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與傳播評論2017(春夏卷)

新聞與傳播評論2017(春夏卷)

《新聞與傳播評論2017(春夏卷)》是2017年9月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強月新。

基本介紹

  • 書名:新聞與傳播評論2017(春夏卷)
  • 作者:強月新
  • ISBN:9787565721069
  • 頁數:285頁
  • 定價:75元
  •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9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新聞與傳播評論2017(春夏卷)》的首篇《以何為“新”?》,是潘忠黨教授為本刊所作的學術訪談(由劉于思博士訪問)。針對當前帶有“新媒體”字樣的研究在學術界炙手可熱的現象,潘忠黨教授以其一貫的敏銳,洞察到這些以“新”為標籤的學術生產潮流,往往缺乏必要的理論自覺,而且容易陷入權力結構自我複製的陷阱。他認為當下的許多新媒體研究,把關注點過多地放在媒介技術的更新上,這種“新與舊”二分的視角,正在妨礙研究者提出傳播領域的真問題,離傳播學的“家”越來越遠。潘教授討論到,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新媒體”,每一種“新媒體”都會創造出那代人獨特的生命體驗,因此,聚焦某一“新媒體”的理論關注往往意味著潛在的思維和邏輯危險,即從某一種特定的生命體驗出發提出的研究問題,難免會局限於歷史的某一個瞬間,而且其中隱含著線性歷史發展觀的認知謬誤。而“新媒體”概念本身,亦難以適用於所有的理論場景。順著這個邏輯,潘忠黨教授令人信服地解釋了大眾傳播理論在當下捉襟見肘的原因。那么,究竟應“以何為新”呢?潘教授建議可以嘗試以“可供性”作為替代性的視角和概念,這個概念關注“媒介對於人類傳播與交往行動而言”的可能性。“可供性”概念有助於實現一種主體和視角的轉換:由媒介轉換到“人”,使當前的新媒體研究回歸到傳播研究的“家”,也就是探討“人類如何展開傳播、傳播如何成為社會或文化生成與發展的基本過程”等大的理論問題。否則,無論是大眾傳播研究還是“新媒體”研究,由於無法找到能夠產生交集的真問題,而終將漸行漸遠、互相放棄,用潘教授的俏皮話來說,就是雙雙“離家出走,無家可歸”。
潘忠黨教授從“新與舊”的對立出發,楊國斌教授則從“深與淺”的對立出發,來探討網際網路研究的本體論、方法論和問題意識,兩位教授的觀點可謂交相輝映。楊國斌教授提出的“網際網路的深度研究”,是提倡一種向人的主體回歸的努力。在這篇受邀撰寫的特稿中,楊國斌教授提出,“深度研究”包含兩個層面:一個是“人”的深度,另一個是歷史的深度。關於前者,簡單地說,就是多講人的故事。楊教授認為,網際網路、新媒體、社交媒體等,不僅是技術和媒介的問題,更是人的生存狀況的問題,因此應該注重研究網際網路與普通人的經驗和社會實踐。楊教授關注到,人的故事在減少而同時物的故事在增加的現象,不僅存在於網際網路研究領域,在當前社會科學研究中也是比較普遍的一種趨勢,我們應予以充分警覺。關於後者,楊教授認為,追求“歷史深度”是為了把握現象的複雜性,將多姿多彩的本地經驗納入研究視域。從“網際網路的深度研究”延伸開去,楊國斌教授進一步對社會科學研究中“深與淺”的關係進行了顛覆性的釐清。他藉助近幾年來文學領域對“細而不深”的倡導,以及人類學領域對“淺描”的肯定和對“深描”的懷疑,矯正我們關於“理論與描述”“深描與淺描”關係的傳統看法。在他看來,人文社會科學長期以來形成的以解釋為深、以描述為淺、獨尊深描而鄙視淺描的方法論偏執,無異於是對一種不可能的全能認知能力的追求。而實際上,“深描”一向都很淺,而“淺描”本身亦有豐富的解釋張力。

圖書目錄

學術訪談
以何為“新”?“新媒體”話語中的權力陷阱與研究者的理論自省
——潘忠黨教授訪談錄
特稿
中國網際網路的深度研究
傳媒法專題
傳媒法研究應該與時俱進
政府、媒體與公民:應急傳播及其主體關係研究
新聞聚合App呈現新聞內容的法律問題探討
英國《2013年誹謗法》公共利益抗辯之考察:歷史、規則與適用
規制美國網際網路淫穢內容之社區標準
研究論文
回應、缺席、放大與變異:政府議程與媒體議程關係研究
——基於2013-2016年“兩會”養老話題的分析
危機傳播的跨文化轉向研究
——基於對“帝吧出征Facebook”事件的多元聲音分析
中國新聞職業化的戰後際遇:以成舍我的經歷為中心(1945-1949)
公共利益的重新定義:數字浪潮下歐美傳播政策的價值重構
電視娛樂節目對家庭社會資本的影響機制:以準社會關係的視角
前沿與綜述
西方健康傳播研究的五個主要領域
書評
君子慎獨,更應慎群?
——再論《烏合之眾》的社會政治意義及爭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