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祖相

於祖相

於祖相,男,1930年生,研究員,國內外知名礦物學家。1953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現為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退休研究員,長期從事鉑礦物、鉑礦床等方面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於祖相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30年
  • 職業:研究員,國內外知名礦物學家
  • 畢業院校:北京地質學院
  • 性別:男
生平介紹,投身事業,“李四光礦”,成就與榮譽,自我評價,社會評價,

生平介紹

於祖相出生在浙江溫嶺一個中醫世家。幼年時父親去世,母親含辛茹苦將姐弟5人撫養大,並千方百計供他們讀書,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子承父業、光耀門庭。
新中國成立初期,為回響國家的召喚,也為減輕家庭負擔,1950年,於祖相放棄了中醫家學,考取了北京大學地質系地質專業。
1956年地質科學研究院礦床研究所成立,於祖相在這裡與礦物研究結下了不解之緣。

投身事業

1958年,在西北金川發現了大型鎳礦並伴有鉑。研究所派29歲的於祖相去甘肅探查研究礦種鉑存在的狀態。按照地質勘探規律,要找到一種新礦物,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艱辛努力。於祖相也不例外。在三年多的研究工作中,他每年至少有四五個月的時間吃住在礦山,採樣、分析、研究。最終,他證實了鉑是以單礦物狀態存在於鎳礦中,並大膽提出了可以利用的觀點。這一研究成果,為金川鎳礦的綜合利用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他首次提出的硫化物中不含鉑族元素的觀點,經過幾十年的生產實踐已被證明是完全正確的。
鉑族礦物是宇航、石油、造紙和汽車工業中不可缺少的金屬,被稱作“工業上的維生素”。鉑金屬在地殼中含量極少,為探尋鉑族礦物,俄、美、德等國都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世界上許多地質學家也為能發現一種鉑族礦物而歡欣鼓舞。與國外相比,我國在1960年以前這方面的研究幾乎是空白:沒有專門的研究人員,沒有專項科研投入。
中國是礦產資源大國,但鉑族元素十分貧乏。為找到含有鉑的礦石,於祖相多年來一直潛心研究與基性岩和超基性岩有關的礦產,他告訴本刊記者,一種礦物里含有鎳、銅、鉻這三種元素才能找到鉑。為此,於祖相兩次進藏,每次都要在海拔5500米的高原上呆上半年左右,青海、甘肅等地的高山上都曾留下他的足跡。
“他已退休十幾年,但一直閒不下來。年紀大了,去不了西藏、青海,可北京周邊,尤其是河北的燕山山脈就成了他常年找礦的地方。背著乾糧、速食麵,雇幾個農民工,進山找礦,條件最好也只是住在地質隊的宿舍、營地,能吃上一口地質隊食堂的熱飯菜,對他來說就是最大的滿足。前幾年他不時地出野外,到燕山山脈採樣,經費極少,更沒有助手,一袋一袋的石頭硬是自己背回來,連老命都不要了。”面對老伴的嘮叨,於祖相只是憨憨地一笑,並不辯解。
沉默寡言的於祖相最親密的夥伴就是那台用了幾十年的顯微鏡。每天他至少要和這台儀器廝守六七個小時,通過它來對礦樣進行嚴格的甄別,從中選出有研究價值的礦石再進行物理性質、化學成分、晶體結構等細緻分析。每日大量重複的工作占去了於祖相除睡覺、吃飯以外的全部時間。一年365天,他幾乎都是在實驗室度過。
於祖相痴迷於自己的事業,與娛樂活動無緣。但他非常關心國家大事,“要說老人家的愛好,就是每天一定要看《參考訊息》,即使是出差或出野外,回來也一定要補上。”

“李四光礦”

天道酬勤。於祖相辛勤的耕耘終於得到回報。1974年,他首次在河北燕山地區發現鉑族礦物紅石礦道馬礦,之後又連續發現雙峰礦、高台礦、馬營礦等14種鉑族礦物,全部得到國際新礦物委員會與礦物命名委員會主席簽名的批准書。美國地質調查所、德國漢堡大學等機構和國外同行紛紛來信來電向他表示敬意和祝賀。
此次在河北灤平縣三道溝銅礦石系中發現的“李四光礦”,主要富集在較深部礦體中,是鉑的主要成礦礦物,深部礦石品位往往是淺部的10倍以上,因此“李四光礦”是一種有工業價值的鉑床,具有極高的經濟與科學價值。
“李四光是我們地質學界的驕傲,因此我把新發現的這種礦物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紀念這位地質學家。”
從紅石礦、道馬礦到“李四光礦”,於祖相共發現新礦物15種,占我國發現新礦物總數的1/5。迄今為止,全世界總共發現了103種鉑族礦物,於祖相以個人發現新礦物數第一而聞名世界,也使我國的鉑族礦物研究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成就與榮譽

他曾先後獲得1982年國家自然科技獎四等獎、1985年地礦部科技二等獎、1998年地礦部科技一等獎等獎項,並擔任國際礦物協會新礦物及礦物命名委員會中國代表,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協會新礦物及礦物命名委員會主任委員。1999年,於祖相作為地質部推薦人選,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

自我評價

作為一名國際知名的礦物學家和地質科學家,於祖相取得了一系列傑出的自然科學發現,站在了世界礦物學研究成果的高峰,理應獲得國家科學院士殊榮。在一般人看來,院士應是具有能夠代表國家最高科學水準的集大成者,於祖相也很看重這份榮譽,但先後兩次被推薦,最終沒能當上。了解情況的許多人為他抱不平。熟悉他的同事說:“如果他懂得一點關係學,他早就是院士了,因為他的科研成果在國內外礦物學界是響噹噹的。”
可一生在孤獨中奮鬥的於祖相卻把這些看得很淡。在他看來,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能為中國人爭氣”就是他最大的滿足。
在老伴眼中,於祖相算不上是好丈夫,“即使已經退休多年,他心裡仍然只有他的石頭”;在兒女晚輩心中,他是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工作狂”,根本不懂得生活,不懂得為人處世。話雖如此,老伴和兒女們還是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因為搞研究就是他的惟一樂趣,他的那點兒退休金全都用在研究上了,連那台電腦都是女兒女婿贊助的。”

社會評價

於祖相以自己50多年的不懈努力,多年站在了鉑族礦物研究的制高點,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界證明:中國的科學家完全有能力攀登世界科研的高峰。
如今的於祖相不僅還在繼續他的研究,而且成為國際礦物協會新礦物和礦物命名委員會的代表,與其他代表一起負責審核各國發現的新礦物,這無疑又為中國科學家爭得了榮譽。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於祖相2007年4月6日接到了國際新礦物委員會主席簽字的通知書,他發現的“李四光礦”得到了國際新礦物委員會與礦物命名委員會的批准。至此,於祖相已發現15種鉑族礦物,保持了以“第一人”身份發現新礦物的世界紀錄
對於常年從事鉑族礦物研究的於祖相來說,發現新鉑族礦物——“李四光礦”,不過是自己“為中國人爭了口氣”。多年來,就是因為這一信念的支撐,他爬山涉水,風餐露宿,從不計較個人得失,被人們譽為“地科院的陳景潤”。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