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萬州區新鄉鎮位於重慶市東南部,距市區21公里。地形中部高而平、四面低,海拔高度600—950米,面積43.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14677畝、林地18186畝,水域2121畝。全鄉設5個行政村3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8571人(2017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鄉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重慶市萬州區
- 下轄地區:5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23
- 郵政區碼:404019
- 面積:43.3平方千米
- 人口:8571人(2017年)
- 方言:重慶方言
- 機場:萬州五橋機場
- 車牌代碼:渝F
鎮情簡介,經濟概況,社會概況,自然資源,工業經濟,城鎮建設,經濟建設,經濟特色,發展重點,黨政建設,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有關要求,
鎮情簡介
經濟概況
萬州區新鄉鎮實現社會生產總值4812萬元,農業總產值416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582萬元,財政收入70萬元,農村消費品零售總額22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58萬元。2003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300萬元,農村經濟實現收入43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08元,年末各項存款餘額1112萬元。鄉鎮企業產值552萬元,2008年還有1500多平方米的閒置廠房、閒置資產15萬元。
社會概況
新鄉鎮黨委、政府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大力實施“農業強鄉、招商興鄉、旅遊富鄉、商貿活鄉”的戰略,2008年已實現村村社社通公路的交通網路化,至南川城區的主幹線將於2005年實現油化,建成村村通光纖電視網路,程控電話裝機1300門,行動電話網路實現無縫隙履蓋,農業產業結構已初具規模,建成優質稻10000畝、西瓜1000畝、蓮藕1000畝、生薑1000畝、土煙500畝、板栗1000畝,無公害淡水漁業年產200噸,肉兔年產10000隻,生豬年產13000萬頭的六大種植業三大養殖業基地。大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以公路為骨幹,輔以十里荷花長廊,以集鎮為依託,以兩個小型水庫為踞點,建成生態旅遊觀光農業,積極爭取招商興鄉,以農副產品為原料,大力培育農副產品加工業,大力營造優惠便利的政策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親商、安商、富商的人文環境。形成政府支持、業主投入、人人參與的招商良好氛圍。切實轉變觀念、轉變職能、轉變作風,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更加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促進福壽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進步。
重慶市萬州區新鄉鎮
自然資源
新鄉鎮有林地資源3萬餘畝,天然草場1萬餘畝。已探明的主要礦產資源有:煤炭、天然氣、白雲石、石灰石等,極具開採價值。有耕地9223畝,主產水稻、玉米、油菜、小麥、蠶桑、柑桔、茶葉、菸葉等糧經作物,尤以“萬縣大紅袍”柑桔聞名。鎮內水能資源豐富,瀕臨長江,有10餘公里的江岸線。“新彈”公路、“五西”公路貫通全境,水陸交通方便。
工業經濟
境內有14個個體私營企業:二○○七年全鎮地區總產值達11006萬元,境內有渝東地區最大的水泥私營企業——東峽建材有限公司;萬州水電系統經濟管理效益最佳企業——龍泉水庫管理所;年產5萬噸的煤炭企業——高峰煤礦;三級建築企業——五星建築有限公司等
新鄉集鎮占地150畝,有寬12米的主幹道1280米,寬7米的次幹道340米。常住集鎮人口2000人,建有年吞吐量100噸客貨運碼頭。集鎮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已配套齊全,經濟發展的載體已經形成。
新鄉鎮農村移民工作中移民庫調淹沒涉及6個村、28個村民小組、973戶、3895人。淹沒各類房屋70340m2,耕園地1814.3畝。規劃生產安置人口2307人,生活安置2413人。規劃總投資2838.98 萬元(靜態)。農村移民生產安置已累計完成1868人,其中二線安置434人,外遷安置701人,三四期安置733人,占規劃生產安置人口的80.97%。
城鎮建設
建設新鄉鎮,要有創新的思維和理念
人的思想觀念在任何時候都起著先導作用。觀念超前,行動自覺,主動工作,事業發展;觀念落後,則必然導致落後。各地、各單位的發展經驗不斷證明,發展觀念和思路決定出路,沒有發展觀念和思路創新,就不會有各方面的變化。
如何制定和實施科學的符合本地實際的發展思路?從各地發展經驗看,有三點:
一是準確地分析把握自身區域的優勢(包括可以整合的潛在優勢),立足於全局看本地(鄉鎮),制定出有利於切實可行的發展戰略規劃;
二是要科學決策。決策做得是否科學,思路是否對頭,是決定各地區、各單位發展好壞和快慢的關鍵。決策失誤是最大的失誤,造成的損失往往是驚人的。在準確分析把握地區情況的基礎上,經過反覆地比較研究,使集中當地人民的智慧或藉助外腦相結合,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逐步清晰新思路,做出決策,使決策具有全局眼光,時代特徵,符合本地實際。第三,有了好的思路和戰略規劃,就要努力去組織實施,同時還要適應新的形勢發展,總結新的實踐,不斷深化和完善發展規劃。實踐沒有止境,創新也沒有止境,在發展觀念思路方面,要堅持與時俱進,在各項工作中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建設新鄉鎮,需要高素質的勞動者
農村問題,農民增收難、增收慢,原因很多,很複雜,有外因和內因,歸根結底是人的問題,只有農民整體素質提高了,“三農”問題才會有根本出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劃要求把農民培育成“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把農產品推向國內外市場。要提高經營管理素質,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業科技發展套用;要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為農業發展提供法律保障;要提高農民的法律素質,轉換農民的思想觀念,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要領導者永遠要記住,能真正改變農民命運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農民自己,其他人可以幫助農民、引導農民,但是不可能代替農民。所以,在採取配套措施建設社會主義新鄉鎮的同時,必須以人為本,提高農民自身的科學文化素質。
鄉鎮領導幹部要深刻認識科技進步與創新對建設新農村的重要作用。歷史及海內外經驗都表明,科技進步是農業生產發展的強大動力;新的農業科技革命必將促進農村生產力實現更大的發展,同時新農村建設也為科技進步與創新開闢了更加廣闊的作用空間。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加強鄉鎮建設
新鄉鎮建設要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科技進步與創新要為社會主義鄉鎮建設提供科技服務與支撐。農村建設規劃,培育產業優勢,調整鄉鎮民營企業產業結構和布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醫療衛生、義務教育等公共事業發展,推動公共資源向農村轉移等等,都要求加強鄉鎮建設。在歷史新時期,鄉鎮長要帶領廣大民眾進行新農村建設,不但工作任務重,而且責任重大。要站在時代和歷史的高度,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不斷創新,為建設社會主義新鄉鎮奉獻出智慧和汗水。
經濟建設
經濟特色
(4)突破了傳統農業封閉、低效、自給半自給的局限性,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實現了農產品優勢區域布局,農產品貿易國內外流通,有利於資源的合理利用,先進科學技術的推廣套用,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和現代管理手段的運用。
發展重點
21世紀新鄉鎮發展的重點,大體有以下幾項:
(1)充分利用生物遺傳潛力,加快新品種的培育,並重視資源與環境;
(2)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重點是通過土壤培肥和科學施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創造作物生長的最佳條件,提高土地生產力;
(3)保護和有效利用水資源,灌溉農業、節水農業和雨養農業、旱地農業、鹼地農業2008年已經成為重要研究內容;
(4)食物安全、人類營養和健康、改善人們膳食結構,提高營養水平,以提高國民整體素質。
(5)提高科學種植和養殖業水平,加強農業生產各個環節的規範化、標準化,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增強防禦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動植物綜合生產能力;
(6)改進農產品加工、貯運技術,大力發展農產品保鮮、加工、貯運、包裝、銷售和綜合利用等技術,為農業產業化經營提供技術保證;
(7)積極促進發展農業生物技術和其它高新技術在農業上的套用,開闢提高農業生產力的新途徑和技術;
(8)發展現代農業管理科學,促進農業生產力的進步。
黨政建設
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探索建立民主、開放、規範的村務決策機制,合理配置決策權力,明確界定各方職責,科學規範決策程式,進一步增強村務決策的透明度,全面落實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有力推動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逐步實現村務決策、村務管理的民主化、規範化、法制化,為新鄉鎮全面小康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凝聚民眾力量,營造和諧環境。
基本原則
(一)堅持黨的領導。村黨組織在村級組織“五權一體”民主管理運行機制中處於領導核心地位,“五權”的行使必須在黨組織的領導、組織、協調下進行。
(二)堅持依法辦事。在《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範圍內,依法正確行使權利,認真履行職責。
(三)堅持分工協作。遵循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內在的權利分配與制衡的基本規律,合理劃分各基層組織的權力和職責,形成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權力構架。
(四)堅持依靠民眾。建立村民自治機制,使基層團結起來、凝聚起來、組織起來,使每位村民都參與到村務決策中來。
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村級組織“五權一體”民主管理運行機制是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機制創新,各村黨組織要高度重視,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各村要結合自身實際,大膽創新,及時發現和解決運行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總結好的作法和經驗,確保村級組織“五權一體”民主管理運行機制紮實深入開展,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二)強化宣傳引導。各村黨組織要充分利用會議、專欄、板報、櫥窗、流動黨校及廣播電視等渠道大力宣傳“五權一體”民主管理運行機制,讓民眾充分知曉,進一步增強幹群的民主意識,調動民眾參與村務管理的積極性。
(三)建立保障制度。為確保“五權一體”民主管理運行機制落到實處,各村要建立提案審議制度、執行方案審查制度、執行情況定期匯報制度和民主監督小組工作職責等。同時,各村在推行過程中,要與“說事”制度,黨務、村務公開和“五卡工作制”相結合,使村級事務真正做到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
(四)嚴格督查考核。鎮黨委將把推行“五權一體”民主管理運行機制的情況納入各村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各村村級事務要嚴格按照“五權一體”民主管理運行機制運行。在運行過程中要注意收集資料和圖片。鎮聯繫各村的領導和組長要加強督查,鎮黨委將定期不定期進行通報各村進展情況,對不按照“五權一體”運行的,鎮黨委將嚴格實行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