018年
  • 楊素英、陸春松、於興娜、銀燕. 氣溶膠、雲中夾卷混合對雲降水和輻射的影響研究, 江蘇省普通高校本專科團隊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江蘇省教育廳,2018年
  • 於興娜,朱彬,樊曙先. 氣溶膠理化特性及與能見度關係研究, 江蘇省普通高校本專科團隊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江蘇省教育廳,2017年
  • 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指導教師(呂睿),於興娜,2017年。
  • 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江蘇省教育廳,2016年
  • 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江蘇省教育廳,2012年
  • 朱彬、於興娜、安俊琳、王紅磊、康漢青. 長三角地區大氣氣溶膠理化特性研究,江蘇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獎二等獎,江蘇省教育廳,2016年
  • 於興娜,登增然登,德慶央宗,袁帥. 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領跑者5000,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5年
  • 銀燕,韓永翔,魏玉香,朱彬,於興娜,陳魁,楊素英.大氣氣溶膠理化特性及其對灰霾、雲和降水影響研究,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江蘇省人民政府,2013年
  • 黃興友,銀燕,王振會,楊軍,於興娜. 氣溶膠光學特性的地基與衛星遙感研究, 江蘇省普通高校本專科團隊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江蘇省教育廳,2013年
  • 不同污染事件對北京市氣溶膠光學特性影響的研究,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指導教師),2012年
  • 朱彬,於興娜,安俊琳,樊曙先.中國東部城市和城市群大氣複合污染特性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科學技術獎,特等獎,2013年
  • 優秀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
  • 優秀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2年
  • 北京地區霧霾氣溶膠光學特性研究,普通本科畢業生優秀畢業論文(設計)三等獎(指導教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5年
  • 南京北郊2011秋冬季大氣氣溶膠散射特徵,普通本科畢業生優秀畢業論文(設計)二等獎(指導教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
  • 不同污染事件對北京市氣溶膠光學特性的影響,普通本科畢業生優秀畢業論文(設計)三等獎(指導教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2年
  • 青年教師授課競賽三等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0年
  • 上海同濟高廷耀環保科技發展基金會第三屆“青年博士傑出人才獎學金”,2006

榮譽獎項

  • 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指導教師(沈麗、張程),於興娜,2018年。
  • 於興娜,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江蘇省人才資源和社會保障廳,2018年
  • 楊素英、陸春松、於興娜、銀燕. 氣溶膠、雲中夾卷混合對雲降水和輻射的影響研究, 江蘇省普通高校本專科團隊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江蘇省教育廳,2018年
  • 於興娜,朱彬,樊曙先. 氣溶膠理化特性及與能見度關係研究, 江蘇省普通高校本專科團隊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江蘇省教育廳,2017年
  • 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指導教師(呂睿),於興娜,2017年。
  • 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江蘇省教育廳,2016年
  • 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江蘇省教育廳,2012年
  • 朱彬、於興娜、安俊琳、王紅磊、康漢青. 長三角地區大氣氣溶膠理化特性研究,江蘇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獎二等獎,江蘇省教育廳,2016年
  • 於興娜,登增然登,德慶央宗,袁帥. 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領跑者5000,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5年
  • 銀燕,韓永翔,魏玉香,朱彬,於興娜,陳魁,楊素英.大氣氣溶膠理化特性及其對灰霾、雲和降水影響研究,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江蘇省人民政府,2013年
  • 黃興友,銀燕,王振會,楊軍,於興娜. 氣溶膠光學特性的地基與衛星遙感研究, 江蘇省普通高校本專科團隊優秀畢業設計(論文),江蘇省教育廳,2013年
  • 不同污染事件對北京市氣溶膠光學特性影響的研究,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指導教師),2012年
  • 朱彬,於興娜,安俊琳,樊曙先.中國東部城市和城市群大氣複合污染特性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科學技術獎,特等獎,2013年
  • 優秀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
  • 優秀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2年
  • 北京地區霧霾氣溶膠光學特性研究,普通本科畢業生優秀畢業論文(設計)三等獎(指導教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5年
  • 南京北郊2011秋冬季大氣氣溶膠散射特徵,普通本科畢業生優秀畢業論文(設計)二等獎(指導教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3年
  • 不同污染事件對北京市氣溶膠光學特性的影響,普通本科畢業生優秀畢業論文(設計)三等獎(指導教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2年
  • 青年教師授課競賽三等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0年
  • 上海同濟高廷耀環保科技發展基金會第三屆“青年博士傑出人才獎學金”,200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