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新農村心理健康讀本:家庭篇》適合廣大農民朋友,尤其是進城務工人員、留守媽媽閱讀,也適合農村地方幹部、農村問題研究人士參閱
作者簡介
段鑫星,著名心理學專家,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心理諮詢師培訓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註冊號X-12-006),曾獲全國首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媒體推薦
人們總是覺得農民親近大自然,應該不會有什麼心理健康問題,但令人吃驚的是,有調查顯示,農村自殺率是城市的5倍,我國90%的自殺事件發生在農村。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民逐漸面臨著同都市人群一樣的生活壓力,在其相對單調乏味的生活方式下,各種積壓的情緒卻得不到及時排解宣洩。都市人有了心理問題可以去心理諮詢機構,可農民的不良情緒的出口在哪裡?
所幸的是,新農村建設當中出現的留守兒童、農民工、隔代撫養等問題,已經逐漸引起了全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對我們而言,能有機會為農村朋友寫點實用、易學、易懂的心理調節書,是一件發自內心感到高興的事情。
——林崇德 全國心理學會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終身教授
圖書目錄
叢書序(林崇德)
自序:農家人眼亮心明
第一章 男人的累
都是“兒子”惹的禍
離家出走的外省媳婦
摩登媳婦惹流言
我是一個“妻管嚴”
家有疑心病妻子
早起的母親晚起的妻
娶了媳婦忘了娘
妹妹成了“啃兄族”
我有一個城市夢
第二章 媳婦的苦
“邋遢”婆婆難忍受
單身婆婆干預多
流產經歷惹麻煩
婆婆是個“啃小族”
隱忍媳婦多苦悶
誰來照顧我的孩子
我被逼出“抑鬱症”
婆婆偏袒小姑子
我的孩子我來教
吝嗇婆婆難相處
家務重擔真難忍
愛找茬的婆婆
婆婆是個管家婆
第三章 婆婆的怨
舉止親昵惹人厭
身高問題深埋隱患
婆婆難忍誤解之痛
辛苦農忙不討好
婆婆盼孫心太切
兩頭小豬引發的糾紛
咒罵聲中慌報警
婆婆沒有親媽好
家中“童心”兒媳
兒媳兇悍婆婆難
第四章 家裡家外
無地可種沒法活
新房地基惹矛盾
不問地界割我麥
我的池塘誰的樹
多管閒事遭咒罵
勤儉節約的父母親
大病來襲治不治
養老保險沒法辦
哥嫂蠻橫難盡孝
重組家庭矛盾多
繼父繼母真難當
尋找幸福的離婚女人
一次出軌引發的血案
好想好想上大學
想讀專科不容易
在外漂泊的單身老父
序言
前些日子,新聞出版總署農家書屋雜誌社執行社長黃亮給我送來10期《農家書屋》雜誌,讀後頗感親切。這本反映中國農村時事生活的月刊是“農家書屋”工程的配套雜誌,該工程是為了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切實解決廣大農民民眾“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的問題而發起的,說明農村、農民、農業的“三農”問題,尤其是廣大農民兄弟的民生問題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意義非常重大。而現在擺在我面前的段鑫星教授編著的這套“新農村心理健康讀本”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出現的。
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由小、中、大學開始,逐步推向全社會,成績是顯著的,目的是為了人民身心更健康。農民有沒有心理健康問題?農村要不要適當開展提高心理素質的活動?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探討。“新農村心理健康讀本”就是很好的探索。我認真審閱了這套讀本,認為有如下三個特點:
一是這套叢書是我國第一套針對農民心理問題的案例分析集,具有開創性,也對農村問題工作者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二是書中所採用的案例真實、鮮活,內容豐富。這些案例都是段鑫星教授及其學生收集的第一手資料。其中,有的源自從農村考上大學的同學們的自述,有的是同學們利用擔任大學生村官的機會,深入農村一線,在田間地頭徵集而來。全部收集、整理工作耗時兩年多。
三是叢書內容兼顧理論與實踐。一方面以科學研究的結果為基礎,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另一方面提出的問題解決方法非常貼近農民的實際情況,可操作性、針對性強。
心理健康教育到底如何深入開展?2006年中共中央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社會和諧和心理和諧”的關係,為心理健康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明確的指導思想。為此,我於2007年在自己主編的《心理發展與教育》雜誌上發表了《“心理和諧”是心理學研究中國化的催化劑》一文,提出心理和諧要求我們關注中國建構和諧社會中的幾大關係,其中就包括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硬體與軟體、中國與外國等一系列關係處理問題,也特別提到心理學工作者應從人文關懷的角度關注中國社會面臨的現實問題,包括農村的留守/流動兒童和青少年的問題。
段鑫星教授的這套叢書,在年齡主線方面,涵蓋了農民兄弟成長、成熟、成家、育子等一系列人生課題;在心理問題的類別方面,對農民的職業發展、愛情心理、情緒和人際關係管理、親子關係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這是一名專業心理學工作者為我國建設和諧社會做出的又一次有意義的嘗試,應該值得表彰和推廣。我懇切地希望各級領導部門能夠重視,更盼望廣大農村讀者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