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潛三絕

於潛地處山區,高山低丘連綿不斷,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在眾多的土特產品中,要數於術、天目筍尖、天目青頂(茶葉)三樣最為出名,有“於潛三絕”之稱。

於術
於術性溫,味甘苦,有健脾補中、燥濕、利水止汗之功效,尤以除濕、利尿為佳。除中醫處方外,也可單味切片泡飲,治濕困脾胃,手軟腳酸之疾。近年,於潛酒廠還用於生產於術酒。於術曾長期作為白朮一樣,當作二類統購物資,價格偏低,近幾年退出後,價格暴漲暴落。解放後,於術生產有較快恢復和發展,出現過兩次生產高峰,第一次1957年至1959年,第二次1969年至1973年。目前臨安市於術研究所已著手研究、挖掘和培植地道的優質於術。
關於“於術”,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有一隻仙鶴,從南極仙境銜來一支草藥,它飛到天目山,留戀這一塊美麗的土地,就在這裡種下了藥草,並每天守護著仙草。日子一長,仙鶴化成了一座小山,就叫“鶴山”。有一年,於潛一帶鬧瘟疫,老百姓都染病在床奄奄一息,這時候,來了一位白衣姑娘,把藥煎了讓病人喝,大家的病都好了,人們十分感激。有一位年輕人跟著白衣姑娘,見她往荒山野嶺上走去,到了一塊山坡上,白衣姑娘不見了,年輕人發現這裡滿山遍野都是這種能治瘟疫的藥材,後來人們就把它取名為“於術”。
於術與人參齊名,似白鶴形,怪獸形最為名貴,切開來,裡面有硃砂點和菊花瓣的雲頭形狀。冬天下雪凡是有於術的地方,上面都不積雪,挖下去就可能得到於術。現在,於潛一帶有藥農專門種植於術,於術分一年術、二年術、三年術、四年術四種,普通市場上的一般為二年術,生長年份越久其藥用價值越高,天目山上還有野生的於術,非常珍貴。
傳說某年有一徽州朝奉,鑑別一株白朮,說道此一半是於術,另一半不是於術,經驗證此術果長於分界嶺上,一半在於潛界內,一半在界外。這個傳說未免太過神奇,但足以可見於術確有其不同凡品的特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