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寨土樓(方樓)

石寨土樓

方樓一般指本詞條

石寨土樓亦稱方樓,石寨土樓坐落於蕉嶺南礤鎮石寨村,建於明末嘉靖年間,為當地郭姓五世祖所建,時歷300多年日曬雨淋,仍保存完好。文物民俗專家認為,石寨土樓具有客家古民居的堅固性、安全性、封閉性等特點,是典型的防禦性民居建築。這座古老的客家民居凸顯了我國南方客家人勤勞智慧、合族群居的民情風俗和淡朴開拓的精神。

石寨村土樓有新舊兩座,舊樓稱“方樓”,新樓稱為“樹德樓”。“方樓”由該村郭姓五世祖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距今460多年,建築面積3060平方米。“樹德樓”由該村郭姓十世祖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距今340多年,建築面積2388平方米。兩座土樓相距100米,坐南向北,外形呈四方形,均為13米的三層土木建築。

石寨土樓是用泥土、沙灰等夯築成牆的土木結構樓房,建築材料是就地取材的山石、黃土、杉木、灰、沙、青瓦等。土樓承重牆厚度達一米,構架桁木長達七米,檐瓦每塊達一尺寬,整體布局獨特,造型別致,結構堅固,時逾三、四百年,巋然屹立。石寨土樓是極具典型地方特色的古代客家民居,充分顯示了客家人合族聚居的風格和艱苦開拓的精神,在土木建築史上有重要參考價值、研究價值。

2002年7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寨土樓
  • 地理位置:廣東省蕉嶺縣南磜鎮石寨村
  • 景點級別: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樓名:舊樓“方樓”,新樓稱“樹德樓”
  • 始建時間:分別為明嘉靖年間、清康熙年間 
基本簡介,建築組成,方樓,樹德樓,郭氏宗祠,地圖信息,

基本簡介

在廣東省蕉嶺縣北磜鎮石寨村,有兩座建築形制獨特的客家民居——土樓,好似兩座雕堡雄踞村中。土樓為方形建築。舊土樓稱“方樓”,為郭姓五世祖建於明嘉靖年間,距今400餘年;新土樓稱“樹德樓”,為郭姓十世祖建於清康熙年間,距今約300年。每座土樓最多時曾住近20戶、100餘人,現仍分別居住著近10戶、30人。這種傳統民居,既保留有客家先民從中原帶來的屋村形式,又有從轉徙地閩西帶來的特色,是典型的防禦形。
石寨土樓
石寨古樓
土樓,顧名思義就是用泥土、沙石夯築成牆的土木結構樓房,建築材料是就地取材的山石、黃土、沙、石灰、杉木、瓦等。石寨土樓平面呈四方形,建築面積舊方樓為3060平方米,“樹德樓”為2388平方米。樓高13米,內為3層結構,每座樓有60多個單體房間。底層多為廚房、浴室;二、三層為住房或糧倉。
土樓牆厚達80厘米,樓上的窗戶用花崗岩石條製成,形狀細長。內圈和縱向結構用土築牆,橫向用大杉木架構承重。桁子每條長達7米,大梁直徑達40餘厘米,上蓋瓦屋頂。在樓的東南端和西北端各有1個雕樓,亦稱“炮樓”、“火角”,為方形柱狀建築物,高出樓頂2米左右。雕樓上的長方形窗眼為槍眼,可由此射擊禦敵,亦可作瞭望樓,居高臨下控制著土樓的四周。舊土樓有1個大門、1個側門。樹德樓則在主樓大門外還有4扇大門,層層緊扣。主樓前面建有祠堂,是樓內族人喜慶活動的場所,四周還建有外樓。真可謂門外有門,樓外有樓。這種結構,不僅更適合於人口發展後居住的需要;而且更具防禦性。大門用特大木料製成,門框及門栓厚約20厘米,門板厚10餘厘米,並用鐵皮釘面。尤為奇特的是,門框上方從二樓斜挖數個嵌以竹簡的孔,稱“護門孔”,倘有匪徒攻門,可往下打槍或灌注開水。相傳清同治年間,太平軍餘部康王汪海洋率兵退至石寨村時,曾在此樓固守。太平軍在二樓架起大鍋,邊煮開水,邊從木簡導出“護門孔”,有效地抵禦了清軍攻門。樓內中間有1口井,供居民飲用。現井已廢棄。
石寨土樓有厚實的牆、堅固的門、細長的石窗、四角設雕樓、用大杉木架構承重等特色。這種建築結構使土樓具有堅固性、安全性、封閉性等特點。其核心是防禦性,包括防風、防震、防獸、防火、防盜、禦敵等多種功能。而且有經濟實惠、施工簡便、經久耐用等優點。石寨土樓歷時逾三四百年,歷經風雨侵蝕、地震搖動,仍然屹立於崇山峻岭之中,可見其結構的堅固程度。
石寨土樓是典型地方特色、造型獨特的古代客家民居,顯示了客家人的勤勞智慧、合族聚居的民情風俗和艱苦開拓精神。數百年來,石寨土樓內居民繼承了客家人“耕讀傳家”的優良傳統,十分注重子女的文化教育。在清代,樓內出有舉人1人,秀才多人。而今,從樓內考出去的大學生有多人,如“樹德樓”郭宜漢一家就有5個大學生;有的還是博士研究生;已工作的具有高級職稱的多人。石寨土樓是客家民居建築中的代表性文物,在土木建築、客家民俗等方面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

建築組成

石寨土樓由方樓、樹德樓、郭氏宗祠等組成。

方樓

方樓由該村郭姓五世祖於明代嘉靖1522年興建,至明隆慶1567年建成,為時45年,距今490多年。坐東南向西北,東、西角各有一座碉樓(俗稱火角)高出方樓約2米,總面闊33.8米,總進深26.3米,總計房屋71間,占地面積約889平方米,建築面積3060平方米。盝頂、灰瓦面、山石三合土牆基田骨泥夯牆。

樹德樓

樹德樓由該村郭姓十世祖於明代天啟1622年興建,至清雍正1723年建成,為時101年,距今390多年,2006年、2007年按原貌部分修繕。坐東向西。為三層方形土樓布局,西南、東北角各有一座碉樓(俗稱火角),總面闊25.60米,總進深28.80米,總計房屋58間,占地面積約738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786平方米,附屬樓——依玉樓及議事廳占地面積約1065平方米。盝頂、灰瓦面、山石三合土牆基田骨泥夯牆。
石寨土樓(方樓)
石寨古樓內部
方樓與樹德樓兩座土樓相距100米,均為三層方形土樓布局,外形呈四方形,高13米,用泥土、沙灰等夯築成牆的三層土木結構樓房,建築材料為就地取材的山石、黃土、杉木、灰、沙、青瓦等。土樓承重牆厚度達一米,構架桁木長達七米,檐瓦每塊達一尺寬,整體布局獨特,造型別致,結構堅固,時逾三、四百年,巋然屹立。

郭氏宗祠

郭氏宗祠建於清康熙51年(1712年),座東北向西南,占地面積約2178平方米,建築面積633平方米,為一圍四行一堂沙灰土木結構的客家圍屋。坐東北向西南。由外大門、圍牆、內大門、禾坪、堂屋、橫屋、花胎、圍龍等組成,為一堂四橫一圍龍布局,一進三間,總面闊46.4米,總進深55.6米,總計房屋50間,占地面積約258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760平方米。懸山頂、灰瓦面、山石牆基田骨泥夯牆。

地圖信息

地址:紅軍路東200米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