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是南宋理學家朱熹在福州五虎山所創作的一首詩。描繪了福州五虎山的景象和感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方山》
- 作者:朱熹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號晦翁,祖籍江西婺源(宋代屬安徽),出生於福建尤溪,曾居建陽。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年)進士,曾任樞密院編修、漳州知州等職,趙汝愚薦為煥章閣待制、侍講。後被人彈劾為“偽學”,入閩避禍。死後獲贈太師,追封為信國公,改徽國公,“偽學”又上升為“官學”。有《朱子大全》《朱子語類》等傳世。
朱熹在福州的時候,曾到閩侯的“吟翠山樓”講學,講學之餘,登五虎山(方山)覽勝,題刻之外,還留有一首《方山》詩:
到山不識山面目,但見九鼻盤溪曲。
歸來幾坐小窗下,倚天百尺堆寒玉。
[注釋]方山:俗稱五虎山,在閩侯。九鼻:指五虎山東向,壁立千仞,谷口深險,四面好像城郭;“九鼻”之語來自梁克家《三山志》,《三山志》描述方山為“山在州南重江之外九鼻,東向正北,遙望突兀端方,直下數千尺,故名”,梁克家是南宋一代名相,比朱熹大幾歲,曾任福州知州,右丞相。曲:指溪水在山中彎曲繞行。幾:竹凳子。倚天百尺:靠著天很近,似乎只有百尺之距。寒玉:天上的雲氣,清涼似玉。
此詩大意是:來到方山裡面,卻看不清它的面貌,只見山勢險峻,溪水彎曲。歸來搬把竹凳子在窗前坐下,心裡仍在回想著方山之巔接近天宇的山勢,以及山上的寒氣。
首句“到山不識山面目”是從蘇東坡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化來的,既是個人體驗,又含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