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有肩石斧是新石器時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石器時代有肩石斧
- 館藏地點:南京博物院
- 所屬年代:新石器時代
- 類別:玉石器
新石器時代有肩石斧是新石器時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有肩石斧是新石器時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徵縱16,橫12.2 厘米1...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殘長15.3厘米。出土於霞浦黃瓜山遺址。現收藏於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殘長15.3厘米。肩部呈長方形,其下基本呈正方形,整體較薄,單面刃,器身一面略平,另面弧起,橫刻面呈不規則橢圓形。出土於霞浦黃瓜山遺址。現收藏於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
新時期時代有肩石斧 新時期時代有肩石斧是一件新石器時代石器,收藏於海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有肩石斧 有肩石斧 黎明農場老虎山出土,長21厘米,寬12.5厘米。製作年代為新石器時代。現存湛江市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鑽孔有肩石斧 新石器時代鑽孔有肩石斧是新石器時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徵 長14.7,寬9 厘米
雙肩石斧 雙肩石斧是新石器時代。長7.1厘米,肩寬4.6厘米,腰寬5.3厘米。寬斜肩,直邊弧刃,打磨相間,肩際有明顯錘琢痕跡,刃部通磨,薄而鋒利。1986年12月出土於南海西樵山南蛇崗。 要以礫石石片打制而成的有肩石斧(或稱為雙肩石斧、雙肩石鏟、石鉞、帶榫石器等)為特徵。
新石器時代石斧,文物。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於1865年首先提出的,這個時代在地質年代上已進入全新世,繼舊石器時代之後,或經過中石器時代的過渡而發展起來,屬於石器時代的後期。上繳石斧 陝西男子挖出新石器時代石斧 官方收繳後...
沙角尾新石器時代遺址 在捷勝鎮捷勝城東南三公里處臨海山坡上。東面背山,西面臨海。因西北面緊靠沙角尾村,而取名沙角尾遺址。1936年英籍芬戴禮神甫和義大利籍麥兆漢神甫發現。遺址地表採集的多為磨光石器,器物主要有長身石斧、石錛和少量的有肩石錛,還有呈柳葉形的石箭鏃。陶器主要是一種矮圈足陶罐,飾曲折紋,...
中亞大約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進入新石器時代,其代表有哲通文化。該文化分布於土庫曼斯坦境內。石器大多繼承當地的中石器時代傳統而多細石器,同時也新出現磨製石斧和磨谷器。已種植小麥和大麥,飼養山羊。陶器均為手制,胎中多摻草末,除素麵外還有一些彩陶。從總體文化面貌來看明顯受到西亞新石器文化的影響。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時代穿孔小石斧是良渚文化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縱10.2 橫6.3 高0.9 器形偏小,中間厚於四周,下端為弧刃,一端高於另一端,上部有一對穿孔,有對接痕,孔口較圓正,孔壁光滑,側邊略收,未成鋒刃,刃口開鋒,頂較厚,從兩邊弧下。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穿孔石斧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穿孔石斧是良渚文化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縱21.7 橫15 高1.5 整器製作較規整,中間厚,四緣收薄,平視呈舌形。平頂。弧刃,雙面刃。上部中間有一對鑽孔,孔徑4.1cm,孔壁殘留有對脊痕。器表磨製較精細。刃口不甚鋒利。
新石器時代殘石斧 新石器時代殘石斧是新石器時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徵 長4.6,寬3 厘米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1978年出土於河南省臨汝縣(今汝州市)閻村,新石器時代前期的葬具。為紅陶砂質,高47厘米,口徑32.7厘米,底徑19.5厘米。器腹外壁的一側就是著名的鸛魚石斧圖。圖高37厘米,寬44厘米,約占缸體表面積的一半,畫面真實生動、色彩和諧、古樸優美,極富意境,是迄今中國發現最早、面積最大的一...
新石器時代單孔石斧 新石器時代的一種石質工具。文物介紹 斧身呈扁平的梯形狀,雙面弧刃,刃部和斧身有缺口,上部正中有一個(直徑為5.5厘米)的兩面對鑽而成的圓孔,形與鉞相似,故名稱為“穿孔石斧”,是良渚文化中常見的斧式。
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穿孔石斧是馬家浜文化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長15,寬9.2,厚0.85 青灰色頁岩,通體磨光。頂部呈斜向平頂,中間近上部對鑽一孔,孔口圓正,對鑽吻合度好,中有台痕,雙面斜弧刃,正鋒。斧身中間略厚,兩邊斜直,弧刃寬於斧背。穿孔石斧出現於馬家浜文化...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期的石器,鏟為青石質,通體磨製光滑,兩面磨刃呈弧形狀。現收藏於新鄭市博物館。文物介紹 鏟為青石質,通體磨製光滑,形體較大呈豎長方形,上部略窄,至刃部漸寬,頂端帶柄,柄與鏟身相交處的兩側呈斜肩,鏟身上部略厚,以下漸薄至刃部。兩面磨刃呈弧形狀,刃角圓鈍。有明顯的使用痕跡。
原始農業系由採集、狩獵逐步過渡而來的一種近似自然狀態的農業,屬世界農業發展的最初階段。原始農業,其特徵是使用簡陋的石制工具,採用粗放的刀耕火種的耕作方法,實行以簡單協作為主的集體勞動。大約在距今12000年前,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階段出現了原始農業的雛形,進入原始農業的重大技術突破是馴化野生植物和動物,...
在臨汝大張村、鄭州大河村等遺址,還出土一種大型、通體磨光的長條形石鏟或有肩石鏟。這一時期收割谷穗改用磨光的長方形石刀,有的還帶穿孔。這些工具都比早期的半坡類型有所進步,生產效率也因此得到提高。家畜飼養業比新石器時代早期也有一定進步,飼養的家畜有豬、狗和羊,馬的骨頭也有少量發現。雞骨發現較多,...
馬欄山遺址位於福建省寧德福鼎市店下鎮洋中村北,相對高度15米,遺址範圍12.5萬平方米,1987年4月調查,發現文化堆積層,距地表深1.6米,厚0.7—1.2米,遺物中石器居多,夾有部分陶片,採集有肩石錛、石鏃、石斧、打制石片。陶片有網紋、素麵、回紋、籃紋等紋飾,另有夾砂黑陶片及泥質黃陶片。初步判斷為...
生產工具有石刀、石鏟和石斧等。制陶業很原始,採用泥片敷貼法。陶器以圈足碗、彩陶缽與筒腹三足罐最具特點。住房是圓形的,為半地穴式建築。儲藏東西的窖穴亦是圓形。居民死後埋入長方形土坑墓,隨葬陶器等物品。該文化的發現,對了解渭河流域的早期新石器時代文化有重要意義。文化命名 華縣老官台遺址是最早發現的...
石器 山背遺址出土石器以器形大型厚重的長條形為主,有段石錛、扁平長方形石、半月形帶孔石刀為代表,還有有段石斧、有肩石斧、石鏃、石鏟、石鑿、石球等。其中以石錛最多,占全部石器的百分之三十四點三,除一件為常型外,余皆為高級型和中級型的有段錛,形式均作長條形,一般下段比上段略長,據統計,段...
麒麟文化亦稱“巨石文化”,指的是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因台灣省台東縣成功鎮麒麟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台灣東部海岸山脈中段東面的山麓。該文化最主要的特色是在遺址中發現成群的經人工雕琢的巨石,如岩棺、岩壁、石輪、帶肩巨石、帶槽巨石、中孔石盤、條狀巨石和人像等。據推測,這些巨石可能和祭祀等禮儀有關...
據考,遠古貝丘遺址是貝丘文化的發祥地,該遺址位於增江河畔,屬新石器時代距今 4035(±95)年的文化遺址。1956 年,省文物普查隊首先發現貝丘遺址。1961 年試掘 200 平方米,共有上、中、下三個文化層,上層屬於戰國時期文化遺存,中層和下層是新石器時期遺存,下層出土有砍斫器、敲砸器,有肩石斧、錛、鑿等...
出土有陶片和石斧,陶片主要有夾沙黑陶、磨光陶片和繩紋陶片,偶有紅陶片,器型有高盆、罐;第四層為灰褐土,質鬆軟,最深處超過1.8米,遺物較多,有繩紋陶鬲、磨光黑陶、夾砂陶片等,還有貝殼、殘斷骨器等;第四層下有灰溝一條,出土有夾砂陶片磨光陶片、彩陶片、紅頂缽、石環、鹿角等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
這一文化在台灣北部持續達2000年之久,其主要遺物有:石器、陶器、骨角器、玉器和少數的青銅器。經對圓山貝丘上層和大岔坑上層遺物測定,其流動年代在公元前2560年至公元50年之間。在石器中,有石錛、石斧、石鋤、箭頭、網墜等。最具代表性的是有段石錛和有肩石斧。有段石錛的先進性及其與祖國大陸的淵源上文已...
興隆窪氏族先民使用的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其中主要是用於掘土的打制的有肩石鋤。很多房址中都放置著這種先進的生產工具,還有石鏟、石斧、石錛、石磨盤、石磨棒和圓餅形石器等等。由石片嵌入骨柄凹槽的刮刀很有特色,是北方細石器工藝傳統的產品。加工獸皮用的石刀和漁獵工具也比較多。骨器有錐、鏢、針等,磨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