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石鑿是民國十七年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石鑿
- 館藏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民國十七年
- 尺寸:縱11.6,橫2.2,高2.2
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石鑿是民國十七年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石鑿是民國十七年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整器呈長條形,兩端略收,平刃略傾斜。1...
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石鉞 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石鉞是崧澤文化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縱15.6,橫10.9,高0.9 平視略呈鳳字形。製作規整,厚薄均勻。平頂,一端略上斜。上部中間有一對鑽孔,直徑1.8CM,對鑽略有偏斜,孔壁並殘留對脊痕。雙面弧刃,鋒口不甚鋒利。
新石器時代晚期,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繼馬家浜文化之後發展起來的,是崧澤文化。崧澤遺址位於上海市西部青浦區城東約 4 公里處,地處太湖東岸。以該遺址命名的崧澤文化,碳 14 測定年代在公元前 3900 至前 3300 年之間,大約經歷了 600 年的發展階段。典型遺址除崧澤外,還有江蘇吳縣草鞋山和張陵山,常州圩墩、浙江吳興...
扁鑿形足 扁鑿形足是足式之一。形態特徵 流行於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時期,見紅陶釜形鼎,下承三扁鑿形足。以後各代少見,而被刀形足、T形足所取代。
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出土的神像飛鳥紋玉琮,湖綠色,玉質晶瑩,有透光性。在琮體四面分別琢出一組神人獸面紋,即良渚先民崇拜的神像。其四角有四隻飛鳥,為神像的使者。玉琮是史前時期祭典和斂葬的重要禮器。2.新石器玉琀 玉琀是人骨口中發現的一種玉器,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崧澤文化遺址中。此琀造型...
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石犁鏵 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石犁鏵是新石器時代文物,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詳情 體形較小,較薄。石質脆硬。頂端夾角較大,約100°,後端呈弧形突出。中心有鑽孔,孔徑較大,以便把此石犁鏵固定在木犁底及上壓的木板之間,僅留鏵刃在外。
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勾連紋帶蓋罐為新石器時代的陶瓷器,為崧澤文化的遺物。高26.2厘米,口徑15.2厘米。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類別】:陶器 【年代】: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時期(公元前3800-前3200)【文物原屬】:崧澤文化遺物,1974年上海市青浦區崧澤遺址出土。【簡介】:高26.2厘米,口徑15.2厘米。1974年上海市...
陶瓶的作用是是汲水。陶瓶,小口尖底,有可供繫繩的耳。可將陶瓶拋於水中,待瓶子灌滿了水並浮起後,她就可以收起繩索,提上或背上瓶子回家去。陶瓶雖非飲器,也與水有關。人首陶瓶 時代 新石器(崧澤文化)質地 泥質陶 發掘地址 加興郊區大橋鄉南子村大墳遺址 尺寸 高21厘米 腹圍28厘米 陶瓶簡介 泥...
鎮江博物館收藏的新石器紅陶帶蓋甗(yǎn)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紅陶帶蓋甗屬新石器時代中期崧澤文化遺物,1981年江蘇句容城頭山遺址下文化層出土,通高40.5厘米,口徑22.8厘米。夾砂紅陶,桔紅色,灰胎,侈口,深弧腹,腰外附加一周方唇寬沿,圜底,腹下置三鑿形足,圜內附加一周寬凸棱,這應是為承箅而設...
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黑陶刻紋蓋罐是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現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特徵 此罐泥質灰陶,器身施黑陶衣。圓口,直頸,鼓腹,圈足。肩部附一周直棱,上穿十二個小孔,以三個為一組,對稱排列。腹上部飾壓印的鉤連紋,腹中部飾鋸齒形堆紋;器口有蓋,倒置呈覆盤形。文物鑑賞 整個造型美觀大方。
經C14測定,該遺址距今5 500年,屬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2011年12月,徐家灣遺址被江蘇省政府列為第七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出土文物 出土文物280多件,其中墓葬出土文物166件,探方出土文物103件,採集文物20多件。出土的器物有錛、斧、鉞、刀、鑿、耕田器、石球、箭鏃、紡輪等石器,有璜、塊、管、耳墜等玉器...
新石器時代 骨牙器 骨鏢/馬家浜文化 骨鏃/馬家浜文化 骨哨/崧澤文化 野豬獠牙冠飾/良渚文化 牙鏃/良渚文化 骨鏃/良渚文化 象牙端飾/良渚文化 鹿角靴形器/良渚文化 玉背象牙梳/良渚文化 石器 石鉞/崧澤文化 石鉞/崧澤文化 石鉞/崧澤文化 石鉞/崧澤文化 石錛/崧澤文化 石錛/崧澤文化 石鑿/崧澤文化 石紡輪/...